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后塍學校 吳學新
《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總是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習慣于直接向學生灌輸新知,學生自主探究、思考的機會很少。這樣的教學模式極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更限制了學生的自由交流。由此,教師必須改變,需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可以適時地開展“學習圈”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合作探究,促進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實現可持續發展。
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它能夠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思維交換,碰撞出耀眼的智慧火花,讓學生有一個更好的發展。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使其更有效地參與到數學課堂中。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時,教師在課堂伊始向學生提出問題:探究一下平行四邊形都有哪些性質,并根據你已有的知識經驗證明你的猜想。學生們在教師布置完任務后,都進入思考探究中。教師為了讓學生能有更好的探究,引導學生自由結組,小組成員相互合作,一起完成這一探究。學生們在教師引導下開始了探究思考,在探究的過程中,有學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們可以先探究一下平行四邊形邊的關系,其中的位置關系是對邊互相平行,這根據定義我們已經知道了,還有一個數量關系,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猜想出它的對邊是相等的。隨后,小組內的學生開始按照這一順序進行探究思考,并主動去尋找驗證這一猜想的方法。很快便有學生想到:“我們可以借助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來驗證這一結果。”于是,該小組的學生們一起按照這一探究思路快速地得出了最后的證明結果,并很好地驗證了大家的這一猜想。
案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加速了課堂進程,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互相學習,成功地促進了學生合作探究,讓學生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學到更多。
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他人的幫助,需要從他人身上學到新知,而這也是新時代所倡導的。作為教師,應善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合作學習機會。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地開展“學習圈”教學模式,以促進學生合作探究,激活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時,教師并沒有直接將知識講解給學生,而是選擇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其中的內涵。學生在接到任務后,主動地自由結組,并相互合作,一起去探究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有一學生說:“對于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我們在小學時就接觸過,而且當時我們通過測量等操作,得出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又有學生說:“測量得到的結果存在很大的誤差,所以我們需要利用已有的一些數學理論來驗證這一猜想。”小組內學生在接收到這兩位組員的信息后,開始了進一步的探究。有學生建議畫出一些三角形圖形,以便思考。很快便有學生想到:我們可以利用平行線的知識來解決這一問題。這位學生邊說邊動手,向大家演示自己的想法:過一個頂點,作相對應的邊的平行線,然后利用平行線間一些角的知識來判斷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學生們就這樣相互合作,互相表達自己的想法,共同探究,對本節知識有了一個很好的掌握。
案例中,教師巧妙地利用“學習圈”,讓學生可以有更廣闊的空間自由談論,互相交流,促進了學生們互相學習,有效地推進了學生們的有效合作,實現了高效的數學課堂學習。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們的共同合作,由此,合作意識是每一位學生都應具備的。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有限的課堂時間,培養學生更多的技能。教師可以適時地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一元一次不等式”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們對本節內容有了一個簡單的認識后,依據具體學習內容,為學生們設計了一個實際應用問題:黃金假期十月一要來臨了,旅行社為了吸引更多的旅客,都設定了一些優惠。到某地旅游的原價都為100元,A旅行社的優惠是可以打七折;B旅行社可以給5人免費,而且剩余的人可以享受8折的優惠。如果是我們班去旅行,選擇哪個旅行社更優惠一些呢?學生們在教師給出問題后都紛紛進入思考探究中,很快學生們便都有了自己的想法。這時,教師并沒有急于為學生公布最后的結果,而是給學生機會,讓學生自由討論交流,互相表達自己的想法。隨后,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設定了自己的學習圈,并開始了交流討論。有學生說:“這一問題需要利用我們課上所學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識內容。”還有學生說:“A、B兩家旅行社到底選哪一家,與我們班的人數有關。”學生們就這樣互相交流討論,無形中對本節知識有了很好的認識和體驗。
案例中,教師巧妙地利用“學習圈”,引導學生互相交流討論,很好地活躍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可以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并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它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從中體驗到合作學習的重大價值。在今后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開展“學習圈”這一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合作學習,積累基本的活動經驗,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拓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構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
[1]吳霞.培養綜合能力,滿足教學需求——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A2).
[2]張小青.初中數學班級內分層教學的實踐探析[J].教育學術月刊,2011(08).
[3]劉永.對當前初中生數學合作學習現狀的研究和思考[J].數理化學習,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