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湯莊鎮漢留小學 黃 俊
小學數學新課標中明確指出估算能力能讓學生從整體上更加全面地感知數量、時空等概念,可見,估算是一種數學思維,也是非常實用的數學方法。新課標針對各個階段的估算教學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目標,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小學教師并不重視估算教學,很少給學生講解估算知識,學生們對估算知之甚少,面對估算問題常常不知所措,根本不知道如何運用估算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更加無法深刻地體會估算的應用價值。這說明當前我國小學階段的估算教學存在很多不足,教師不重視估算教學,學生無法深入學習估算知識。在此背景下,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探討了估算教學的實施方法,就加強估算教學提出相應策略,以提升學生估算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估算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幫助他們形成利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根據具體問題靈活選擇估算方法。估算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在生活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毫不夸張地說,估算是學生必須具備的數學能力,而學生估算意識的形成的關鍵期就是小學階段。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抓住估算教學的關鍵時期,從小學低年級開始,結合平時的教學,在學生學習加減乘除等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例如,在指導學生開展習題訓練時:13+( )+26<75;( )-22>12;16×( )=800;( )÷30>4。通過大量的習題訓練逐漸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同時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再如,在給學生講解長度、質量等單位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估算學校操場的長度、寬度,估算課桌的質量等,通過這些實踐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從而形成良好的估算意識,為進一步學習估算方法,培養估算能力做好鋪墊。
估算方法即將數字約等于最接近的整數,然后計算出粗略的結果。在開展估算教學時,教師要教授學生估算方法。例如,問題:“一塊長方形的布,長20.2m、寬9.9m,請問這塊布的面積大約為多少?”根據題目條件和長方形面積公式,可以得到這塊布的面積為20.2×9.9,然后引導學生運用估算的數學思維,將長、寬進行約等處理,通過四舍五入得到20×10=200(m2),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觀察面積計算式,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經過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算式中的長、寬都約等于一個整數,用近似的整數代替實際數據進行估算得出近似結果,讓學生明白這個過程就是估算。在對結果精確度要求不高的問題中,可以通過這樣的估算快速地得出一個近似結果,大大提高計算效率。學生們掌握了估算方法,如取整數、四舍五入、看尾數法等等,就可以運用估算方法解決問題。
教師在開展估算教學時,可以結合生活實例,將其轉化為估算問題,以鍛煉學生運用估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中的估算問題,隨時運用估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樣既可以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又能提高他們的估算能力。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要求學生談一談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估算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交流、討論,然后提出與生活有關的估算問題,如:兩個人每人吃一碗面,每一碗面賣9.5元,請問大約要多少錢?小明和父母一起外出游玩,每個人大概需要花費815元,請問小明一家這次旅游大概花了多少錢?小明一家給洪水受災地區的人捐款,小明捐了5.6元,小明的妹妹捐了6.3元,請問他們一共大約捐了多少錢?一箱牛奶的價格是58元,假如買8箱牛奶,大約需要花費多少錢?提出問題后,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運用估算方法來解決問題,如牛奶價格58≈60,60×84=480(元)。針對這個答案,大家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這時教師可以最后給出總結,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估算方法。此時,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估算得到的結果更加符合生活實際,學生會意識到這是解決生活問題的重要方法。通過思考、交流、討論,學生將逐步形成良好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因此,平時的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結合生活開展估算訓練,讓他們深刻體會估算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
從上述案例可以發現,日常生活中需要運用估算方法的情況很多,因為估算來源于生活,也應該應用于生活。培養學生運用估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對于他們的后續學習、生活都大有幫助,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有效方式。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重視估算的作用,結合具體問題培養小學生的估算意識,教授其估算方法,結合生活鍛煉學生運用估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充分意識到估算的重要作用,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數學綜合素養,為其后續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