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新沂市高流初級中學 王建林
教師將理論化知識直接教給學生,在這樣不看重過程而重理論的情境下,學生學會的僅僅是數學的解答,而不是學習能力的提升,這違背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宗旨,因此對初中學生如何更好地學習數學進行探究顯得十分必要。對此,我們提出以下看法。
數學中,概念是基礎,概念的學習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而同學們往往把它當成一種任務死記硬背,完全不去理解概念的含義。在學習數學時對出現的定義性質,學生應牢記內容,并且應該知道它是怎樣得來的,又應該如何運用,只有這樣,遇到問題時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其實教師的數學教學不一定總是枯燥乏味的,我們可以把數學帶入生活中去,例如:我們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對身邊的親朋好友展開調查,收集數據,在課堂上同學們之間進行分享,老師開展類似的小實驗、小活動,增強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能力。
學生應該在老師講課之前對學習內容進行預習,應該多看數學書上的例題來加深理解。學生在看例題的時候,將腦子里面已有的概念具體化,加深理解,使其印象深刻,之后學生應將課上老師補充的一些課外習題結合概念定理一起學習,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識。
學生在看完例題之后,了解了題目,可以自己先在腦子里回憶一下例題是如何作答的,將自己看到的題目聯合例題進行對照解答,如果自己有其他的想法,與預期的解答思路不同,要找出其原因并總結出經驗。不可以只看表面,不懂實質,看例題時要學會真正的解題方法,如果看一道題后只記住了題目而沒有記住解題方法,看例題就失去了意義。每次看例題的時候,應該理清楚例題的思路,掌握例題中的解答思維方法,當遇到差不多的題目時心中就會有了大概印象,做起題目來就會容易多了。不過要十分注意一點,做題目時一定要謹慎,否則會犯經驗錯誤。
多做練習是學好數學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但是偶爾也會有一種情況,有的學生練習做多了,數學就能夠學好,而有的學生做了很多練習,數學依舊學不好,深究其原因,是“多做練習”是否得法的問題,我們說的“多做練習”,不是當你做題時,只做題不去思考,這樣做反而起不到鞏固知識點的作用,并且會產生副作用,把已經學會的知識點搞得混亂,不僅僅浪費時間,又不會有收獲。我們所說的“多做練習”,是當學生在看到題目后在腦中思考回憶與其相關的知識點,是否有多種解法等等。數學書上的練習題基本上都是針對同一個知識點的最基礎的習題,必須學生掌握。
綜合題一般都是基本題的結合,如果掌握了基本題,綜合題一般也就能夠輕松應對。在學生解答時應該注重題目要表達的思維方法,在數學這個大世界中,主要都是各種思維的技巧。其實當題目做多了我們不難發現,題目里面都會反映出一定的思維方法,如果我們在做題時注重這些思維方法,時間久了,我們的腦海里就會形成針對每一種題型的通用解法,就是正確的思維方法,這就會讓我們在日后解答題目時感到輕松簡單。同時,這樣做為我們更好地解答綜合題奠定了基礎。做綜合題也是檢驗自己的最好方法,通過綜合題,可以知道自己的知識點哪里掌握得還是不足夠,從而加強該部分知識點的學習,使自己的數學越來越好。多做練習題一定要堅持,每天都要做,慢慢就會感到有明顯的效果,最后會有很大的收獲!
我們學習數學并不只是為了考試,但是考試出來的數學成績還是能足夠反映出來學生水平的高低,要想在考試中努力取得好的成績,我們要牢記考試不能臨時抱佛腳,考試中的知識點應該在平時的學習中就懂得,在考試前應該休息好,這樣才能保證在考場上有足夠的精力。
當把試卷發下來的時候,我們要先看一下題量,仔細分配一下做題時間,當遇到難題或者不熟悉的題目時,做了很久依舊沒有思路,應該暫時放下,先去做其他題目,將會做的題目都做完之后,再回頭仔細琢磨放下的題目應該如何解決。當做完一道題目時,不要著急馬上去做下一道題,而應該再去看一遍題目,因為這時你對題目還很熟悉,思路還很清楚,檢查起來比較方便。如果一道題有很多小問,我們應該結合這道大題的其他小問題來解答題目,如果其中哪個小問題實在是沒有思路,只要說明條件的出處也是可以解答的。做題時一定要考慮周全,有的問題中答案不止一個,要做到仔細思考,不要缺答漏答。考試時不要緊張,有的同學本來平時都會,一緊張,一著急,會的題目也想不到思路,這樣的心理是很難取得好成績的。在考試時,可以告訴自己:我不會的題目其他的同學也不一定會的,這樣做也許就可以使內心不再那么緊張,從而發揮出自己最真實的水平。遇到不會做的題目還是應該認真審題,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有根據的步驟老師還是會給分數的。
如何讓學生高效學習數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每一個教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都應該千方百計地找到最適合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更加有利于培養全方位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