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第二中學附屬初中 周秀華
變式教學理念由來已久,但是在我國之前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僅把該理念用于題目的具體講解過程中,在把某一題目講解完畢之后,根據實際情況把題目進行變形,再讓學生進行解答。事實上,變式教學除了可以在例題中應用外,還有其他的應用,教師可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之應用到概念教學中,概念的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基礎內容,只有讓學生掌握概念的含義,在解答題目時才會更加容易。在對教材內容進行詳細的解析時,也可以利用變式教學把教材上呆板的書面語言轉換成為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增進學生理解。
概念的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基礎內容,在進行某一知識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在之后具體解答題目時能夠游刃有余,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必須要準確而到位。提升基礎概念教學的質量也是教師一直探索的內容,目前的教材上都會有關于相關數學知識概念的文字講解,但是由于教材自身所具有的特點,這些概念大多都非常精煉,雖然這樣能夠使教材內容更加準確,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僅僅以教材上的這些文字作為講解的重點,很容易會造成學生理解不到位的現象。初中階段的學生對語言的把握能力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對于一些比較有深度的數學理論,他們理解起來更加困難。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于概念的變式,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對教材所給出的概念進行深度的剖析,并且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案,教師可以采取列舉等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輔助教學,通過變式的概念,作為課堂的導入點。例如在“圓”的概念講解過程中,教材上給出了:“平面上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所有點組成的圖形叫作圓”,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對于定長、定點的理解都不到位。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相應的變式來組織教學活動,可以通過實際示范,讓學生明確這段話的具體含義。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用粉筆和一根線做示范,把粉筆作為定點,用線作為定長,通過這樣實際的示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每一階段的教學都有其特定的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對于初中數學教學來說,教師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數學知識、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之外,還要提高教學的靈活性,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教學內容,不能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盲目按照教學要求組織教學活動,這樣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非常吃力,會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教學內容的變式,這一部分的內容主要是指教師的隨機應變能力,能夠根據學生的狀態來合理調整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大綱對教師的教學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教師不能僅僅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教學活動,而是要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一些其他的內容,讓學生能夠除了掌握教學大綱要求的知識之外,再學到更多的內容,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當學生對某一知識的理解不到位時,教師需要重復教學,最終讓學生能夠對問題產生準確認識,當學生對某一知識理解非常迅速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更高的目標,不僅僅讓學生局限在教學大綱提出的要求上,而是要適當提高學生學習的難度,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題的變式是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大部分教師都采用的一種方法,它主要是指在進行題目講解的過程中,當學生掌握一種類型題目的解答時,再由教師對題目進行適當的變化,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提高學生對題目的解答能力,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這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要因為擔心時間浪費而忽視這一內容的教學,而是要在某一類型的題目講解完后趁熱打鐵,通過及時、有效的題目變換來增進學生的解題水平,在對題目進行變式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能夠通過題目的解答有所收獲。例如在“平方根與算數平方根”的講解過程中,為了防止學生混淆這兩種概念,教師可以根據相應的題目進行變式練習,比如:“4的算術平方根是?”在學生明確具體的答案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變式練習,如:“4的平方根是? 的平方根是?”這種及時的變式練習能夠拓展學生的解題思路。經常組織這種變式訓練,還可以讓學生從大量的題目練習中逐漸發現解題的規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準確處理各種類型的教學題目。
變式教學的應用對于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率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教師可以把“變式”的理念應用到不同的教學環節中,增進學生對概念以及教材基礎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對不同類型題目的解答能力,“變式”的理念對于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幫助。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呆板的教學容易造成其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只有新型的教學方式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教師要不斷轉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