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陽縣昆陽鎮第四中學 陳定輝
初中數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課程,與生活具有緊密聯系,在生活中時有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場景。新課標要求初中數學教學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尤其是數學知識實踐運用能力的培養。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加側重數學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已然遠遠滿足不了當下初中數學教學需求。創設情境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直觀、熟悉的環境下學習,便于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必要注重創設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
在初中數學幾何圖形教學過程中應用創設情景模式,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具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在初中數學幾何圖形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便于學生進入角色扮演當中,能夠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便于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公。二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師創設的情境當中,有助于學生直觀觀察到數學知識的關聯性,從而有助于學生形成系統的數學知識結構,這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具有積極作用。三是有助于初中數學幾何圖形教學質量的提高。傳統的數學教學僅僅是數學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了數學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學生就養成了為了成績而學習的習慣。尤其是幾何圖形的學習,鑒于初中學生空間感還未完全形成,學生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然而創設情境模式的應用則可以將幾何知識運用在模擬生活情境當中,便于學生在情境體驗中學習知識,從而有助于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當中的一些問題。因此,在初中數學幾何圖形教學過程中,教師則有必要重視起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情境,讓學生在體驗模擬實際生活情境中,逐漸發現初中數學知識的重要性,促使學生逐步愛上數學學習,同時能夠讓學生通過直觀感受,理解并掌握幾何圖形學習中的一些重難點,從而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的進一步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需要維護課堂紀律,避免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當中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創設情境教學模式作用的充分發揮。
例如,在浙教版八年級下冊“正方形”這一內容的教學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之前,教師有必要明確正方形這一知識教學的重難點,即正方形的性質。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依靠教師語言傳授學生一些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技巧,然而學生并不能從真正意義上理解并掌握這一知識點,同時,學生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增長。創設情境模式的應用,使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生活中有關正方形的事例,展示生活當中的方桌,讓學生直觀感受正方形知識在實際生活當中的應用,并明確正方形具有對邊平行、四邊相等、四個角為直角等相關性質。這樣一來,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還有助于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提升。
眾所周知,實踐出真知,同時有助于學生理解與加深記憶。鑒于此,在具體的初中數學幾何圖形教學過程中,教師則需要注重實踐操作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加深對課堂內容的思考與記憶,從而有助于初中數學幾何圖形教學質量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浙教版八年級下冊菱形這一內容時,教師則需要明確菱形的教學難點,即菱形性質的教學。傳統的教學方式僅僅依靠教師采用傳統方式的教學,無法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即使掌握了菱形的性質,也是淺層次的掌握,并不能用其解決生活當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因此,教師有必要通過創設實踐操作情境,讓學生實踐操作,以此加深學生的記憶。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木棍,讓學生用不同的木棍嘗試擺出不同的菱形,并且學生測量內角。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便于學生逐步掌握菱形具有對邊平行、四邊相等以及對角相等等性質。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幾何圖形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采取傳統方式教學,難以滿足當前教學需求,同時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有必要注重創設情境模式的應用,讓學生在創設的情景中主動思考,通過實踐操作,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的綜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