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儀征市古井中學 曹開國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學科素養的不斷提升已經成為必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傳輸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為其更全面科學地學習數學知識打好基礎。本文就這些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
初中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是高中數學知識學習的基礎,要想提升數學學習的水平和效率,就必須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升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來說,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意義可以總結為如下幾個方面:
在傳統數學教學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主要采取的是題海戰術方式,希望學生能夠通過大量習題的練習來提升成績,顯然這種方式是不科學的,不僅加重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而且往往會讓學生產生反感的情緒。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則是強調對學生進行思維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進行技巧的把握,促進學生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能力的提升,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做到舉一反三,這就有助于整體學習水平的提升。
通過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夠讓學生運用自身的思維進行知識點的分析和探究,將相同或者類似的數學知識聯系在一起,并加以區分和消化,這就有助于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記憶,提升對知識點的深化探究,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合理地進行知識點的聯想,更加靈活地進行知識點的運用。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探索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明確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和意義,從而在生活中或者其他學科的學習中能夠合理地進行知識的聯想,更加有效地運用知識。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旨在讓學生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形成一種正確的、全面的思維習慣,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分析,而是從整體上或者大范圍上進行探究,對問題進行科學合理的解答,這就能夠使得學生用更加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從而進行更深刻的探究,提升創新精神。另外,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數學推理能力和判斷能力的提升,這對于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的培養來說是尤其有利的。
初中數學教學中,最為重要的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往往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發展,因此數學教師要合理設計課堂教學,創新課堂教學的方法,采用科學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初中生一般都處于青春期,具有較強的叛逆心理,并且具有較強的榮譽感,希望通過問題的解決來提升自身的榮譽感,教師要抓住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合理創設問題,讓學生在回答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培養數學思維能力。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循序漸進,由簡到難,不斷挖掘更深層次的問題,讓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不斷質疑和深思,培養思考和探索能力。
比如,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培養思維能力:小明的奶奶將小兔子和小雞關在了一起,小雞和小兔子的腳加起來一共有118只,它們的頭加起來總共有39個,請同學們開動腦筋想一想:小雞和小兔子各有多少只?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問題,并給予解答成功的學生獎勵和表揚。
方法一:假設總共有小兔子x只,總共有小雞y只,那么根據上述已知條件能夠得出如下方程:x+y=39、4x+2y=118,將其組成方程組,并計算出結果,可得出x=20,y=19,因此小明奶奶家一共有小兔子20只,小雞19只。
方法二:假設所有的小兔子都抬起來了兩只腳,那么可以根據已知條件得出118-39×2=40,那么這四十只腳都是小兔子的,40÷2=20,就說明小兔子總共有20只,而39-20=19,則說明小雞有19只。
教師要讓學生自主進行問題的思考和解答,通過不斷探索找出多種解答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情景創設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創設的形式開展數學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景創設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教師可以采用故事情景創設、數學典故分析情景以及動作模擬等情景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比如,在學習“有理數的乘方”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拉面師傅制作拉面的情景進行知識講述。通過教材內容的分析,學生很快明白了相關的計算公式以及文字性知識,但是對于乘方的具體運用和意義還不了解,而通過拉面師傅進行拉面制作的過程可以發現,教材中的乘方知識被巧妙地運用在了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問學生:拉面師傅先拉一根粗面,然后拉長對折、再拉長再對折,這樣的動作重復六次,最后會有多少根面?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和乘方知識的運用,最終計算出答案,這不僅能夠將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情境中,提升知識與生活的聯系,而且能夠促進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質疑是數學學習中的一項重要活動,質疑的過程是思維發散的過程,也是開動腦筋的過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鼓勵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要營造良好的質疑環境,打破學生害怕說錯被嘲笑的認知,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進行知識的探索,讓學生敢于提問、敢于解答。
比如,在學習“等腰三角形”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尋找身邊的等腰三角形,分析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中含有等腰三角形,并探究等腰三角形的運用和實際意義。同時要鼓勵學生對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進行質疑和提問,促使學生開動腦筋,提升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學生后期的學習來說是尤為重要的,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進行問題分析和學習,提升學習的整體水平。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和輔助者,要積極培養學生敢于質疑、敢于創新和積極探索的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