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設特色小鎮是浙江省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的成功實踐。特色小鎮建設對促進經濟轉型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啟示。這種經驗啟示可以為全國其他地區實現經濟轉型提供有益借鑒,有助于推動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關鍵詞:特色小鎮;新常態;浙江;經濟轉型;經驗啟示
為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浙江省委省政府著手建設特色小鎮,成為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浙江經濟轉型的探索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浙江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浙江省建設特色小鎮帶來的經濟轉型經驗啟示可以為其他地區提供借鑒。本文主要從特色小鎮是如何促進經濟轉型、特色小鎮的建設給經濟轉型帶來哪些經驗啟示幾個方面進行思考與分析。
一、特色小鎮建設是促進浙江經濟轉型的重要方式
特色小鎮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建制鎮,也非傳統工業園區,而是以某一特色產業或資源為基礎,以國家新興戰略產業為主導方向,通過特色小鎮這一平臺將產業以及產業所需的人才、技術等聚集,打造具有特色的產業生態鏈,以此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和轉型,是區域經濟發展創新的載體和區域經濟轉型的平臺。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民營經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并且在農村工業化的基礎上培育起了大量塊狀經濟,有效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然而,浙江過去幾十年形成的塊狀經濟,近年來卻面臨生產效率低下、生態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進程中逐漸力不從心,舊有路徑難以為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以促進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毋庸置疑,實現經濟轉型迫在眉睫。
面對浙江經濟轉型的迫切要求,浙江省委省政府選擇了“特色小鎮建設”的發展路徑。2015年1月21日,浙江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快規劃建設一批特色小鎮,在全省建設一批聚焦七大新興產業、兼顧歷史經典產業、有獨特文化內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鎮[3]。浙江省通過特色小鎮建設,促進了本省地區經濟轉型。例如,諸暨襪藝小鎮將大唐鎮制襪業這一單一的、低附加值產業成功轉型為融設計、生產、銷售、旅游等多種產業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大唐鎮通過特色小鎮平臺建設,融合產業、文化、旅游、社區四大功能,破解了大唐襪業所面臨的“貼牌襪子”環境影響嚴重、創新能力不足、無自主知名品牌、利潤低等問題,涌現出一批以創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優秀創新型企業。類似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不可否認,浙江通過創建特色小鎮在各地區發揮了促進經濟轉型的作用,是浙江省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的成功實踐。
二、特色小鎮建設對經濟轉型的經驗啟示
以“襪藝小鎮”為代表的一批特色小鎮在推動浙江經濟轉型發展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色小鎮在浙江的實踐也給我們帶來諸多經驗啟示:
(一)轉變政府觀念,加強服務型政府創建
特色小鎮建設,需要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服務型政府善于劃清政府和市場的界線,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地位,充分發揮社會資本的力量,讓市場成為資源配置的決定力量,重在為特色小鎮的建設提供強大的支持,注重提升特色小鎮建設的內在魅力、吸引力,為特色小鎮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以湖州市吳興美妝小鎮為例,小鎮創建的過程中政府提供了優質的公共服務,并且充分發揮了企業家的作用,借力國內知名化妝品珀萊雅公司董事長侯軍呈先生,全面打造“美妝小鎮”概念。侯軍呈先生長期從事化妝品行業,對化妝品行業的市場前景有著專業的見解,他帶頭發起成立了由化妝品行業專業人士專職招商的“化妝品產業湖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加速了美妝小鎮產業集聚和產業發展。浙江省特色小鎮的建設,充分顯示了市場機制在特色小鎮建設中所起到的支配地位。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這對促進經濟轉型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二)依托原有主體產業,將特色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相結合
特色小鎮是地區產業轉型的平臺,主體產業是特色小鎮建設的應有之義。浙江很多地區在申報“特色小鎮”之前,就具備了較好的產業基礎,正處于迫于外部壓力之下力求轉型的關鍵期。而特色小鎮建設的理念和政策支持與當地謀求轉型突破的需求不謀而合。在進行創建轉型創新平臺的同時,特色小鎮對原有產業基礎進行了保留與改造,在原有產業基礎上的進一步轉型。無論是湖州美妝小鎮還是大唐襪藝小鎮,都是建立在原有產業的基礎上,并非對原有產業基礎的一味拋棄,大拆大建。而依托原有產業,不大拆大建也是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對文化的傳承,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良好生態和文化環境既是特色小鎮區別以往塊狀經濟之處,又能為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因此,特色小鎮應該是綠色的,在發展特色產業的同時也要發展旅游業,將地區的特色產業文化融入小鎮的旅游業之中,借助旅游業的發展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從而激發新動能[4]。在原有產業基礎上促轉型,在轉型中改善生態環境,這對其他地區經濟轉型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三)以特色小鎮為平臺,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特色小鎮是產業轉型的空間載體,也是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特色小鎮與傳統工業園區的重要區別之一就是特色小鎮更加注重創新,而非注重大規模產業化。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產業發展迫切需要從大規模產業化的中低端轉向產業的中高端,而從低到高的這個過程就必須要一個能夠承載其過渡創新的平臺。特色小鎮在這其中發揮的作用可以說就是一個科技創新的孵化平臺。全國其他地區應想方設法搭建一個創新創業的服務平臺,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助力經濟轉型。
三、結語
實踐證明,建設特色小鎮是浙江省在新常態背景下促進經濟轉型的重要戰略舉措,浙江省的這種經驗可以為其他地區探索經濟轉型提供借鑒意義,有助于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參考文獻:
[1]本刊編輯部.新時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聚焦黨的十九大報告新看點開啟新時代新征程[J].新長征,2017,(11):40-64.
[2]翁建榮.高質量推進特色小鎮建設[J].浙江經濟,2016(08):6-10.
[3]李強.特色小鎮是浙江創新發展的戰略選擇[J].今日浙江,2015(24):16-19.
[4]吳敬璉.中國經濟新時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161-168.
作者簡介:韋羅成(1992—)男,安徽阜陽人,浙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