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產出導向法”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理論,強調學習中心、學用一體及全人教育,既強調產出結果,也重視產出過程。同時,數據化、信息化手段為外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實現途徑。本文以日語寫作為研究對象,基于“產出導向法”,并依托數字化環境進行教學改革的設計與實施。
關鍵詞:產出導向法;日語寫作教學;數字化環境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信息化教育時代悄然來臨,給外語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在數字化背景下,如何利用豐富的資源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是廣大外語教學工作者亟待思考的問題。眾多一線教師們圍繞外語教學模式的轉變、數字資源的利用和建設、以及課程評價方式的改革創新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日語寫作”作為日語技能中的一項輸出技能,是培養及檢驗日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方式,日語寫作課程作為培養該項技能的載體,在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傳統日語寫作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制約了課程教學效果的提高。
產出導向法,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學理論,以說、寫、譯為產出形式,主張以“輸出”為目標和驅動,通過提供恰當的“輸入”促成“輸出”的產生。該理論雖然是產生于英語教學,但對于日語等其他外語教學同樣具有借鑒作用。本文以“日語寫作課程”為研究對象,基于“產出導向法”,借助數字化教學平臺,探索新技術背景下的日語寫作課程設計與實施。
一、數字化環境下外語教學研究現狀
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應用的推動下,外語教學已步入了數字化、信息化時代。數字化背景下的教學內容變得直觀、生動,個性化、小組合作學習成為可能,教學資源豐富、貼近生活。微課、慕課、社交軟件、APP的廣泛應用,擺脫了傳統教學方式受時間空間限制的束縛,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加靈活和有效的學習方式。也更加有利于培養和形成學生個性化學習策略和方法,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探究性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外語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外語交際能力等。
數字化背景下,梳理教學模式與評價體系改革過程中的問題,探討如何將教學的關注點從“教”轉變到“學”,尋找有利于反思并管理學習過程的方法成為教學評價研究的新課題。借助網絡教學平臺,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課內外學習、網絡自主學習和期末的測試等進行全程性的評價,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基于“互聯網+混合式”教學模式理論,實施基于數字化語言實訓室的混合式學習策略,搭建智能化英語學習平臺,并形成對應的混合式考核評價機制,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其語言運用綜合能力等,各種圍繞數字化環境下的教學評價研究層出不窮。
二、產出導向法研究綜述
“產出導向教學法”是由我國英語教育家文秋芳教授帶領團隊經過十幾年的研究提出的。該方法汲取了二語習得理論的研究成果,提倡“學用一體”的教學理念,立足于解決我國外語教學中“重學輕用”或“重用輕學”的不良傾向。
基于該理論與方法,常小玲(2017)[1]對“產出導向法”指導下的英語教材編寫過程進行分析,提出“教學理論-行動研究雙輪驅動”教材編寫模式,指出該模式對促進教材的持續更新與理論的不斷完善具有積極作用;張伶俐(2017)[2]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實驗,發現實驗組學生的聽力與寫作水平有顯著提升,但翻譯水平有明顯下降,從而證明“產出導向法”的整體有效性;邱琳(2017)[3]通過語言促成教學實踐指出,在語言促成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的理論原則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同時,循序漸進的語言促成設計對學生產生積極的促學效果。
綜上所述,“產出導向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已經得到了較為廣泛的研究與驗證,這對日語教學同樣具有啟發與借鑒作用。
三、基于“產出導向法”的日語寫作教學設計與實施
本文以日語寫作課程為研究對象,依托數字環境及網絡平臺,基于“產出導向法”,以“有效的學習”為中心,探索數字化環境下的日語寫作教學模式,從理論及實踐兩方面為日語寫作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1)明確課程教學目標
綜合考慮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企業需求、日語寫作教與學的規律等要素,明確課程教學目標。
(2)細化教學產出成果
結合教學目標,層層分解教學產出成果,需注重產出成果之間的邏輯關系,即課程整體產出成果是由各單元產出成果組成,各單元產出成果是由單元內課程產出成果構成,正向、逆向邏輯關系均可成立。
(3)選定課程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能夠滿足企業用人需求,解決學生求職、升學面臨的實際寫作問題,同時遵循外語教與學的規律。綜合上述因素,并結合課程教學目標,選定課程教學內容。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增加內容的生動性、時效性。
(4)選擇教學方法
以“產出導向法”為基礎,并綜合運用項目教學法、合作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提高教學效果。
(5)實施教學評價
課程開始前,由師生協商制定每一項產出評價的標準、實施細則,保證評價過程的可操作性、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同時,依托本校的教學網絡平臺,及時收集學生提交的成果物,并實施教學評價,將評價資料生成電子版檔案保存。
(6)反饋評價結果
依托數字化環境及網絡平臺及時反饋教學評價結果,提高學生對評價的認可度及關注度,從而促進學習者有效學習策略及能力的形成。
結語
在寫作教學中導入“產出導向法”,仍主要集中于英語教學實踐中,但在日語寫作,乃至于日語教學中導入該理論,尚處于研究及實踐嘗試初期,一定會面臨各種困難與挑戰,需要結合日語教學特點,選擇性借鑒,以為日語教學改革開辟新的方向與路徑。
參考文獻:
[1]常小玲.“產出導向法”的教材編寫研究[J].現代外語,2017(3)
[2]張伶俐.“產出導向法”的教學有效性研究[J].現代外語,2017(3)
[3]邱琳.“產出導向法”語言促成環節過程化設計研究[J].外語教學,2017(3)
基金項目:本文為第九批中國外語教育基金項目“數字化環境下日語寫作教學評價模式研究”(課題批準號ZGWYJYJJ2018B6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佟玲(1979–)女,遼寧葫蘆島人,大連東軟信息學院日語系教師,職稱:副教授。主要從事日語語言學及日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