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研究的內容為醫學英語,通過從翻譯目的、文體特征、以及翻譯策略三個方面作為論述點。在文體特征方面將從詞匯、句法和語義學三個角度出發;本文將結合筆者多年的醫學英語翻譯工作經驗,對翻譯醫學英語的策略提出幾點看法。
關鍵詞:醫學英語;文體特征;翻譯目的;翻譯策略
1 醫學英語的翻譯目的
眾所周知,醫學與科技的發展幾乎始終保持著同步的狀態,二者關系緊密,不可分割。而在二十一世紀我國宣布正式進入信息時代以來,知識的發展和更迭速度飛快,與此同時,醫學領域當中也不斷涌現出許多全新的技術、療法、藥品等,醫學信息也正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狀態。而隨著我國加人世界貿易組織之后,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日益緊密,中國醫學在國際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因此出現了龐大的醫學翻譯市場。對醫學當中發生的現象或全新的知識、技術方法等進行解釋和說明就是醫學英語最主要的功能,而醫學英語的翻譯目的則是幫助人們突破國別的壁壘、語言的障礙、領域的限制,使得不同國家、不同語言和不同領域的人都能夠自由地參與到醫學科技的討論與交流當中[1]。因此醫學翻譯有著極高的語言要求,不僅語言需要準確清楚、言簡意賅,同時還需要保障譯文的專業性和精確度,而研究和分析醫學英語的文體特征、翻譯目的與翻譯策略也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
2 醫學英語的文體特征
2.1 詞匯特點
在醫學英語當中詞匯的特點體現在含有大量的縮略詞、派生詞和冠名術語。所謂的縮略詞其實指的就是將詞或詞組進行簡寫,雖然形式簡單書寫便捷,但是蘊含大量的醫學信息內容,因此在醫學英語當中被廣泛使用。尤其是醫學英語中常常會出現許多冗長的專業術語,為醫學信息交流帶來了一定困難,而將其進行簡單化處理即使用縮略詞,則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所謂的派生詞指的就是通過使用詞根法,在某一現成詞或詞根上添加具有固定意思的詞素派生而成一個新的詞匯,譬如肝炎hepatitis,前面hepat為肝臟的意思,在詞根后面增加的-itis也炎癥的意思。另外在醫學英語當中很多時候會將人名、地名等冠以疾病或手術的名稱,如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就是用最先描述該病的醫生阿爾茨海默的名字命名,用以紀念其在醫學領域中做出的突出貢獻。
2.2 句法特點
在句法特點上,醫學英語主要表現在多使用長句和包括各種從句在內的復合句。這主要是由于醫學英語需要描述的內容非常多,例如需要描述患者的健康狀態、病名及病因、治療方案等等,與此同時需要保證上述信息的真實準確性,因此需要使用能夠完整表達意思的長句和復雜句。另外醫學英語還會經常使用被動語態,用以對疾病或患者的情況進行突出說明與重點解釋,偶爾會根據實際需要使用一般現在時或虛擬語氣。
2.3 語義學特點
鑒于醫學本身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和嚴謹性,因此句子、段落之間的連接也必須保持連貫一致和高度嚴謹,譯文在結構上需要緊湊,根據不同的邏輯關系也需要使用不同的連接詞。而為對某一結構進行強調時,醫學英語經常會使用語氣更為強烈的排比句達到這一目的[2]。
3 醫學英語的翻譯策略
3.1 堅持以內容為中心
在翻譯醫學英語是首先需要堅持以內容為中心的原則,即需要正確理解詞義和句子。明確詞義是準確翻譯醫學英語的重要基礎,在翻譯過程當中譯者需要始終聯系上下文,并且對作者的真實意圖以及想要表述的概念進行仔細揣摩,切忌斷章取義,尤其是在翻譯常見詞的專業運用時,必須了解其在醫學當中的正確意思。而在翻譯完整句子時,則需要從整體出發,避免拘泥于某個單詞或詞組的意思,將句子作為一個單位,分析出其具體的句法結構,使用正確的時態進行翻譯,同時還需要考慮漢語的語言習慣,對翻譯后的句子進行適當的調整,以便能夠更加符合國人的閱讀習慣。
3.2 形式始終保持對等
形式保持對等也是翻譯醫學英語的一大重要策略,所謂的形式對等指的就是將原文的形式特征原原本本的還原至目的語文本當中,也就是在保持意義對等的基礎之上確保文體對等。因此在翻譯過程中不僅需要在詞匯用法上保持一致,用時還需要將所有形式當中的標記進行全部保留以便能夠確保短語、句子的完整性。在翻譯醫學術語時,形式對等原則要求譯者最好能夠使用音譯法,方便記憶的同時也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譬如將aspirin翻譯成阿司匹林即可[3];在處理句子時,由于漢語主要突出的是話題,主語可以被省略,而英語句子則必須具備主語,這有極個別句子當中沒有主語,因此在翻譯時譯者需要多加留心。
3.3 文體需要同時兼顧
通常情況下,在深入分析研究以科技資料為代表的語言材料之后會產生科技文體的結論。但是在不同的情況下,往往使用的文體語言各不相同,因此人們很難正確區分出各文體語言之間的界限與差異,所以這也使得醫學英語具備強大的包容性和滲透性,即各種文體的語言風格可以相互包容和滲透,尤其是非科技與科技領域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界限,可以相互交替重疊,但譯者在實際翻譯過程當中必須注重比例適度,否則將會給人一種雜亂無章的感覺。比如說在專家學者的學術交流討論當中,科技語言需要占據絕大部分的比例,而共核語言則占據一小部分比例即可;若是在科普文章當中,則正好相反,譯者在翻譯時需要考慮普通讀者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盡可能使用通俗化的語言翻譯科技方面的專業語言并需要適當增加共核語言的比例[4]。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攀升的大背景下,中國醫學也與世界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因此醫學翻譯應運而生,在醫學翻譯的幫助下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人們都能夠參與醫學科技的討論與交流。而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得知,醫學英語在詞匯、句法和語義學方面呈現出與眾不同的特點,使其文本特征鮮明。而在翻譯醫學英語的過程當中需要堅持以內容為主、始終保持形式對等和文體兼顧的原則,這也是做好醫學翻譯工作的必然途徑。
參考文獻
[1]陳艷君. 基于文體特征的醫學英語翻譯目的及翻譯策略探究[J]. 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1:153-156.
[2]修文喬,徐方賦. 試論醫學英語的文體特征、翻譯目的及翻譯策略[J]. 中國科技翻譯,2015,04:7-10.
[3]楊曉璐,李青. 由文體特征和翻譯目的談醫學英語的具體翻譯策略[J]. 大學英語(學術版),2015,01:97-100.
[4]雍文明. 探究醫學英語的文體特征、翻譯目的和翻譯技巧[J]. 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5:110-112.
作者簡介
薛亞飛(1990-),女,江蘇連云港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