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興區采育鎮第一中心小學 閆龍飛
在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其掌握程度與老師在課堂中教學環節的設置有直接關聯,因此對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要求,使課堂更有趣,學生更樂于接受。思維建模理論應需求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給數學課堂帶來了活力。老師根據思維建模理論設置課堂活動,打破傳統教育方式的局限,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教學模式更加靈活,提高了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在數學課堂中,思維建模理論的應用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思維建模,就是利用結構模型實現對問題的探究與發現。其中包括對一些數學課題的研究,利用思維建模將問題簡化,并設置虛擬框架。也可以理解為根據一個研究對象現有的狀態,對將要產生的發展進行推測,并將這一過程通過思維建模適當優化。通過對思維建模理論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數學課堂中,它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將比較抽象的數學問題真實地在虛擬模型中呈現出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數學學科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一種體現。思維建模理論是由美國著名教育家創立的,這是一種集教育和評價為一體的理論。數學課堂中所用到的思維模型將各類成分與規律相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思維建模理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通過各種外在形式將內在含義表達出來,依據這種理論使小學數學課堂中出現的問題暴露出來,并及時了解小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狀態。思維模型的建立,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形成完整的結構,使小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具針對性。通過這種方式,有助于小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并對不同概念進行分類,思維模型不是一成不變的,模型結構的轉換,使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斷拓寬,增加了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思維建模理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體現在多個方面:一方面,課堂中老師能夠利用思維模型對學生進行引導,在模型中發現各種現象,感受其變化,并帶領學生通過表象去探究問題的本質。小學生在課堂中第一次接觸到數學,對概念與理論都不了解,通常都是從它的表象開始的。對于剛開始學習數學的小學生,老師需要讓他們對這些表象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通過對這些表象的累積,嘗試對數學概念進行理解。這是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方法能使小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徹,并在思維模型中對這些知識點進行進一步探究。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思維建模理論的應用至關重要,這是小學生對數學概念以及知識點的理解過程,也是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認知過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通過思維建模理論傳授知識,對小學數學教學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在思維建模理論的課堂應用過程中,雖然建模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仍然要以教材為主,形成思維建模理論輔助教科書的一種形式,可以多例舉生活中常見的例子,或者將概念知識點引入試題中,用這種方式提高小學生知識掌握的靈活程度。將教學與建模相結合,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小學數學課堂中對于加減法的學習,老師可以使用小學生比較喜歡的動物、食物等進行模型建設,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另外,老師還可以利用周邊的環境進行模型建設,例如班級中的座椅、門窗等,使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隨著教育行業的不斷發展,思維建模理論的出現與應用是必然趨勢,形成了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能動性。不難發現,思維建模理論的出現,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乃至整個教育系統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思維建模理論具有很多優點,它在教學中的應用十分廣泛,產生的效果較為明顯,這種生動形象的方式更容易被小學生所接受。但目前來看,思維建模理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體系還不夠完善,因此還需廣大教師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逐漸總結經驗,發現不足之處并及時改善。對模型建設的方式進行創新,使其更符合當下時代的背景,走進小學生的內心。隨著思維建模理論的廣泛應用,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必定會有全新的突破。
思維建模理論的應用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積極的作用,老師要充分利用此種理論,做好引導小學生獨立思考的工作。在課堂中提倡小學生對模型呈現出的表象進行自主探究,并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探究方式與正確方向,使思維建模理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得到更好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