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國
(廈門山都生態環境建設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26)
面對地球環境和生態破壞日益嚴重的局面,保護環境和維護生態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目標,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誕生能很好的解決了自然與社會之間存在的矛盾問題,使社會發展和生態平衡得到共贏。為了和諧的景觀行業市場,正確保護好地球環境,提高景觀設計師的設計水平就尤為迫切。
在景觀設計當中,一般分為軟景和硬景兩部分。
軟景指的是比較容易調整的景觀元素,如花、草、樹木等植物。它們的可變因素大、移動性強,栽樹其實相當于軟景的“塑造”。
硬景指的是雕塑小品和場地功能塑造等。一般情況下是可觀賞、可觸摸、可運用、可再生的可見物件,比如地面鋪裝、水池花壇、亭子建筑、雕塑小品、燈具管線、便民設施等。
在景觀設計當中,“樹”作為軟景的一部分,它的可變數比較大,可以根據現場或者場景的需要做出調整,例如:喬木灌木的調整,開花或者色葉調整,也可以是形狀和數量上的調整等等。它沒有特定的調整規律,主要還是以設計師的設計意念為主導,從而表達出設計師對環境營造的主題構思。
硬景作為景觀設計的主導內容,它的可變內容較小,但硬景空間的塑造,離不開軟景的配合。軟景的氛圍營造,離不開硬景的引導。它們只有相互的搭配和相互的引導,才能根據設計師的創意引導下創造不同的環境,給人們營造不同的空間氛圍。
景觀設計的核心是根據地塊定位的要求設計與其相匹配的景觀。在總體氛圍營造的過程中,樹的種植尤為重要。首先,它必須適合當地的氣候、溫度及土壤;其次,它必須能展現地塊景觀氛圍的需求;再次,可根據它在不同季節下所呈現不同的觀賞效果進行選擇。
特定環境,就是以地塊的規劃定位來決定設計氛圍的區域。如:地塊定位為商業步行,就按商業步行的特點設計植物的品種,一般以高大通透性的樹為主導,保證商業消防及人流的通透功能,可選用大王椰子、小葉欖仁、盆架子等;地塊的定位為公園休閑的,就以公園休閑的特點種植樹的品種。一般選用樹冠比較大、遮陽效果比較好的喬木,如選用大葉榕、重陽木、香樟等植物;地塊的定位為紀念性主題廣場的,就按紀念仰慕的心里去設計植物的;如選用柏樹、南洋杉、垂葉榕等等。特定環境也是“以人為本”的理念去選擇“樹”的設計,通過人的心理體驗和感受來塑造環境空間的。
下面取一個案例來闡述,2014年10月以筆者主持及主創設計的項目《廈門翔安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范區規劃展示報建中心》的景觀設計。該項目位于翔安新填海的大嶝橋頭區域,其中建筑主體規劃定位為服務于兩岸經貿、政治合作,以服務兩岸經貿關系、規劃發展大嶝島新型城市為長遠目標,實現以點帶動面的發展。通過對項目地塊研究,發現地塊是填海造地而來,土質屬鹽堿地,所以需要的植物須以耐鹽堿和抗風的為主。景觀上整個設計按功能分區分為三期三大片區:一期展示活動中心區,二期配套休閑區,三期后期儲備用地區。因此在進行景觀設計時,就應根據不同地塊的功能定位進行設計。

圖1 2014年10月(作者提供)
一期展示活動區,在環境空間上,景觀空間在原則上遵循建筑功能的進行布局,融合到建筑主體的造型中,特別針對樹種上的選擇,既要滿足地塊土壤(鹽堿地)的植物生長和抗風能力,又要考慮不遮擋建筑保證通透光線及景觀觀賞效果??傮w形成層次錯落的組景,同時適當增加了微地形的高低變化,與二期的景觀塑造相協調,主要還是塑造輕松愉快的工作氛圍和洽談空間。

圖2 2014年10月(作者提供)
二期配套休閑區,主要功能是提供展示中心里面工作人員及賓客的休閑活動空間,無建筑物。在設計方案上從空間的需求出發,不過多的塑造硬景,而是以地形起伏為出發點,營造森林公園及寬闊草坪等為主要的休憩空間,結合游憩的園路交通,形成連貫和通暢的路徑結構,保證人員的進出便利,又有舒適的休閑空間。給人一種自然的清新氣息,讓人在工作之余能夠領略這種充滿生機的休憩空間。
三期后期儲備用地,用于未來待開發的新項目儲備用地,目前暫未定性定位,也沒有固定的時間開發,故在其景觀處理上,只采用臨時的綠化圍擋措施。所以,三期的樹種植上,并不側重于人的感官效果,更多的是考慮再生資源的利用,便于后期的管理及未來的再利用。
樹作為環境中軟景塑造的主體,想要達到設計的最佳效果,不但要理清項目的功能定性進行配植選擇,還要靠設計師的豐富經驗及運用的技巧在項目設計空間上的和諧搭配,現從以下兩方面來闡述。
市政公共廣場的景觀,選擇的樹一般是以相對粗放型的植物為主,塑造出大氣簡潔的公共體驗空間,同時便于未來的管養及修剪,樹主要以常綠及其耐移植喬灌木為主。
以筆者主持設計的項目《廈門五緣灣環彎路文化公園》為例,設計主題構思為“鷺島五緣.五彩五源”,設計根據功能需要分為五個片區,有“藍源、綠源、紅源、墨源、金源”區域。其中“藍源”設計的主打樹為藍花楹(開藍色花),把這個片區定位為海洋文化區;“綠源”設計的主導樹為香樟(常綠喬木),片區定位為生態文化區;“紅源”設計的主要樹種為鳳凰木(開紅色花),片區定位為優活文化區,體現廈門文化為主的;“墨源”設計的引導樹種為重陽木(落葉喬木),片區定位為閩臺文化區,體現閩臺文化傳承、血脈相連的關系;“金源”設計的主調樹臘腸樹(開花金黃色),片區定位為海商文化區,突顯航海貿易的文化氛圍。
居住區的景觀在植物樹上的選擇更為精致,主要在于營造舒適、安全、雅致的居住生活空間。一般選用樹冠較為整潔完整、造型優美的樹種,其樹葉色彩較為鮮艷或者花期較長,并且不帶刺、不帶毒或者有利于健康的香化植物品種。
以筆者主持設計的項目《廈門翔安海晟2014XP04地塊景觀》為例,設計目標為家庭居住空間的營造。建筑主體是新中式風格,其景觀設計主題為“海晟?瓊湖祥景”,從功能上分成了四大片區:“禮園、順園、和園、樂園”。“樹”的選擇,在“禮園”區域,定位為銷售展示區,選用了主景樹紫竹和雞蛋花,體現雅致清爽、小橋流水的江南風格;在“順園”區域,定位為中庭景觀區,主景樹選擇柳樹和杜英,與亭子和跌水結合,形成水中倒影和天空云彩相應成趣,體現鄰里和順快樂的場景。在“和園”區域,定位為洋房居家區,主景樹選擇美麗異木棉和紅楓,在配置一些碧桃和桂花等。
“樹”的運用技巧,根據以上的案例總結,我覺得應根據項目的功能定性進行配植選擇。簡單歸納幾大類景觀項目來進行分析:第一,項目功能定位為市政公共廣場及道路景觀的,所選擇的植物應以便于后期管養、粗放型植物為主,比如大葉榕、黃花槐、非洲茉莉等;第二,項目功能定位為居住型住宅空間的景觀,選擇植物應以體型飽滿[1]、造型優美曲折、層次感明顯、裝飾性強的植物為主,如香樟、竹子、雞蛋花等;第三,項目功能定位為市政公園的景觀,應根據公園的分區需要做出植物的選擇,可以是粗放型和細膩型相結合,也可以是單一粗放型或者細膩型為主的植物,或者是綜合兩者造型的植物,比如菩提樹、碧桃、山杜鵑等;第四,項目定位為醫療保健類的景觀,應選擇利于康復健康、觀賞性強、體型矯健的植物,比如盆架子、福木、曼陀羅等;第五,項目功能定型為工廠及生產廠房類的景觀,應盡量選擇抗污染、吸灰塵、造型簡約、便于管理的植物,比如廣玉蘭、枇杷樹、夾竹桃等;第六,項目功能定性為商業休閑類的景觀,應選擇的植物通透性好、體型挺拔、富有活力、色彩艷麗的植物為主,比如大王椰子、銀杏、紅花繼木等;第七,項目功能定位為科研文創類的景觀,應選擇的植物造型奇特、層次感強、色彩豐富、或者有防輻射的植物為主,如鳳凰木、仙人掌、景天等;第八,項目功能定位為寺廟及教會教堂的景觀,應選擇的植物造型曲折,富有滄桑感,節奏感強、容易修剪的針葉植物為主,如印度塔樹、羅漢松、南洋杉等等。還有一些特殊類型的景觀,比如校園類型的景觀,有大學、中學、和小學、幼教之分,應根據其不同的功能定位進行植物上的選擇和營造。
設計“樹”講究的是因地制宜、應景栽植。所以,設計師對景觀中“樹”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要想選好自己的“樹”,的確是一門深厚的技術文學,需要設計師不斷的探索實驗、經驗積累、提高審美能力及其綜合水平,才能挑選出好的樹種,塑造不同的景觀空間。
“樹”在景觀設計中的作用,常被景觀設計師所忽略。
第一:沒有對植物選擇進行細致的研究配植;第二:設計師對景觀的理解不足,不懂得運用植物進行環境氛圍的營造,使人工與自然不能夠達到和諧統一;第三:設計師沒有經過現場細致的實地考察,只是在制作效果圖或者環境模擬中進行設計,讓思維與現實產生偏差,使“樹”營造的實際效果差之千里;第四:非專業人士的參入和干涉等導致景觀市場惡劣的競爭,讓“樹”的營造只是簡單粗暴的展現。所以為了今后社會和自然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務必進一步提高設計師們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