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麗
基層文化館是文化工作的前沿陣地,在做好基層文化服務工作,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中發揮著堡壘作用。它主要承擔了基層文化工作中的文化藝術輔導創作,組織開展各項文化活動,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基層文化人才培養等重要工作任務,是做好基層文化服務工作的一支重要生力軍。在推動基層文化惠民政策的實施、促進基層兩個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但是,縱觀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基層文化館建設情況,不容樂觀,許多地方有待加強。
一、經濟欠發達地區基層文化館的不足之處
作為基層文化工作的前沿陣地,基層文化館在積極實施一系列文化惠民政策中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基層文化館,為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基層文化館與發達地區基層文化館差距很大,存在許多客觀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服務陣地不足。經濟欠發達地區這個問題比較突出,有的地區相當嚴重,根本無法滿足開展文化服務的正常工作需要。據了解,某市有9個縣(市、區)基層文化館,1個沒有館舍,其他8個基層文化館館舍面積全部不達標,甚至有的不足2000平方米,差距很大。
(二)人員編制少。人員編制少是制約基層文化館難以開展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無法滿足正常的免費開放工作需要。據了解,某市9個縣(市、區)基層文化館人員編制不足10人的有2個館,不足15人的有5個館,沒有人員編制的有1個館。這樣的人員編制數無法滿足各館正常開放的工作需要,制約了基層文化館的發展。
(三)服務隊伍不健全,設備陳舊。據了解,經濟欠發達地區基層文化館既沒有自己的專業演出團隊,也沒有自己的樂隊,甚至有的文化館連二胡等一般的樂器都沒有,更談不上現代的高科技樂器了,服務水平達不到基層群眾的要求。
(四)專業人才奇缺。基層文化館是直接與基層群眾面對面開展文化惠民服務的。如果開展服務的質量差,群眾就不滿意。如果開展服務不切合實際,群眾就不接受。因此,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就需要有一支善于了解群眾需求,善于抓住群眾內心世界,善于編寫群眾身邊的人和事的文化作品,而進行展示演出,才能深受群眾喜愛,這就需要專業人才。但目前而言,基層文化館這方面的人才仍然奇缺,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由于引不進專業人才,留不住專業人才,導致這個問題尤為突出。
二、基層文化館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一)是解決陣地不足的問題。陣地是開展活動的基礎,活動是陣地的價值體現。而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基層文化館的陣地普遍存在著不足的問題,而且有的地方還比較突出。如果需要政府投資大搞基層文化館陣地建設,許多地方是比較困難的。經濟欠發達地區,本級政府財力是極其有限的,保工資、保運作、保常態已經是相當困難的,哪里有資金大搞文化館陣地建設,這是一個很不現實的問題。那么如何解決好基層文化館陣地不足這個矛盾?一要充分利用基層文化館現有的陣地資源,必須收回外借、出租的陣地空間,條件允許的可以建筑一些簡易的功能室,滿足正常開放的需要。二要主動與城區街道或鄉鎮的文化站共建,充分利用城區街道文化站的功能室,開設各種培訓,開展各項文體活動。這樣既可以解決基層文化館陣地不足的約束,也達到把活動下沉到街道,下沉到鄉鎮,下沉到一線群眾中去。同時,也能提高街道、鄉鎮文化站服務形象,達到兩全其美的作用。三要充分利用好本館的人才資源,開展流動文化服務,從而解決好本館陣地不足的問題。要組織本館業務骨干到鄉鎮文化站、農村,借助站、村文化陣地,組織開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動,不斷活躍最基層的群眾文化生活,這也適合我們堅持“走出去”的辦館工作原則。
(二)解決好健全隊伍、完善設施的問題。由于歷史的原因,基層文化館設施相比較為陳舊,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基層文化館這方面尤為突出。據了解,某市有9個縣(市區)基層文化館都沒有自己的樂隊,也沒有自己的演出隊,甚至連一套組合音響都沒有。但是,條件不能決定一切,我們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的設施,把眼光向外看遠一點,利用好社會資源,積極地開展文化服務活動。我們可以借助社會力量,組織一些有文藝特長的退休人員及社會閑散人員,自帶樂器,自帶節目組成演出隊伍,集中到鄉鎮、到農村開展文藝演出等各種文化活動。這樣既可以解決我們設施陳舊服務質量差,又可以整合社會文化資源,凝聚社會文藝力量。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滿意文化服務工作要求。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強文藝隊伍建設,造就一大批德藝雙馨的名家大師,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的創作人才。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文化工作是人民工作,文藝是人民文藝。我們作為基層文化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提供優質高尚的文化藝術服務的使命。雖然我們基層文化館的人才隊伍受編制所限,人才隊伍中存在人少、老化、專業不精等現實問題。但我們不能以此為借口,以此為工作瓶頸。我們要在現有的條件下,闖出一條人少干多事的工作路子出來:一要充分調動本館人員的力量,發揮其各顯其才,各盡所能的優勢,量體裁衣地安排好各個崗位,避免人浮于事,耽誤我們的工作。二要瞄準社會力量,大膽探索借雞下蛋的工作方法,廣納社會文化藝術骨干,大力發展文化志愿者隊伍。現在許多社會上的文藝骨干很想有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很想有一個“家”。如退休教師、退休干部職工,包括年輕的大學生。他們當中許多有文藝特長,很想表現出來,可就是難找一個很好的展示平臺。我們基層文化館要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好他們的文藝特長,組建我們的文化志愿者隊伍,解決好社會上文藝骨干施展才華的平臺,讓我們基層文化館真正成為他們的“家”。這樣,既可緩解基層文化館人才缺乏的問題,又可解決社會文藝骨干閑散在社會上無“家”可歸的問題,起到一箭雙雕的效果。三是抓好人才隊伍的培訓。一方面是抓好本館人員的業務培訓。俗話說:打鐵先要自身硬。要做好基層文化服務工作,首先我們本館人員必須有一身過硬的工作本領,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加強學習:一要抓好內部的組織學習,二要抓好外派學習。通過不斷強化學習培訓,才能更好地打牢本館人員的業務基礎。另一方面就是文化志愿者隊伍的培訓。文化志愿者來自于社會各界,各方面條件參差不齊,抓好業務培訓學習,對于更好地做好文化志愿服務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結語
作為基層文化工作前沿陣地的基層文化館所肩負的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它不僅直接為基層群眾提供面對面的服務,而且業務范圍大,工作半徑大,這給基層文化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基層文化館,所面臨的困難多、壓力大,群眾對文化需求迫切,這就給我們欠發達地區基層文化館工作提出了嚴峻的考驗。我們一定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動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迎難而上,扎扎實實地做好基層文化服務工作,舉全館之力樹立好基層文化館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