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冠英
【摘要】足球運球是足球運動的一項基本技術。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從足球運球的技術要領、易犯錯誤、注意事項等方面開展教學,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運動技術,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關鍵詞】小學體育 足球運球 技術要領 易犯錯誤 注意事項
足球運球是指在足球運動的跑動中,運動員用腳的推撥騰挪等合規動作有目的地使球保持在自己控制范圍內而做的連觸球動作。運球技術是足球運動中一個重要技術,運球技術動作連貫,方向、速度變化多,經常與過人技巧連接起來可以使運動員運用合理的動作帶球超越對手,它既是個人進攻戰術能力的一部分,也是集體戰術實力的基礎之一,在比賽中運用的合理,將會取得以多打少的人數優勢,突破防守創造射門得分的時機。以下就小學足球運動中運球教學和訓練談一些方法和觀點。
一、足球運球的技術要領
常用的運球技術有腳內側運球和正、外腳背運球。外腳背運球不僅可做直線運球也可做曲線運球。正腳背運球技術多用于直線運球,在快速推進,尤其是在甩掉防守者,前面又有較大空當或直逼球門時,多采用正腳背快速運球。腳內側運球多用在變向運球和掩護運球時采用。其動作方法和要點是:
1.腳內側運球時,支撐腳向前跨,踏在球的側前方,膝關節稍彎曲,上體前傾向里轉。隨著身體向前移動,運球腳提起,在落地之前,用腳內側推球的后中部。在改變方向運球時,經常是用兩只腳交替撥球。
2.腳背外側運球時,支撐腳保持在球的側后方,運球腳抬起時,腳跟抬起,足尖稍內轉,在邁步前伸落地前,用腳背外側推撥球。向前跑動時身體自然放松,上體稍前傾,兩臂自然擺動。
二、常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建議
一是要求小學生要在慢跑中用單腳或雙腳交替運球,體會推撥球的動作,盡量杜絕帶球原地“打轉轉”現象。二是要充分利用教學游戲。游戲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采用游戲教學學生興趣高,接收知識和提升技術快。如可以采取“上梯田”(即將學生分成兩隊,對面站在籃球場端線處,第一人運球至對面端線,將球交給對面第一人,依次進行直線運球練習)、“繞標桿”(學生成一路縱隊,第一人運球繞過標桿后往回運,將球交給第二人后,排到隊尾,依次進行練習)、“獅子搶繡球”(兩人一球,一人用腳內側運球,另一人在一側消極搶球,運球人側身掩護運球。或兩人一球做一過一練習,運球者做變向運球,防守者消極堵截)等一些教學游戲來開展足球運球訓練。三是要及時糾正小學生運球時出現的錯誤,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運動技術和習慣。如小學生往往容易只是低頭看球,不能隨時觀察場上情況,以致不能及時完成傳球或射門,或者運球時身體重心過高或臀部后坐,或者運球時足尖不內轉,腳觸球的部位不準確,或者運球時動作緊張,不是推撥而是踢球,甚至出現違規的肢體動作,等等。對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及時糾正,反復練習,培養學生運球時抬頭觀察的習慣,要注意培養學生用眼睛的余光看球的意識,注意抬頭觀察周圍的情況。在變向運球時,要注意身體重心迅速移動跟上球路的變化。要加大推撥球動作要領的訓練頻次,使小學生掌握好用力的大小以及觸球的位置等,要引領小學生多做運球模仿練習。四是要講究練習步驟和方法。在練習步驟上,先練習慢跑運球,然后逐漸加快運球速度,或快慢結合,先練習一腳連續運球,再練習兩腳交替運球。先練習直線和曲線運球,再練習沿圓圈和“∞字”運球。運球練習要同各種熟悉球性的練習結合起來,提高小學生的球感。
三、注意事項
1.做好運動準備,注意運動防護。足球運球訓練運動量大,要充分帶領學生做好運動前熱身,個別有需要的學生要帶好護膝等防護器具,注意運動安全。
2.加強戰術戰略教學和訓練。足球運動既是一項健身體育,也是一項競技體育,而競技體育就是要求體現“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和人類體育拼搏與進取的精神。因此,應該在教學中對學生施以戰術戰略教學,應該使學生了解運球應該酌情使用,擇機而動。傳球比運球要快,更能取得主動,贏得時間。凡是應該傳又能夠傳出去的球,就不要盲目地冒險運球,應本著能傳不運的原則加快推進速度。
3.注意訓練的“度”和“量”。小學生體能有限,因此在教學課堂的訓練中,要注意訓練的“度”和“量”,不可運動過度,教學訓練時間不可過長。
4.要注意循序漸進。足球運球技術性很強,需要進行大量的訓練才能有所長進。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在開展教學訓練和日常練習時要求不宜過高、不宜過急,要結合學校實際、學生體能、學生技術發展水平、男女生比例、天氣氣候等各方面因素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逐步提升小學生的足球運球水平。
總之,運球是奠定和檢驗一名足球球員水平的重要技術參考點,也是競技足球當中決定比賽成敗的重要環節。在小學足球教學中,運球教學非常重要,我們一定要科學施教,得當訓練,同時要采取游戲等教法,注意培養小學生的足球興趣,助力我國足球強國夢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