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中學 魏冉軍
進入21世紀,高中數學內容更加豐富,更加具有現實意義,尤其是在信息技術方面,這也對數學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多剛剛升入高中的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突然增加很不適應,尤其是難度較大的數學學科,對學生的影響最大。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處理好初高中的銜接,由于初高中數學教學方式存在很大的差異,各知識點之間存在很多“轉點”,所以對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阻力,只有引導學生做好初高中銜接部分,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人們的潛意識對于學習的影響是巨大的。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無疑是在潛意識中接受了某種事物,以至于對其產生了學習“沖動”。因此,教師在處理銜接的各階段時要做好引導工作,從基礎做起,從規范寫起,要在學生的數學思維上加大宣傳力度,盡量在學生的潛意識中建立自信心,以輕松愉悅的心理狀態接受高中數學,讓自己的學習行為、學習思維符合高中數學的特點,而不是害怕、抵觸高中數學。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初、高中數學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識和修養,不斷進行教學創新,深入學生的學習生活,記錄其思想的變化過程,在初中升高中的最關鍵時期,給予學生鼓勵與幫助。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教師需要不斷整合一些高中數學知識題型,比如:二次函數圖像的特點、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法流程、函數值域常見的求法等等,以此來幫助和鼓勵學生求解,提高學生接受數學知識的迫切感和愉悅感,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像這樣簡單的數學題求解符合高一學生的標準,能夠十分有效地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教師再通過適當的點撥,在思想上引導學生建立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初中數學所涉及的知識內容少,主要教學目標在于對學生的計算能力、應用題解題技巧進行培養以及函數的應用等方面。眾所周知,函數是高中數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對于學生來講至關重要,但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只學習了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幾類簡單的函數知識,對初中學生而言,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用來積累數學知識,豐富數學知識體系,形成研究數學內容的一般方法。初中數學所涉及的知識點難度不大,應用題較為綜合,總而言之,初中數學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低,主要以基礎教學為主。這就決定了初中數學教學有更多的時間來對某些重難點內容進行多次講解,可以分擔一些高中數學教學壓力。基于此,高中數學教師要適當改變教學策略,研究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之間的差異性,從創新教學方法著手,充分結合現代信息技術來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之處,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例如,針對初三即將畢業的學生,數學教師可以適當地進行課外教學,每周選取一個近似高中階段要學習的數學知識點內容,利用簡單的解題方法引導學生,這也是為了讓學生在思維上有一定的熟悉感,到了真正學習高中數學知識時能夠產生一定的啟發。與此同時,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時,要通過設導、設變等方式幫助學生建立初中與高中的數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適當改變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更好地、更有效地完成初高中數學知識點的銜接。
我們知道,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問題本質上是思想銜接的問題,初中教學難度小,教學內容較為簡單,對學生能力的要求相比較高中要低得多,初中主要集中在思想上。高中學生的思想內容更加豐富,對其思維能力的考查難度更大,只有提高了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有效做好初高中數學知識點之間的銜接。階段教學的銜接問題產生的最初原因是因為教材內容不連貫,初中數學難度小,高中數學難度大,所以很多學生不適應這樣的難度轉變,以至于產生退縮心理。其實初中和高中數學知識點銜接就是知識點的深度挖掘,本質并沒有改變,所以教學銜接的關鍵是思維上的銜接。在數學解題過程中,初中生普遍缺少獨立思考,而高中數學正是考查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一個階段,因此,高中在剛開始的教學中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努力提高學生獨立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境界。例如,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空間幾何”類型題來幫助學生培養思維能力,設計簡單空間幾何體,如圓錐、圓柱、長方體等,然后給出三視圖的面積,讓學生求出立體圖形的體積,利用簡單的空間立體幾何圖形激發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培養其思維的靈活性。
總的來說,教育的階段性銜接問題一直都有,小學與初中的銜接、初中與高中的銜接等,但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問題更為突出,也更加重要。近年來的升學壓力等因素使得各個教育階段的銜接問題逐漸凸顯出來,教育銜接處的教學對于學生的影響不言而喻。更好更快地解決初高中數學教學階段性課程設置問題,改善階段性教育銜接所出現的問題,這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需要廣大數學工作者共同努力,只有相互協調,才能實現初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