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婁葑學校 王肖肖
高效課堂的構建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是不小的考驗,小學階段的學生數學基礎薄弱,學習觀念不成熟,這些都是造成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教師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一步步完善課堂構建方案,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完成數學能力的培養目標。教師要走下講臺,充分了解學生課堂學習中面臨的問題,以此為依據對課堂設計方案做出適當調整,保證學生能在短時間內融入數學課堂,在潛移默化中激發數學探究興趣,幫助學生掃清未來數學發展道路上的障礙。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會持有錯誤的教學觀念,認為現階段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沒有為他們提供消化理解的時間和空間,導致學生在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中慢慢失去了學習積極性,不利于下階段教學的開展,課堂質量也不能提高。因此,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明確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對課堂設計方案做出適當改變,保證每個人都能融入課堂學習模式中,積極配合教師教學的開展,養成良好的數學探究習慣。
教師要明確自身在課堂中的位置,充分發揮引導作用,為學生講解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指明學習方向,使得學生的課堂學習變得具有目的性,不會出現浪費時間的問題,從本質上優化學生課堂數學學習途徑。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也是高效課堂構建的基礎,教師要盡可能減少課堂對學生數學思維的限制,發揮主觀能動性,慢慢消除對數學學習的抵觸心理,主動在課堂中發揮數學能力,對數學知識框架進行完善,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例如在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這部分知識點的教學時,我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在課堂中的體現。在教學開始,我會為學生講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區別及邊長等基礎理論內容,為下階段教學的開展做好準備。接著我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探究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在自由的課堂環境中,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升,會主動投入到教材內容的研究中,結合之前講述的知識一步步挖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并且因為是自身探究所得,記憶和理解程度都有所保證,很好達成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正確的教學觀念是高效課堂構建的保障,對學生未來數學方面的發展有明顯作用。
在當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中,各種各樣的新型教學手段不斷涌現,為教師提供了完善課堂教學模式的方式,情境教學法作為其中作用較為明顯的一種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認同,它能以數學知識點為基礎,創建貼近問題的探究情境,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不僅降低了理解難度,也增加了課堂趣味性,保證學生能始終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中。因此,教師要不斷優化情境教學法,通過合適的方式在課堂中運用,保證學生數學能力的高效提升。
情境創建的方式有很多種,每一種對應的效果也有一定差別,如生活化情境,教師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素材融入課堂中,讓學生在充滿生活氣息的課堂環境中進行探究,意識到數學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又如問題情境,教師能把數學重難點整合起來,用一個問題進行創建,保證學生課堂學習具有目的性,從根本上提高學習效果。情境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使用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數學學習途徑,進一步提高了數學綜合能力。
例如在進行《簡單的加減乘除》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我會選擇使用生活化情境構建高效課堂。我會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生活中常見的超市場景,給出一些商品及對應價格,初步完成生活化情境的創建,接著我會給每個學生一份購物清單,讓他們使用加減乘除的計算方法得出花費的總額。在貼近生活的課堂情境中,學生學習態度明顯發生轉變,更加主動地和同學交流,彌補自身能力上的不足之處,共同進步。
學生之間的差異在小學階段就已經開始出現,這是生活環境和先天智力等因素造成的,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要使用合適的方式彌補這些差異,保證每個人都能在課堂中得到數學能力的培養,跟上課堂節奏,提高學習水平。教師要增加對學生的了解,這是分層的出發點,同時也要重視公平性和互補性等原則的體現,幫助建立數學學習的信心,使得他們未來會主動參與到數學課堂中。
課堂分層教學可以體現在多個方面,如課堂任務布置,對于數學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課堂中講述的內容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因此教師布置的任務要具有一定思考性,使得他們主動進行知識延伸,豐富數學知識儲備,對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從基礎內容出發,給一些難度較低的任務,保證他們在引導下不會失去數學學習信心,體現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性;又如小組成員分配,教師能將先進生和后進生組合起來,通過合作的方式共同進步,使分層教學效果最大化。分層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使用為學生提供了提升綜合能力的途徑,彌補了傳統教學的缺陷。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構建非常重要,這不僅是現代教育的要求,也是學生數學能力發展的需求,教師要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在課堂中的體現,轉變呆板的數學學習觀念,慢慢形成良好的數學探究習慣,完善數學綜合素養。高效課堂的使用能幫助學生做好知識點銜接,提高在未來數學發展中的核心競爭力。
[1]胡玲.例談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22):512.
[2]李靜.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初探[J].新課程·小學,2014(3):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