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華
【摘要】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多,相應的班級管理工作的難度以及困難也不斷提升。以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常見問題作為出發點,探討了優化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具體措施以及應對策略,為廣大小學班主任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班級管理 問題 策略
一、我國現階段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現狀
在現階段的課程改革以及教育發展的大形勢下,加強教師在小學生管理工作上的重要性極為重要,對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生的安全教育方面都有很重要的積極作用。所以,結合筆者多年教學經驗,就小學生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現階段狀態進行了分析。
我國的教育改革進一步深化,也就象征著對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在工作中,我們不僅要將學生的學習作為重點,與之并肩的還有學生的生活和安全問題。隨著學生的數量不斷攀升,社會教育的多元化使得學生個性化很強,教師在管理的過程中很有挑戰性。面對新的發展環境,小學生管理已經不能夠模式化,所以要更新管理系統和管理理念,這就是保證學生能夠各方面全面發展的基礎工作。
二、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常見問題
(一)小學班主任管理觀念落后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偏小,精神世界還沒有形成完善,并且心智還不成熟,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大部分的小學教師認為教育不需要以學生為主體,還是在采用傳統的管理觀念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不但跟不上了教學改革的速度,而且還會限制到學生思維的創新。如果教師仍然讓學生遵循成年人的思維邏輯,極易泯滅他們的天性,并不利于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長此以往,學生就變成學習的機器,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將會變遠,學生在這種學習環境中將會喪失對學習的興趣。但從小學班主任在管理方面展開的工作成果來看,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改進。若是使用傳統的灌輸式和壓制性的辦法進行管理,甚至是一些體罰的行為抑制學生的行動權,對學生的心里傷害是很嚴重的,對今后班集體的團結性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小學班主任管理模式單一
由于相應的小學班主任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相關的班級管理維持在了一種模式之下,就是運用監督管理模式去督促學生學習。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班主任給學生的形象往往都是嚴肅的,班主任并沒有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內心想法去制訂有針對性的方案,都是采用整體性管理方式使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得不到發展。這種管理模式不僅讓小學班主任感到任務繁雜,而且不容易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率,學生的主體意識沒有得到有效地發揮。
(三)特殊學生的管理不到位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我國留守兒童的數量愈發多起來。相對于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留守兒童的心里上存在很多障礙,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尤其是生活管理,需要班主任進行特別照顧。但是,在實際中,留守兒童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很少考慮到他們的心里感受,忽略了這部分學生在生活上的不容易。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該著重了解留守兒童等具有特殊家庭的孩子的情況。
三、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應對策略
(一)小學班主任要改變管理觀念
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以身心換真心的方式與學生相處,用愛心去感染學生。班主任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學會用贊賞、鼓勵的態度進行日常教學工作,這樣學生在學習形態下就會輕松愉悅,對他們的身心健康以及學習興趣都有著極大的提升,小學班主任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當小學生的學習態度或者學習成績不好時,不要對他們進行極端的批評教育。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應該建立一種規則,相對于初中生來說,小學生的叛逆心理不是十分嚴重,所欲對于規則來說他們會樂于接受,并依據規則去辦事。小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會增強班級榮譽感和責任感,全心全意投入到學習中去,可以有效的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為促進班級管理工作和諧發展打下穩定的基礎。對于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來說,不管是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來達到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目的,還是通過溫暖行為感染學生,都需要小學班主任和家長共同合作,讓每一位小學生都能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興趣。
(二)小學班主任要根據學生個性化特性制定對策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都很小,自控能力以及自律能力都很弱,影響學習效果的因素非常多,小學班主任應衡量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因素。假若影響小學生的不可控因素非常多,相應的班級管理工作的難度和復雜程度就會極大的增多。為了能夠進一步保證班主任管理工作達到明顯的效果,班主任應該深入小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情況,不斷的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針對性以及有效性。班主任在制定班級規章制度時,一定要有極強的耐心,任何管理制度的制定都需要一定的過程,只要班主任擁有足夠的耐心,就一定會看到制度和正確的應對方式帶來的效果。同時,在進行班級班委競選的過程中,也要根據小學生的個性推薦適合的班委職位,讓學生發揮自身最大的價值。
(三)小學班主任要運用“小團體”的作用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都很小,自控能力以及自律能力都很弱,影響學習效果的因素非常多,班主任可以運用班級“小團體”的力量來提升班級的管理效率,“小團體”的形成因素非常多。比如,一些興趣愛好相同的學生走在一起,學習情況相近的學生走在一起,性格相似的學生走在一起,社交圈子相似的學生走在一起形成“小團體”。就班級“小團體”而言,小學班主任不應該采取打壓或者強制解散等方式去管理,應該對這些“小團體”不斷的正確引導,讓“小團體”能夠發揮帶頭作用以及示范作用,從而保證小學班級管理的和諧。
(四)利用活動帶動學生團結互動
在進行小學生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強各科教師之間的交流,在課堂上,盡量用活躍的課堂氣氛來帶動孩子的學習。通過各科教師的溝通,可以讓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在不同領域的興趣程度,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展開豐富的游戲活動環節,師生之間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學生之間團結友愛,無論是實踐能力還是同學關系上,都能得到很好的共同發展。上文中提到的特殊情況的小學生,也能夠在多彩的互動中讓心靈得到釋放,增加和同學以及教師的交流,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都大有收獲?;顒又?,班主任教師一定要保證每個學生的安全,在此基礎上,鍛煉小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激發小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創新性。
四、結束語
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傳統的班級管理都是以班主任和教師作為管理的主體和中心,這樣不僅會限制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還會使班級管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和深入,以班主任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已不符合社會發展的主流,班主任需要提高自身素質、改變單一的管理模式,實現預期管理目的。小學班主任應在管理中摸索方法,在實踐中總結管理模式,依據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管理模式,在小學班主任的不懈努力下,一定會將班級管理工作辦的越來越好,讓每一位小學生都能在這種管理模式下真正地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何玉花.試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J].學周刊,2011,(32) :15.
[2]李丹丹.淺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才智,2015,(02) :8.
[3]劉風云.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淺析[J].中國培訓,2016,(02)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