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作為世界性的語言以及我國的第二語言,對于任何行業來說都相當重要。醫學生的醫學英語同樣不會例外,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國外發達的醫學,醫學英語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并且對醫學生的個人發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傳統醫學英語教學方式仍然有較大的弊端,應當按照目前的形勢來進行改革與發展。筆者選用的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醫院醫學教研室的相關課程,其課程根據實際的臨床體驗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本。本為在此基礎上希望對未來醫學英語教學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醫學生;醫學英語;教學方法;改革
【作者簡介】李璐,陜西中醫藥大學。
隨著我國國際社會影響力的不斷加強以及綜合國力的提升,在生物醫學領域取得了越來越多卓越的成果,與其他國家的交流也不斷加快,但是在不斷的交流過程中,不少醫學工作人發現在交流方面很多醫學工作者由于自身的英語能力不強而導致醫學研究水平無法提高的現象。鑒于這一現象,很多醫學院校均開設并不斷增加了醫學英語教學的課程,并對傳統的醫學英語教學辦法進行一系列的改革。
一、目前我國醫學英語教學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國所沿用的醫學英語教學模式依然是傳統意義上的通過教師來主導的模式,老師講解課程內容,學生聽講;老師書寫課程內容,學生記筆記;當老師提問的時候學生卻沉默了,即便是點名提問,學生也只能勉強作答,甚至答非所問。對英語的單詞用法、時態以及語法等方面的應用能力很差。首先由于醫學英語專業詞匯十分多,而英語單詞又大多數是多詞或者是復合詞,句式很長,學生在聽講教師解釋的過程中,對于大量的詞匯很難記憶和理解,因此造成學習興趣嚴重下降的現象,在理解上也是困難重重。
在閱讀方面,由于學生尚未掌握一定的醫學詞匯,因此不論是閱讀理解的準確率還是閱讀理解速度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由于目前很多大學將英語的閱讀能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對閱讀速度沒有一定的需求,因此導致很多醫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無法迅速獲得更多的信息,這在進行臨床工作或者對外交流時是非常致命的。
在寫作方面,雖然不少英語老師經常訓練寫作技巧,卻只是從應試方面去訓練,沒有將學生們的英語語言能力提高上來,因此學生們只能按照范文進行仿寫,沒有一定的創作能力。英語老師將大量的精力放在批改作業上,醫學生則更加注重分數,這導致一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普遍較低。
在口語方面,由于醫學生的語種以及英語能力不同,顯得學生在英語口語上有較大的差異。由于母語的不同而存在不良的發音習慣,從而導致英語學生們沒有信心開口講英語。
二、醫學英語教學方法改革研究
基于目前我國對醫學英語教學方法存在的不足,筆者認為醫學英語的教研室應當將教師設定為英語教學五年制。
1.建立醫學英語教學遴選標準組。首先對醫學英語教學的改革應當從教師團隊入手,教師候選者應當選擇具備一定醫學背景以及良好的教學素質的教師團隊,英語教師應當是對臨床醫學英語感興趣,具備一定組織協調能力的人,應當優先錄用具備留學經驗以及國外交流經驗的教師人才,并且按照個人自愿報名、醫院選拔以及科室推薦等原則來挑選具備英語專業素質以及優秀的臨床經驗的全職英語教師。
2.完善翻轉課堂醫學英語教學模式。充足的教學實驗證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醫學英語教學有相當大的成果。轉換師生角色,讓學生與教師換位思考,同時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雪域,這是對教師和學生雙向促進的一種教學模式。事實證明,翻轉課堂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以及增強學生們對醫學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們的自主創造能力以及自學能力。
3.對醫學英語專業詞匯教學辦法進行改革。在醫學英語教學中,醫學英語專業詞匯始終是教學的難點,針對這一現象,應可以采用詞根詞綴記憶法、聯想記憶法、電影教學法等多種教學辦法來提高醫學英語的教學速率。
4.對閱讀教學的改革措施。對醫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革應當以提升學生詞匯水平為主要目的,提高醫學生的認知能力,并且教導學生利用語言環境來推測陌生詞匯;加大閱讀資源的選擇輸入程度,為學生選擇難度適宜的閱讀材料;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捋順閱讀材料的上下文邏輯關系,提高學生們的思考能力。
三、結束語
醫學英語教學改革工作迫在眉睫,本研究希望能夠為醫學英語教學方法的優化、改革貢獻綿薄之力,為培養出更符合社會發展的高素質醫學生,為其在今后的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中立于不敗之地打好堅實基礎,為我國醫學行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并為高校的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柏茜茜.網絡信息化教學法在醫學院校英語教學改革中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下),2016,12(2):64-65.
[2]陳樹友.醫學英語專業聽力教學現狀調查與教學改革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7,34(50):57-58.
[3]韓榮,馬玲,宋志新.地方醫學院校學生評教的現狀分析與改革研究策略[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8,68(1):128-139.
[4]楊粉,史會萍,浦炫.基于醫學影像設備課程教學現狀分析及改革方案研究[J].青年時代,2017,53(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