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啟東市惠和中學 陳海英
傳統數學教學運用的是教師講解、學習被動聽講與練習的教學模式,由于學生處于學習的被動地位,大部分課堂時間被教師的講解所占用,學生很少有自主活動的機會,主體地位很難得到體現,數學教學的實效性難以提高。新課改倡導生本教學理念,強調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重要性。而“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使師生角色發生了轉變,教師由傳統教學的講解與演講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與引導者,學生則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互動,在互動中交流、探究,有效地進行知識建構。這種教學模式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預習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獨立思考、了解知識與掌握知識的重要環節。傳統教學模式下忽視了學生預習的作用,即使教師布置學生預習,也是籠統布置預習任務,學生的預習效率不高,自主學習能力難以提高。所以,教師要為學生的預習進行引導,為學生設計預習導學案,預習導學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核心,突出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在預習導學過程中,教師對于知識學習的安排梯度要掌握好,即要本著低坡度、密臺階的原則,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如果設計過難的預習題目,學生就會感到困難重重,失去學習信心。教師設計的預習任務要由易到難,這符合初中學生知識把握的過程,如果預習中設計過難的題目,將無異于打擊學生自信心。所以,要設計難易適中的題目,使學生通過思考可以解決,學生就會在預習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這對于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起到促進作用,而且學生也會在預習中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逐步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服務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平等地與學生交流互動,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學生才愿意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教師通過學生的想法了解學情,及時對學生學習活動進行調控與優化,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高于一切的舊觀念,以平等的身份走進學生當中,參與學生小組討論與交流,發現問題對學生進行及時點撥與引導。要改變傳統教學中師生交流中“教師問、學生答”的單一模式,而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導學案了解與學習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在課堂學習階段,學生可以將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向教師請教,教師要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歸類與梳理,并且及時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反饋與答疑,這樣就提高了教學的針對性。如“二次函數”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在教學時改變了傳統講解灌輸的教學法,而是讓學生通過導學案自主學習,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可以記錄下來,課堂上可以向同學們提問,也可以請教教師,整個課堂都是以學生的問題貫穿其中,這些問題解決了,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也就突破了,有效達成了教學目標。
學生的交流與互動,可以促進其對知識的理解與深化。學生之間在交流中可以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接收不同的思維方式,拓寬學習思路。在課堂互動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學“勾股定理”一節內容時,教師通過運用多媒體展示古人的探究過程,讓學生產生“有沒有一種證明勾股定理的方法?”等問題,接著教師因勢利導,順勢進入了勾股定理的學習,在學習中學生熱烈討論,提出多種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在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學生的互動不僅限于課堂,還可以在課外實現有效互動。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可以通過網絡社交軟件進行溝通,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在課外,學生的互動更加自由與寬松,如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把預習與復習環節產生的問題,通過微信群、QQ群等平臺展開出來,集體討論,也可以通過社交軟件實現一對一的交流與討論,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學習能力的提高。
導學反饋是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在學習完每個章節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查。教師對考卷的設計要注意杜絕難題、偏題,要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去除難題、怪題。因為大多數學生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沒有必要讓學生去鉆研難題怪題,這樣既浪費學生精力,又對激發學習興趣不利。考卷的命題要本著學生能夠掌握中等難度及基礎性題目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績的原則,不要好高騖遠,要在掌握好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再去攻克難題。要注意題目的難度梯度,杜絕脫離學生實際能力的拔高題目,因為學生在學習中取得了小小的成功,便可以激發很大的學習動力,如果題目過難,學生會喪失學習信心,因為考試受挫,也會產生畏懼心理,失去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時,要預知學生在做作業中會遇到的問題,根據學生能力設計作業,逐步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互動導學”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教學內容,有效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