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陳尚文 本報記者 趙覺珵

隨著12月1日韓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同步在韓國部分地區推出5G服務,韓國創下了5G業界的多個世界第一:首個由政府主導,統一國內運營商商用化時間的國家;首個將中頻段及超高頻段同時分配的國家;首個進行5G商用化服務的國家。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第一批應用5G服務的地區為首爾、首都圈和韓國六大廣域市的市中心,以后將陸續擴大范圍。
三大運營商聯手爭第一
《中央日報》稱,5G可以比以往的移動通信服務傳輸更大容量的數據,其傳送數據的速度比4G快20倍,延時則縮短至原來的1%。
在5G時代的競爭中,韓國一直步伐很快。今年2月平昌冬奧會上,KT公司與愛立信、思科、三星和英特爾等公司聯手,開始提供5G應用服務。今年4月,在韓國政府的協調下,三大電信運營商達成了關于5G共建共享的協議。兩個月后韓國完成5G頻譜拍賣,成為全球首個同時完成3.5GHz、28GHz頻譜拍賣的國家,韓國三大運營商則在此次拍賣中以33億美元拍下了上述頻段。今年10月赴韓國采訪期間,《環球時報》記者曾在位于水原市的三星電子總部園區內,看到“5G試驗區”的標志,而三星電子正是三大電信運營商的5G設備主要供應商之一。
不斷在5G商用服務領域加緊步伐令韓國成為全球首個進行5G商用化服務的國家。此前,美國電信運營商威瑞森公司今年10月在美國部分城市推出5G商業化服務。
初期以企業用戶為主
根據韓國三大運營商此前公布的信息,5G服務將首先被提供給企業使用,須配備相應的移動路由器。韓國KT融合技術院基建研究所5G負責人兼首席研究員鄭在民近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介紹稱,按照計劃,韓國智能手機用戶明年3月份左右可以使用5G服務,預計2020年下半年可以實現5G全覆蓋。據《中央日報》報道,韓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明華工業公司是SK 工業用5G服務的第一家用戶。明華工業將從12月1日開始將“5G-人工智能機器視角” 用于產品質檢,利用設在工廠里的攝像頭從各個角度拍攝產品生產過程,然后通過5G移動路由器將拍攝的超高清圖片傳送到搭載人工智能技術的云服務器,人工智能可以在瞬間對照片內容作出判斷,確認產品是否存在缺陷。
另一家運營商LG U+也宣布,其第一個5G客戶是從事工業機械和先進零件制造的LS Mtron公司,他們共同開發了“5G遙控拖拉機”。此外,LG U+還將提供包括影像識別和遠程控制功能在內的工業用5G服務,具體服務包括重型機械與農業機械的遠程控制、智能無人機、智能監控器、自動駕駛地圖、智能工廠、智能城市、云虛擬現實等領域。
據韓國KT經濟經營研究所的預測,若5G能夠在韓國成功運行,截至2030年將為韓國創造47.8萬億韓元(約合3千億元人民幣) 的經濟效果,并大大推進韓國在第四次產業革命中的發展速度。
5G手機尚未問世
“雖然韓國成為5G時代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但在早期階段5G可能看上去與現在、與其他國家沒什么太大不同”,一位熟悉韓國電信行業的分析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基礎設施的不完備、支持5G的產品和內容的不足導致明年第一批5G手機用戶可能感覺到現在的5G還僅僅是4G的延伸。”
韓國《亞細亞經濟》報道稱,韓國運營商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增強韓國民眾對5G的認知。今年7月韓國一市場調查機構對3690名手機使用者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每10名受訪者中有8人以上表示“并不了解或第一次聽說5G”。有分析稱,市場上很少有產品能真正體現出5G超高速、超低時延、超連接的特點。
韓國NocutNews報道指出,老百姓可以使用的5G手機何時問世也備受關心。雖有預測認為,三星電子將最早在韓國國內推出5G手機,然而三星至今并未披露任何相關內容。
韓國媒體認為,5G服務資費標準設定也要謹慎。韓國業界普遍認為5G的收費標準將高于4G,數據流量消費量也將大幅增加。愛立信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4年全世界40%人口將使用5G,他們的月均流量使用量將達到20GB。以今年9月統計為準,韓國使用無限量流量套餐的用戶流量使用額度為20.7GB,而使用一般資費套餐的用戶月均流量使用額為1.84GB。▲
環球時報2018-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