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淮海路小學 袁 瑤
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啟蒙期,這個時期的學習效果對于學生一生的學習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如果在小學對數學充滿興趣并夯實數學基礎,則在以后的數學生涯中,學生都會保持對數學的喜愛和熱情,在良好的數理基礎下再接再厲。如果此時沒有很好地保證學生的數學能力,則很可能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反感,不利于學生良好性格的培養和未來數學學習的發展,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育任重道遠。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嚴格把握教學宗旨,認真落實教學方案,把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放在建設性地位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促進教學。本文即圍繞提高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主題,從四個方面對這一主題展開探討,以期小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能有所提高,使小學數學教育事業能蓬勃發展。
部分教師在授課中只是機械化地將書本知識教給學生,從不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這種教學模式會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造成巨大的影響。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兵法如此,對于數學學習也是如此,教師只有在和學生多交流,充分了解學生的前提下,才能知曉學生知識的盲區,這樣教師教學才能有的放矢,將學生理解明白的地方一筆帶過,將節省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教授學生知識薄弱點,這種教學方法能將時間精力最大程度地利用,提高教學效率,也實現了對知識的講解最大化。同時,師生交流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促進師生間的感情,增加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度,當學生從心里認可教師時,便不再抵觸這門課程,在課堂上會注意力加倍集中,更加認真地學習,自然有利于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
解題能力就是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運用能力,這種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成的,小學生正處在學習知識、培養思維的黃金時期,因此,教師應在這一時期強化學生思維訓練,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認真學習,以促進解題能力的提高。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有很多問題,如果一味正向思考,有時就如同鉆入牛角尖,問題常得不到解答,此時若采用逆向思維,則問題會迎刃而解。如在教學“原價與現價”的問題上,原價經過兩次打折后變成現價,現價已知,求原價,采用逆向思維,現價是原價經過兩次打折得到的,可以根據現價推回找出原價,此種思維便可將問題迎刃而解。同樣,在數學中還有數形結合、假設對比等數學思維,數形結合尤其適用于抽象復雜的應用題型,常見的如“道旁植樹”問題,對于路的盡頭是多一棵還是少一棵,單用頭腦很難想象出來,但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將抽象的數理問題通過具體的圖畫呈現出來,便能將問題變得清晰易懂,解起題來也更得心應手。通過這些數學模型的應用,能讓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精準把握出題的題眼和重心,更加科學而準確地進行解題。此外,教師還應積極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中國有句俗話說:“腦袋越用越靈。”小學生正處在智力開發期,良好的思考能充分激發小學生的大腦潛能,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對于小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都要有意識地去誘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多鉆研、勤動腦的好習慣,讓學生的大腦得到足夠的鍛煉,思維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深諳“實踐出真知”這一道理,在實踐中引入教學,并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培養解題能力,提高解題效率。在實踐生活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善于觀察、重視細節的好習慣,解題如同生活,需要觀察的敏銳度和對題目細節條件的掌握,如果在生活中就不能稱得上是一個善于發現、敏于觀察的人,那么在解題中也會遇到困難,生活和學習是密切相關的,要想在學習上具備好的學習能力,就要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實踐生活中形成的好習慣會在學習上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幫助學生解答題目,提高解題能力。
教師是學生最好的榜樣,要想讓學生的數學水平有所提高,教師就必須具備良好的教學素質,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客觀地評價自我,并針對自我特點進行完善提高,促進師資水平的提升和教學模式的改善。教師應根據大綱要求和時代進展經常審閱教案,確保教學資源符合學生的發展要求和大綱考試規定。優化教學模式,采取多媒體教學、網絡平臺輔助教學等多種新型教學模式,及時更新教學資源,保證學生接受知識的新鮮程度。教師也要緊跟時代的潮流,積極學習,完善自我,在教學的同時學習能力也要得到鍛煉和提高。
小學作為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在中國教育中有著其獨特的身份和地位,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積極改進、提升自我的同時,應牢牢把握教學宗旨,認真貫徹教學理念,將學生解題能力提高放在首要發展地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善于發現,獨立思考,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和小學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1]韓世興.小學數學解題能力培養策略例談[J].讀寫算:教師版,2017(37):107-107.
[2]韓惠龍.小學數學教學中解題能力的有效提升[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7(24).
[3]趙玲.小學數學解題能力培養策略例談[J].內蒙古教育,2016(12):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