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民++朱洪斌
作者簡介:李學民,新疆醫科大學語言文化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朱洪斌,新疆醫科大學語言文化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摘要:醫學英語詞匯是醫學英語內容的基本呈現載體,也是醫學英語成塊信息的基本組成單位,對醫學英語詞匯的記憶被認為是相關學生的一項基礎任務。本研究通過對學生的調查,將學生選取的詞匯記憶策略和記憶內容加以匯集,按呈遞形式、記憶策略、效果評價等方面對搜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并試從象似性視域加以分析,旨在發掘學生的醫學英語詞匯記憶習慣傾向,找到更適合于學習者的醫學英語詞匯輸入方式。
關鍵詞:醫學英語;過渡試點課;詞匯記憶策略;象似性理論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1-0142-02
一、引言
本研究中的“過渡試點課”指的是研究者以新疆的某所醫學本科院校為主要研究對象,在實施名為“基于邊際效用及貝勃定律的新疆高校雙語與公共英語和專業英語教學的銜接”的課題過程中,為了觀察學生從公共英語(EGP)向專業英語(ESP)學習的過渡時,有可能促成應和邊際效用及貝勃定律的因素[1],尤其是這個階段的起始層面上呈現的特征,而進行的試點課實驗。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從醫學英語詞匯入手,著重調查學生的專業英語學習階段所采取的詞匯記憶策略,這樣使教師可以更加明確學生在醫學英語詞匯記憶方法上的選擇,也有助于幫助教師弄清楚怎樣有效地引導學生打好醫學英語學習的基礎并順利進入成語篇形式信息的學習階段,在對其所接觸到的信息進行理解之前掃清其初層的障礙。單詞記憶被認為是語言學習的基本功,其策略的選用會影響接收者的記憶效果,也就是信息的輸入方式與接收者的選擇傾向契合度越好,學習者的接收-儲存過程的負荷就會越小。
二、研究內容
本研究所選取的調查對象屬于新疆的某所醫學本科院校的在校本科生,而且是進入大學的第四個學期學習的五個班級的全日制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中已經有部分學生完成了英語過級任務。在這個階段,研究者沒有對研究對象進行人為的調動,學生還是以入學時所分的班級形式進行這學期的學習。
在實驗中,這些學生每人都有醫學英語詞匯的記憶方法的呈現機會,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向教師和班級遞交自己所選和完成的內容,大致以口語和書面兩種方式。對于學生以口頭方式進行表述的內容,研究者不但加以現場的記錄,而且還會觀察學生們的反應,并對其他聽眾做出的評價數據也加以搜集。對于以書面形式遞交的內容,在呈遞后,研究者陸續在課堂上加以展示和交流,也觀察學生們的反應,匯集學生們的反饋。
象似性視域下,語言符號與它所指向的事物之間總存在著特定的聯系,這些聯系會被學生發掘出來多少是本研究的一個側重點[2]。本次實驗是鼓勵學生自行選取想要分享的最少5組醫學詞匯,并推薦認為比較理想的記憶策略,這些策略在多大程度上印證了象似性理論,這也是值得關注的方面。
三、研究結果
持續約四個月的實驗,搜集到反映學生在這個時間段內在醫學英語詞匯記憶策略方面的數據,對其加以整理后,從不同角度加以分類,結果如下:
(一)呈遞形式
總體上,學生以書面形式遞交的完成率較高,最高的班級達到83%,最低的班級也達到了47.5%,其中以網絡通訊平臺為主,最傳統的是以紙質版手寫的形式提交的。據學生反映,多數之所以選擇以書面方式交上了,主要是因為這樣學生既可以在限定期限內選擇任意的時間點進行編輯和上傳,又可以借助網絡資源進行各自的操作,很多學生表示自己借鑒了網上的內容,還有一部分學生直接轉載了網上或書上的內容。在后期采訪中,學生也表示,其原因是認為自己沒有這方面的權威知識,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也就沒能放開膽子去分析那些所選醫學英語詞匯。
以口語形式呈現作業比較集中的班級,比例已經達到57.1%和30.77%。最開始,口述的學生大多都借助于黑板和粉筆進行展示,在出現用幻燈片方式講解的成員后,陸續也有同學模仿著做了,而且還有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音頻和音標的,并且出現了領讀的環節。在課堂上講解的過程中,有的學生還發揮了自己肢體語言的作用來詮釋記憶思路。
(二)記憶策略
形象記憶法,是最能體現象似性理論的。例如,osteoporosis(骨質疏松),其中前綴[3]“osteo-”被學生拆解成“oste(m)o”,然后在黑板上畫了骨頭的簡筆畫,兩個字母“o”可以形象地記為是骨頭的兩端,中間由“stem(莖稈)”連接著,里面出現的幾個字母“o”與骨頭聯系起來就像是骨頭上出現的洞,再考慮該詞與骨頭聯系較強的是“-sis”這一部分,添加字母后成“(cri)sis”可以表示上年紀的人骨頭出現了危機,即骨質疏松癥。
聯想記憶法,也是對象似性理論的詮釋。以hepatitis(肝炎)這個詞舉例說明,其中的“hepat-”,學生聯想到胖的人一般肝上會有點問題,就推理出“Since he is fat,he may have problem with his liver.”
諧音記憶法,也是把音與詞義盡可能的聯系起來,方便記憶,這也是象似性理論的一種印證。如formalin,是福爾馬林,可以按諧音直接記下來。還有,tubercle表示結節或小瘤,學生按照其諧音稍微改變了一下,成了“土被扣(在下面),排不出去,就形成了小結節”。
順口溜式記憶法,也是盡可能地貼近詞本來的意思。例如,學生針對詞綴“gastri-”編了個順口溜,即“胃里脹氣想知道胃里是否有氣(體)‘gas就需要試驗‘tri(al)檢驗”。此過程,也是通過在詞的分解成分與詞的所指意義之間建立聯系的方式記憶詞匯。
(三)效果評價
關于教師在這方面的作用,數據顯示,有了教師的示范后,學生有了初步概念,但是還需要不斷的提醒和強調,學生才會不偏離最初定的標準。學生表示,希望能有教師更多的示例,在后續階段也還需要新增例子的鞏固,才能使得后面遞交作業的同學有較為新鮮的意識。
至于遞交和呈現形式,學生偏愛在遞交時用書面的方式,因為這樣可以避免自己的不自在,也省去了向同學再現思路的口舌,也沒有太強的地點、時間和氛圍等方面的限制。但是在驗收別的同學提供的作業時,半數以上的學生更希望看到負責的學生在現場的稱述和展示,這樣既生動又直接,還可以當場進行重復和強調來加深印象。
關于記憶策略,訪談數據顯示,學生多數認為形象記憶、聯想記憶和順口溜的方式使自己記得較為輕松。在復習課上,教師也檢驗了學生的記憶效果,除去有可能是自己重復的內容這個因素后,學生通過這三種策略詞匯記憶得更深刻、更牢固。
四、對教學的啟示
在時間安排上,記憶策略的展示時間和順序可以考慮調整到學生有記憶實踐之后,這樣學生就會根據自己的記憶經歷和記憶效果,在記憶策略上有所鑒別和取舍。也就是,學生在一定量的積累后,再把精選的內容呈現給其他同學,這樣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在遞交和呈現方式上,可以更加多樣化,也就是,允許學生自行選擇進行記憶策略的展示方式,但是教師要做必要的調控,在整體上把握好進度與比例,在細節上根據學生的特點提出建議。而且今后可以利用網絡的便捷,努力實現更靈活的溝通。
在任務布置的預熱和監督環節上,仍要重視典型例子的示范作用。雖然教師在布置作業之前有一定的示例,學生也表示聽懂了該項任務的具體要求和意圖,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多少會淡忘或是概念會模糊化,這會兒就需要教師規范示例的鞏固作用。
在選材數量和范圍上,教師在要求學生自己找醫學詞匯之前,也提供了一些按器官或功能等詞綴分類的單詞表,而且有兩各班的各一位同學在課程學習和交作業的過程中主動提供了她們找到的詞綴歸類表格,其內容雖與教師提供的表格有個別部分的重疊,但基本上可以算作是對老師提供信息的很好的補充。將來教師依然要給出最低限度的任務量,使學生的接觸量有個基本保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適當增加數量、擴大范圍。
在系統性和科學性上,由于在初始階段對學生的指示就是開放式的,在后面學生內容自選階段,教師也沒有進行太多干預,學生中難免會出現重復的內容,還有,學生所選取的內容比較散,沒有很好的系統性,這些也是在預料之內的。另一方面,雖然根據其來源和構成,醫學英語詞匯是有自己一定的規律的[4],但是由于學生所接觸的醫學英語詞匯數量有限,學生零散的展現也很難勾勒出完整科學的框架,所以,今后教師要做好提前的規劃,適時地對學生加以必要的引導。
五、結語
當前的研究雖然調查到該所學校的這部分學生的醫學英語詞匯記憶策略情況,但是這些數據只能說明在這段時間里學生的表現,其典型性和代表性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加以充實和論證。將來的研究可以在以下三個方面有更多的嘗試和突破。第一,在研究對象上,可以探討醫學類不同專業的學生之間在記憶策略上的異同,也可以把醫學專業的學生與非醫學專業的文或理科學生加以對比和分析。第二,在研究變量控制上,研究者可以針對口頭和書面遞交及呈現效果和特征上加以更細致的剖析,可以把實驗組分成自選型與限定型的不同群體進行實驗研究。第三,在后效上,可以繼續發掘學生的記憶策略與學習策略類型之間的關系,探查是否學生的學習策略類型決定了其醫學英語詞匯記憶的策略選擇。
(作者單位:新疆醫科大學)
相關課題:2015-2017年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項目“基于邊際效用及貝勃定律的新疆高校雙語與公共英語和專業英語教學的銜接”(XJYYBKXM2015-07);2014年新疆醫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功能目的論視角下醫學論文英譯摘要研究”(2014XYDSK13);2015年教育部規劃課題“新疆少數民族的家庭語言規劃研究”(15YJA740059);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涌現倫視角下的新疆高校少數民族學生英語句法結構習得與心理加工機制研究”(14XJJCZH006)。
參考文獻:
[1]李學民,朱洪斌.基于邊際效用及貝勃定律的EGP和ESP教學研究[J].中國科技投資,2013(30):452-453.
[2]肖婷.醫學英語詞匯象似性研究[D].南昌大學,2015.
[3]李穎,魯曉燕.醫學英語詞匯學習策略研究綜述[J].神州,2014(03):143-145.
[4]顧淑勤.醫學英語詞匯的構成特點及學習策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0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