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凱
摘要:縱觀國內外教師培訓與成長的有關研究,教師隊伍建設不再是高理論的講習所而是更加強調實踐的實效性,即教師培訓工作對教師專業化發展與學生身心發展所帶來的現實促進與實質性影響[1]。本文透過宜川中學青春黨建與教師培養的實踐與探索,立足青春黨建在青年教師自我成長中引領作用的發揮,探索中學黨建與教師培養有機結合的新措施。
關鍵詞:青春黨建;教師培養;實踐策略
一、背景
宜川中學始終將教師培訓作為推進自主課堂教學改革的動力引擎,始終堅持“教師成長與學科探究相結合”的原則,以全面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為目標,為教師的專業成長與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穩步推進自主課堂教學改革。
宜川中學黨總支,堅持黨的十九大精神,唱響青春黨建之歌,不忘初心,始終依據學校內涵發展的需要,頂層設計,活動促進,注重引領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差異性、整體性,立足校本,聚焦課堂,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益,全面提升教師的師德水平和專業素質。
為何要將學校的黨建工作定義為青春黨建?黨總支這樣說:“青春是什么?青春是激情與活力,青春是力量與挑戰,青春是夢想與超越,青春是陜西省宜川中學黨建工作的目標、追求和信仰。”[2]
近年來,學校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師隊伍年輕化成為主流。黨總支以“青春黨建”為目標正是基于此背景下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問題。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工作,引領青年教師自我成長,符合學校實際需要,符合自主教育改革教師之所需,符合黨的教育發展理論學說。
二、實踐
以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為重點,以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為根本目的,通過校本培訓,打造一支師德好、業務精、結構合理、隊伍穩定,能勝任本職工作,適應課堂改革發展的新型師資隊伍。突出青年骨干教師,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促使其在政治思想、職業道德、專業知識,以及教科研能力等方面有明顯提高,發揮他們在實施課改工作中的帶頭作用,使他們成為教育教學的核心力量。優先抓好黨員教師,通過培訓,使其教育教學理論和教學研究水平得到提高,引領其他教師在活動中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2.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領青年教師立德樹人,鑄造“青春師魂”。
每年暑期開學前半個月時間,學校對即將走上教師崗位的新聘優秀大學畢業生進行崗前培訓。通過選拔優秀中青年師德標兵、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優秀學科主任、備課組長,特別是各類稱號的黨員教師充當“導師”,拜師結對,引領開啟青年教師自我成長第一課《筑師魂》。先后開展《讓教育成為一種信仰》《信仰的力量》《作有靈魂的教師》等專題報告交流活動,通過學習《中學教師行為規范條例》《教師法》以及宜川中學有關規章制度,通過開展系列師德師風演講活動等方式使青年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每年開學進行師德師風承諾書簽字活動,明確承諾書內容,做育人標兵;學期中,學校利用《用自主鑄造師魂》《致青春》《與青春同行》等國旗下演講或朗誦,各年級利用其它時間開展師德師風專項培訓活動;學期末,每個黨員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都要撰寫師德師風自查自糾報告。通過師德師風建設,通過黨員教師的引領帶動,青年教師鑄德立人,行為世范,逐步形成公心求是的師道觀。
2.2開展自主教育改革,引領青年教師專業提升,實現“宜中方案”。
外在的動力和內在的努力是青年教師走向成功的不竭之源[3]。學校每年都搭建教師成長的各類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培訓活動,推進以自主課堂教學改革和自主管理德育改革為核心的自主教育新改革。“師徒結對”自主“傳、幫、帶”,“備課互研”自主“學、磨、研”,例會交流“解問題”,技能大賽“芳華展”,公開課堂顯英才,教材整合求深化,思維導學提效率,高考研究重質量!在課改活動中,青春黨建與學校自主教育改革相結合,青春黨建與青年教師培養相融合。黨支部書記身先士卒,帶領黨員,深入一線,示范引領,深化改革,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加快了青年教師成長步伐,促進了學校自主教育改革現階段基本矛盾:自主教育高階提升與教師年輕化亟待培養問題的有效解決,實現了“宜川中學自主教育改革三年行動目標”(“宜中方案”)。
2.3落實校本項目研修,引領青年教師反思成長,成就“名師骨干”。
青春黨建引領青年教師自我成長緊緊圍繞校本項目研修活動開展。堅持黨小組(備課組)為單位,黨支部(年級組)為區塊,學科建設一鏈式專業素養提升模式,外出培訓傳經送寶,專家來校把脈課改。堅持圍繞課堂,探究學情分析,探究問題;針對問題,交流分析;學段突破,六年一體探索,高考研究;常規月反思習慣培養,教師假期延伸活動;校園文化建設設計,課題戰略引領方向等活動,本土開發,校本培訓。所有這些,無不體現出學校校本研修、教師培養活動蓬勃發展之態勢。青春與激情,汗水與努力,在青春黨建的引領下,宜川中學成就了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師:教學新秀、教學能手、教改先鋒、學科帶頭人、學科名師、高考功勛!宜川中學被市內外教育界譽為對外輸送優秀教師和校長的搖籃與基地。
三、結論
青春黨建引領教師自我成長,促使學校自主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因為自主,學生從無休止的嘮叨和說教中解放出來,真正成為學習和生活的主人;因為自主,教師從繁重瑣碎的日常事務中解放出來,真正成為腦力勞動者;因為自主,學校從被動檢查和考核中解放出來,擁有了自己的辦學理念和特色。同時,學校培養和打造了一批具有堅定改革理念、較強專業素養與技能和勇于實踐創新的骨干教師隊伍。特別是近年來,宜川中學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自強不息、追求卓越,在黨總支青春黨建的召喚下,在青春黨建助推課堂改革與教師培養活動的引領中,通過一系列教育教學培訓,青年黨員教師脫穎而出,通過他(她)們進德修業、立己達人,示范引領,加快了學校青年教師成長的步伐,促進了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當代國外中小學教師培訓理論的發展與走向》(《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龍寶新 2017-08(中國社會科學網)。
[2]《自主教育的實踐與研究》(西北大學出版社)趙永平著2017-03 P075。
[3]《領悟 教育教學探索與實踐》(中國出版集團 現代出版社)張順平著2016-02 P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