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 王 瑋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思維方式以及學習態度都還處在不成熟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進行數學建模的教學,教師要注意降低學習的難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參與進來,因此,初中數學的建模首先應當具有較低的起點,從初中生的認知基礎出發,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例如溫度計、刻度尺等等都可以作為學生建模的背景,既有一個簡單的背景,又有一個熟悉且生動的環境。
其次,初中數學建模在推行的時候要注意趣味性,初中生的學習特點決定了初中數學建模的教學模式要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讓學生真正融入數學課堂中,讓感性思維活躍在理性思維之上,教師選擇適合初中生的內容,讓課堂變得更加趣味和活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
最后,初中建模教學注重思想與方法并重,培養初中生的意識,讓學生在接觸數學復雜知識的時候有一定的認知,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找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在初中階段,對數學建模有一定的認知,了解和掌握數學建模的思想和邏輯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知識的積累,初中生對于數學建模的認識也在不斷提升和完善,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綜合數學學習能力也有所提升,對于數學知識的探究也能夠不斷提升,因此,在初中階段,數學建模知識的基礎奠定,有助于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首先,施行初中數學建模教學方式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學習規律,日常的課堂教學不僅僅局限在教材和習題上,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幫助學生篩選適合當前學習現狀的建模思想,有效提高學生的教學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教師要注意從當前的知識體系出發,從當前的初中教材中提煉適合進行建模的內容,在課堂引導的時候,教師不僅要做建模思想的滲透,還要在教學的時候向學生充分提示數學概念、公式以及思想,讓初中生的思維能力有效提高,找到突破口,化抽象理論為具象思維,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深入了解。
同時,讓初中生在建模思想學習的過程中樹立一定的正確認知,有效激發學生的建模思想,在之后遇到更復雜的問題的時候,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提煉能力等等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初中階段滲透數學建模的思想,讓學生從建模的邏輯角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形成一種可行的數學問題解決方法,讓初中生具備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的體驗學習生活變得異常豐富。從數學教材中提煉數學建模的思想,讓學生自主尋找數學方法解決問題,運用數學教學語言和方法,通過抽象和簡化的模型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在數學教材內容提煉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建模的思想,將數學和客觀的實際問題聯系起來,將實際的問題抽象化、簡化,建立數學模型,求解數學模型,并做好最終的模型驗證,讓學生對于數學學習有更多的探究欲望,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分析能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豐富初中數學的建模意識,創設既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對于建模材料有一定的認知,讓學生深化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的思維創造力,讓學生掌握文字語言轉化為數學符號的能力,抓住數學問題的關鍵,構建數學模型,提高解決問題的準確性,讓思維的活動能力大大提高。
例如:從學生喜歡的足球運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幾何知識進行數學建模,將足球場上的球員、足球等等都當作幾何圖形中的一個點,利用幾何知識解決各方面的問題,讓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也讓初中生認識到課堂知識學習的實際應用能力,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足球作為生活中常見的生活用具,通過數學建模的形式讓學生對于足球運動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對于數學中的幾何知識有更多角度的認知,加深課堂知識學習的印象,還讓初中生的課堂學習體驗趨向于豐富化,有效提高初中數學的課堂質量以及教學效率。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做好基礎教育,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基礎建模思想,讓學生在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的時候善于使用數學模型,從而讓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變得更加形象和生動,豐富初中數學課堂的學習內容,讓初中生的思維逐漸走向形象化、系統化以及靈活化的方向,讓初中生的各方面綜合能力都得到鍛煉和提高,形成良好的自我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為之后更高深數學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1]趙文靜.新課改下初中數學建模教學策略研究[D].魯東大學,2015.
[2]王志春.淺談初中數學建模教學的有效策略構建[J].數學教學通訊,2013(28):46-47.
[3]董蘭.數學建模教學有效策略探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