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臨澤中學 朱 娟
每年高考,數學可以說都是重頭戲,決定著該年總成績的趨勢走向,因此,無論對于學生還是教師來說,高中數學都是高中所有學科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提高高中數學成績也成為教師和學生十分重視的問題。學生們所學習到的高中數學知識幾乎全部來自學校的數學課堂,來自教學的課堂講解,因此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接受信息最關鍵的地點,課堂的學習效率直接決定學習成績。但是萬事開頭難,由于高中學習節奏快,學生學習壓力大,加上高中數學學習內容枯燥且難度大,導致學生從心底里對數學課抱有抵觸心理,這種抵觸心理致使學生在上課時很難做到迅速地進入學習狀態并且也很容易走神和分心,對此,設計安排有趣且引人注目的課堂導學就顯得十分重要。
問題導學是最基礎也是最常用的導學方法,許多教師時不時也會使用這種導學方法,但是大多數教師都無法做到有效的問題導學,問題導學關鍵的地方在于問題的實際,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問題的呈現形式都會影響到導學的效果,如果問題過于困難,則不利于學生解答,學生會喪失思考的積極性,而如果問題太簡單,又不足以讓學生提起興趣,題目的呈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一個看似容易的問題導學環節,其中都有許多細節值得教育工作者們去深思和推敲。
在具體的問題導學環節中,問題一旦提出,那么這個問題必須是有效問題。何為有效問題?有效問題就是指能夠積極帶動學生興趣和思維并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能夠幫助學生迅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的問題,這種問題難度要適中,這個適中的程度就是指學生通過憑空的思考無法有效解答,最好能帶動學生動手去解決問題,另外,問題的呈現形式要有生動性。例如在教學空間幾何時,教師可以在上課前拿出一張白紙,將紙折成不同的形狀,問學生這些形狀下的白紙繞其中一個軸旋轉得到的空間形狀是怎樣的?因為涉及一定的空間想象,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折一折、轉一轉,然后再讓他們嘗試具體介紹。像這樣的問題就是有效問題,既有一定的難度也不是特別難,并且能夠引導學生去動手解決問題,呈現形式也帶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說問題導學不是上課的時候教師憑嘴那么一問,而是基于有效問題的導學方式,這樣才能真正起到導學的目的。
數學的發展歷程不是一帆風順的,現在我們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都是先代數學家們嘔心瀝血的成果,數學是充滿魅力的,但是在現如今的應試教育影響下,學生們整天疲于應對上課、練習、刷題、考試這樣重復循環的數學學習過程,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可以說已經被消磨殆盡了,自然也無從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所在,學生們在學習數學時如果能有機會了解到數學的發展歷史,了解到平時所學習的這些知識點都是如何起源的,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僅是一個知識拓展,這些生動的故事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古人的智慧,彰顯出數學的魅力。
在具體的導入環節中,數學史的介紹要盡量簡潔生動,切忌長篇大論影響課堂節奏,占用過多的課堂教學時間。例如在高中數學不等式的學習中,學生會接觸到柯西不等式這個概念,教師可以在展開具體的教學任務前簡單介紹一下柯西的生平以及他為數學發展做出的杰出貢獻,通過歷史故事將學生身臨其境地帶入數學的世界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點艱難而有趣的發現過程,同時獲得對柯西不等式的初步了解。數學史導學不是簡單地講故事,其主要目的還是要讓學生在整個過程中被逐漸引導到課堂學習狀態中去,因此導學的設計要緊密結合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不要肆意拓展不相關的內容。
數學知識的學習是循序漸進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引入一個新的知識點之前,可以將與這個知識點相關的基礎知識點作為這個知識點的引導,即相關知識點對比導學,因為作為引導的基礎知識點是之前學習過的內容,在這里被當作導學環節,既可以幫助學生回顧一下以前學過的知識,做一個鞏固和強化,同時也能減少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點的陌生感,有了學習前的鋪墊,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也能減少許多學生理解上的難點,使課堂教學過程更加流暢。
例如高中數學教學任務中有一個難點:定積分和微積分,這涉及一些大學高等數學的基礎學習內容,但是定積分和微積分與導數這個概念是相關的,在導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導數的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積分的含義,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會感到親切,不會有太多的陌生感,積分其實就是導數的反推,當教師通過導數知識的導學讓學生對積分的認識明白到這個層面時,再進一步實施一些拓展學習認知就變得簡單容易多了。
好的課堂導入就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一次有效的鋪墊、過渡和引導,有利于學生迅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緊跟教師的教學節奏,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專注度和學習效率。希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要忽視課堂導學的實質性作用,為高效課堂的建設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