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嶺市溫嶠鎮中心小學 張玲萍
創新思維是指不同于傳統的、普遍的、一般的思維形式的,具有高度的創新性、出眾性、獨特性的思維意識,是學生通過把既有知識和掌握的經驗進行重新的組織和再造,對問題進行重新的審視,并提出更新穎的解決方案的過程。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在素質教育理念的廣泛影響下,廣大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都已經及時進行了教學理念的更新及教學觀念的轉變,把對小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高度,把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當作了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和主要任務來抓。那么,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呢?
小學數學對小學生的思維發展來說具有極強的作用,不僅能夠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抽象思維,而且對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具有極為明顯的促進作用。由于數學學科具有抽象、復雜、嚴密等特征,學生一開始都較難掌握學習竅門,學習起來異常吃力。但是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數學的這些特征也正是其魅力所在,恰好可以通過這些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另一方面,數學的抽象性也是由于其對事物規律的高度概括產生的,因此事物的具體性也寓于數學之中。因此,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當對小學低年級教材進行深入的挖掘與探究,細心尋找教材中對小學生的創新思維有一定的激發作用的知識基點,為學生創設一個可以進行多層面、多角度、多方位的活動環境,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和獨立思考,從多個方面進行問題的解析,實現創新思維的不斷發展。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分類與整理》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事先準備一些大小不等的白色的、黃色的玻璃球、乒乓球、橡膠球,首先為學生進行展示,可以按照材質的不同進行分類,然后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看看還有哪些不同的分類方式。經過了探究之后,小學生很快就得出了結論,可以按照顏色的不同,按照體積的大小不同來進行分類。這種教學設計就給了學生的思維以更大的發展空間,給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充分的展現機會,還有效提升了小學生參與學習、運轉思維的主觀能動性,促進了小學生思維的活躍運轉。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另一個重要方式即是營造一個積極求知的課堂氛圍,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不僅能提高其學習效率,同時也促進了自己創新意識的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灌輸“數學源于生活”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們積極探索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小學低年級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決定了其學習效果,也決定了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的運轉強度。如果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習內容或者學習活動的形式充滿了興趣,那么學生的學習動機就變得無比充足,學習的興趣就非常濃厚,思維運轉速度也相應有了極高的加速,反之亦然。因此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就為小學生創設了生活情境,讓小學生一部分扮演商場中玩具專柜的售貨員,一部分扮演商場購物的消費者,然后教師在多媒體上出示一些玩具及價格,讓小學生按照自己的所需進行購買、付款,由售貨員進行找零。這種生活情境的創設給了學生更多的創新發展空間,學生不僅能夠對人民幣進行認識,還能夠進行一定程度的計算,懂得了比對價格,甚至有的學生在購買之后不喜歡,又進行了商品的退換,當然又進行了一番錢物的交易,讓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了強化,生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傳統教學中,教師一向不重視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環節,僅僅將教學局限在課堂之中。但實際上這種落后的教育理念不僅降低了教學效率,同時也阻礙著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敏銳地意識到創新教學方式的必要性,并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引導學生實踐。對小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激發,不僅僅在知識的教學過程之中,更在不同形式的、多種主題的綜合實踐和探究實踐活動中。小學生具有極強的探究欲望,只要教師能夠有效激發,提供多種不同的活動內容,就可以促使小學生的積極廣泛參與,實現創新思維的不斷提升。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讓小學生用自己的筆擺出角的形狀,看看一個角要用幾只筆,然后再試著看兩個角、三個角各用幾只筆。開始學生們只是機械的兩支筆一個角、四支筆兩個角、六支筆三個角,但是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們經過了進一步的探究,很快發現了用三支筆可以擺出兩個角,擺成一個三角形還可以擺出三個角。如此一來,小學生的探究欲望更強烈了,體會到了探究的樂趣,創新思維也在實踐操作中得到了不斷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廣泛關注小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培養,通過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中的相關要求,深入探究小學低年級數學教材,準確把握小學生的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對小學生進行廣泛的指導、啟發和鼓勵,讓小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放飛自我、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實現創新思維的更高水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