邢國平

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按照《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延長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的通知》(財稅[2018]76號)規定,高新技術企業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其具備資格年度之前5個年度內發生的、尚未彌補完的虧損可延長至10個年度內彌補。可見,高新技術企業是有條件的,必須經過認定并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證書”才能享受這些優惠政策,而且按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16]32號附件,以下簡稱《認定辦法》)等相關政策規定,認定時的條件一旦發生變化、且不再符合規定的標準時還要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不能再享受這些優惠政策,即使認定時的條件沒有發生變化,或發生變化后仍符合符合規定的標準,即沒被取銷資格,但不服合稅收法律法規制度的相關規定,也不能享受優惠政策。
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三條、《認定辦法》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16]195號附件,以下簡稱《工作指引》)規定,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指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
1.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2.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3.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4.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6.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7.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8.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上述條件中的年限、知識產權、高新技術產品(服務)與主要產品(服務)、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比、企業科技人員占比、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占比、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指標等,均應按照《工作指引》相應規定執行。
按照《認定辦法》和《工作指引》規定,企業認為自身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時,可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并提交下列材料:
1.《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證明企業依法成立的《營業執照》等相關注冊登記證件的復印件。
3.知識產權相關材料(知識產權證書及反映技術水平的證明材料、參與制定標準情況等)、科研項目立項證明(已驗收或結題項目需附驗收或結題報告)、科技成果轉化(總體情況與轉化形式、應用成效的逐項說明)、研究開發組織管理(總體情況與四項指標符合情況的具體說明)等相關材料。
4.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關鍵技術和技術指標的具體說明,相關的生產批文、認證認可和資質證書、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材料。
5.企業職工和科技人員情況說明材料,包括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人數、人員學歷結構、科技人員名單及其工作崗位等。
6.經具有資質并符合本《工作指引》相關條件的中介機構出具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下同)研究開發費用、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7.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8.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包括主表及附表。
認定機構認定符合條件的,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示10個工作日,無異議的,予以備案,并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公告,由認定機構向企業頒發統一印制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但是,已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無論何種原因被取消資格的,當年不得再次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修訂后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3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24號)以及《工作指引》、《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延長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彌補年限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45號)等規定,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后,可自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注明的發證時間所在年度起,按季(年)通過填報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享企業所得稅15%優惠政策,在預繳和匯算清繳時,自行計算虧損結轉彌補年限,并填寫相關納稅申報表內容,不需另外向稅務機關報送材料,但應將與其相關的合同、協議、憑證、證書、文件、賬冊、說明等資料在完成年度匯算清繳后歸集齊全,以備稅務機關核查,保管期限應從企業享受優惠事項當年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期結束次日起最少10年。按照《企業所得稅優惠事項管理目錄(2017年版)》(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3號附件)規定,其主要需要留存備查的資料有: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證書;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資料;知識產權相關材料;年度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范圍的說明,高新技術產品(服務)及對應收入資料;年度職工和科技人員情況證明材料;當年和前兩個會計年度研發費用總額及占同期銷售收入比例、研發費用管理資料以及研發費用輔助賬,研發費用結構明細表,省稅務機關規定的其他資料。企業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期滿當年,在通過重新認定前,可暫按15%的稅率預繳企業所得稅,在年度匯算清繳前仍未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應按規定補繳相應期間的稅款。企業發生符合特殊性稅務處理規定的合并或分立重組事項的,其尚未彌補完的虧損,按以下辦法處理:
1.合并企業承繼被合并企業尚未彌補完的虧損的結轉年限,按照被合并企業的虧損結轉年限確定。
2.分立企業承繼被分立企業尚未彌補完的虧損的結轉年限,按照被分立企業的虧損結轉年限確定。
3.合并企業或分立企業具備資格的,其承繼被合并企業或被分立企業尚未彌補完的虧損的結轉年限,按照財稅[2018]76號第一條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45號第一條規定處理。
按照《認定辦法》和《工作指引》要求,企業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后,發生更名或與認定條件有關的重大變化(如分立、合并、重組以及經營業務發生變化等)應在三個月內向認定機構報告。經認定機構審核符合認定條件的,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不變,對于企業更名的,重新核發認定證書,編號與有效期不變;不符合認定條件的,自更名或條件變化年度起取消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
此外,還應在每年5月底前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填報上一年度知識產權、科技人員、研發費用、經營收入等年度發展情況報表,接受資格復審。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203號)規定,復審合格的高新技術企業,自復審批準的有效期當年開始,繼續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反之,則不能繼續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在同一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有效期內,累計兩年未在5月底前按規定時限報送年度發展情況報表接受復審的,由認定機構取消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
跨認定機構管理區域整體遷移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有效期內完成遷移的,其資格繼續有效;跨認定機構管理區域部分搬遷的,由遷入地認定機構按照《認定辦法》重新認定。
從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定期復審以及日常發生變化需要在三個月內向認定機構報告的要求看,企業不論是在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前還是獲得資格后,都應當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三條、《認定辦法》和《工作指引》的要求核算研究開發費用和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
“研究開發費用”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系統性活動而發生的費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人員人工費用。包括企業科技人員的工資薪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科技人員的勞務費用。
2.直接投入費用。包括: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用于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制造費,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用于研究開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檢測、維修等費用,以及通過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用于研發活動的固定資產租賃費。
3.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其中折舊費用是指用于研究開發活動的儀器、設備和在用建筑物的折舊費;長期待攤費用是指研發設施的改建、改裝、裝修和修理過程中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
4.無形資產攤銷費用。指用于研究開發活動的軟件、知識產權、非專利技術(專有技術、許可證、設計和計算方法等)的攤銷費用。
5.設計費用。指為新產品和新工藝進行構思、開發和制造,進行工序、技術規范、規程制定、操作特性方面的設計等發生的費用。包括為獲得創新性、創意性、突破性產品進行的創意設計活動發生的相關費用。
6.裝備調試費用與試驗費用。“裝備調試費用”指工裝準備過程中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包括研制特殊、專用的生產機器,改變生產和質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標準等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但為大規模批量化和商業化生產所進行的常規性工裝準備和工業工程發生的費用不能計入歸集范圍。“試驗費用”包括新藥研制的臨床試驗費、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田間試驗費等。
7.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指企業委托境內外其他機構或個人進行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研究開發活動成果為委托方企業擁有,且與該企業的主要經營業務緊密相關)。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的實際發生額應按照獨立交易原則確定,按照實際發生額的80%計入委托方研發費用總額。
8.其他費用。指上述費用之外與研究開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包括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研發成果的檢索、論證、評審、鑒定、驗收費用,知識產權的申請費、注冊費、代理費,會議費、差旅費、通訊費等。此項費用一般不得超過研究開發總費用的20%,另有規定的除外。
對于研究開發費用,在核算上應當以單個研發活動為基本單位在“研發支出”科目下設“費用化支出”與“資本化支出”明細科目進行核算;對于包括直接研究開發活動和可以計入的間接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進行歸集后,應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中的“企業年度研究開發費用結構明細表”中進行填報。同時,還應按照“企業年度研究開發費用結構明細表”設置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用研究開發費用輔助核算賬目,提供相關憑證及明細表,并由具有資質且符合本《工作指引》相關條件的中介機構進行專項審計或鑒證。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是指企業通過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取得的產品(服務)收入與技術性收入的總和。其“產品(服務)收入”是指與擁有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相關的產品和服務收入,兩者之和在企業同期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中一般要超過50%。對取得上述收入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應屬于《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即屬于技術性收入,包括:
技術轉讓收入:指企業技術創新成果通過技術貿易、技術轉讓所獲得的收入;技術服務收入:指企業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和數據系統等為社會和本企業外的用戶提供技術資料、技術咨詢與市場評估、工程技術項目設計、數據處理、測試分析及其他類型的服務所獲得的收入;接受委托研究開發收入:指企業承擔社會各方面委托研究開發、中間試驗及新產品開發所獲得的收入。企業應單獨核算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并應由具有符合《工作指引》相關條件的中介機構進行專項審計或鑒證。
妙語連珠
◇我想一個人旅行,可以不帶相機,也不要帶上手機,但一定要背上幾本書,在花海里,草叢旁悠然品味,閑淡時光里徜徉書海。
◇你的一生,除了自己誰也不能對你負責。相信自己能做好決定,養成自己思考的習慣,不要隨意附和別人,大膽地承擔失敗的后果。只要你認真做了,只要你比昨天做得好,就應該為自己喝彩,為自己加油鼓掌!
◇健康的才是美麗的,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常新的才是迷人的,平凡的才是偉大的,堅韌的才是長久的,真實的才是永恒的。
◇人的差別在于業余時間,而一個人的命運,決定于晚上8點到10點之間。每晚抽出2個小時的時間用來閱讀、進修、思考或參加有意義的演講、討論,你會發現,你的人生正在發生改變,堅持數年之后,成功會向你招手。
◇當我們給別人送花,聞到花香的首先是自己;當我們向別人扔臟東西時,先弄臟手的也肯定是自己。何不給人以溫暖,就像給別人身上灑上香水,誰說自己就不會沾點香氣?心底無私,常存愛意,與人為善,給予別人的是溫馨,自己何嘗不是一種深切的快意?
按照《認定辦法》、《工作指引》以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24號、國稅函[2009]203號等規定,企業經認定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后,認定機關、稅務部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將依法對其實施監督管理:
科技部門發現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認定機構取消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在申請認定過程中存在嚴重弄虛作假行為的;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有嚴重環境違法行為的;未按期報告與認定條件有關重大變化情況,或累計兩年未填報年度發展情況報表的。
對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由認定機構通知稅務機關按《稅收征管法》及有關規定,追繳其自發生上述行為之日所屬年度起已享受的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
對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且享受稅收優惠的高新技術企業,稅務部門如在日常管理過程中發現其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過程中或享受優惠期間不符合《認定辦法》規定的基本條件的,應提請認定機構復核。復核后確認不符合認定條件的,由認定機構取消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并通知稅務機關追繳其證書有效期內自不符合認定條件年度起已享受的稅收優惠。
發現雖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但不符合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以及其他有關規定條件的企業,同樣不得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已享受優惠的,應追繳其已減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
對已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有關部門在日常管理過程中發現其不符合認定條件的,應提請認定機構復核。復核后確認不符合認定條件的,由認定機構取消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并通知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符合認定條件年度起已享受的稅收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