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朝霞小學 李成枝
2011版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創新意識的培養是現代數學教育的基本任務,應體現在數學教與學的過程之中。”因此,越來越多的小學數學老師認識到在實際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性,也在積極探索、嘗試更新穎多樣化的培養策略,但是就目前來看,很多老師在具體實施中都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部分,還有一部分老師是穿新鞋走老路,導致創新意識的培養流于形式。因此,為了真正從整體上提高小學生的創新意識,老師必須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優化培養方式,真正把小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落到實處。
首先,質疑性。要想引導學生掌握更豐富的知識信息,首先就要加強質疑,在教學活動設計、組織中多設計一些提問環節,激發學生對相關問題做出更深入的思考,使得學生可以快速發現問題、積極追求真知,加強對相關問題的探索,且能夠將自身疑問積極主動地提出,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能夠從整體上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打下堅實基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在培養學生良好創新意識的同時,將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
其次,主體性。充分落實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理念,所有教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都應緊緊圍繞學生這一中心來開展,要幫助學生擺脫機械、被動的學習狀態,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宰者,老師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一些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間與機會,優化教學模式,注重學生思維的拓展,不斷增強學生創新意識。
最后,實踐性。數學課堂教學中,一些較為抽象、復雜的知識點對于小學生來講,學習起來不僅難度較大,而且枯燥乏味,對此,為了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等實踐活動來輕松、高效地掌握一系列理論知識,引用更加新穎、多樣化的教學語言、方法和形式,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創造力的激發,同時對推動小學數學教育的創新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數學學習探究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相比,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往往更加重要,主要是因為知識的探索最初都是從疑問開始的,所以,在數學學習探究中,應重視小學生自身發現問題能力的充分發揮。對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且要給予學生認真、耐心的解答,通過一系列策略的有效運用來加強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與拓展,為其創新能力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比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于一些常見的計算題,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自由的空間,讓其嘗試自主探索計算方法,鼓勵算法多樣化,以此來引導學生養成舉一反三的良好思維習慣,將其創新潛能充分挖掘、發揮出來,使得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良好培養,使其能夠在今后的學習探究中懂得從不同角度來思考、解決問題。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帶動下,傳統單方面的教學、解答疑惑已經難以適應現代化教育的實際需求,要想將學生的創造力充分激發出來,就必須要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種種局限,積極引用更新穎、開放性的教學方式,充分尊重、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獲得自主選擇權。同時,還可以通過一系列豐富多樣的問題的設計來讓每位學生都能夠獲得發言、表現的機會,以此來進一步鍛煉、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比如:在有關實際問題的解決中,由于其具有較強的實際應用性,對學生的邏輯思維有著較高要求,若盲目沿用傳統教學模式,學生不僅難以獲得透徹理解,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也會受到諸多阻礙。對此,教師就可以設計一些符合實際、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來引導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如可以聯系實際生活設計賣水果的教學情境,讓兩個學生販賣蘋果,并采用不同的促銷方式,如滿十減二、打八折、買五送一等,讓其他同學自由購買,為每個同學提供相同錢數,看誰購買的蘋果最多。通過創設這一教學情境,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全面激發,吸引更多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也可以為學生營造更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高效解決各類知識問題,不僅有助于學生綜合學習、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也能夠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活潑好動、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在教學活動設計、組織中,老師應給予足夠重視與充分利用,積極擺脫呆板、枯燥的教學模式的束縛,盡可能多地融入一些新穎有趣的內容,創設一些靈活多樣的教學環節,通過一系列有趣的疑問來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將小學生的好奇心以及對學習的渴望充分激發出來,并在此過程中鍛煉、拓展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做出全面了解,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注重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將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挖掘出來,從整體上增強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還要結合學生不同階段的具體發展情況以及實際教學需求,將一些新鮮事物恰當地融入課堂之中。
比如:低年級段老師在講解“幾個”與“第幾”之間的區別時,就可以引用多媒體技術,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播放他們比較感興趣的動畫,以此來快速吸引其注意力,引導學生開展小組討論,讓學生講一講動畫中都有哪些小動物,在賽跑中誰獲得了第一名、誰獲得了最后一名以及哪個環節最讓自己記憶猶新等等。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全面激發,也能夠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從不同層面來培養、拓展小學生的創新思維。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正確認識到加強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不論是對教學環節與成果的優化,還是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應結合實際需求,對創新意識培養原則做出準確把握,積極探索、引用更科學多樣化的培養策略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間與時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數學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