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寧寧
摘 要: 本文基于對 “一帶一路”背景下天津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現狀的分析,分類匯總天津職業教育在專業國際化、來華留學生及國際交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構建“一帶一路”背景下天津職業教育國際化三大有效路徑,以推動天津職業教育國際化的品牌化、品質化發展。
關鍵詞: “一帶一路” 天津職業教育 國際化
“一帶一路”是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受到世界各國普遍認同和支持的重要政治和經濟概念,隨著沿線國家的教育文化合作交流,我國職業教育順應時代發展,國際化特點日益突出。職業教育的國際化指的是吸收發達國家成功的職業教育模式和理念,以及向發展中國家輸出中國特色職業教育模式下,進行國際化人才培養,展開國際交流與合作。職業教育國際化是我國職業教育由規?;瘮U張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然選擇。天津職業院校在職業教育國際化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找到天津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有效路徑。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天津職業教育國際化的發展現狀
(一)天津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機遇
自“一帶一路”提出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推動職業教育改革開放的重要文件,重視程度前所未有,職業教育國際化在國家層面上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針對地區經濟發展和教育國際化的需要,天津頒布了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國際化工作的地方性政策法規和實施意見,為推動京津冀現代職業教育協同發展、“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擴大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項目、提升職業教育國際化水平等工作作出具體部署。作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天津職業教育緊抓“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機遇,致力建設國際化專業標準,嘗試建立國際化培養模式,努力培養具有國際意識和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一帶一路”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二)天津職業教育國際化現狀
天津職業教育國際化的主要途徑以人才培養和國際交流項目為主,人才培養由中外合作辦學和來華留學生教育組成,國際交流項目分為政府層面的交流合作和各學院拓展的國際交流項目。
天津職業院校中有多所學校設置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招生規模不大;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但是仍以短期項目為主;各高職院校的海外項目拓展模式趨于成熟,高端國際交流會議召開頻繁。如: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在泰國大城府大城學院建立“魯班工坊”,是我國在海外設立的首個職業教育領域的“孔子學院”。預計到2020年,天津將在境外建設10個“魯班工坊”。2017年11月,2017中英職業教育高峰論壇在天津舉辦,成立由政、行、企、校、研五方人員組成的中英餐飲職業教育聯盟。2018年7月,中蒙職業教育研討會召開,是天津職業教育“一帶一路”合作的延伸與拓展。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天津職業教育國際化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國際化問題
1.生源國際化語言能力
專業國際化在職業院校中以中外合作辦學的形式為主,中外合作辦學是以本國學生為主體,主要采取“3+X”的學年合作形式,即學生在國內院校三年學習結束后,到國外學習“X”年,獲得一個學校或包括海外院校在內的畢業證或學位。中外合作辦學在高校教育國際化中發展比較成熟,一般來講,學生進入海外學校學習的語言要求大部分以托福或雅思成績為考量,學生外語掌握程度決定了海外留學的語言通過率,高校學生的語言能力總體優于職業院校學生,通過語言關難度不大。
然而,職業教育生源選拔機制決定了學生的外語(語言)基礎較差,根據語言學習規律,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提升語言的相關課程實施難度大,學生的學習效果難以達到專業學習國外接續或“3+X”的“X”部分的語言要求,多數學生后續出國問題基本集中在語言關上。
2.師資隊伍的國際化能力
師資是專業國際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天津市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建設不能滿足專業國際化的要求。在專業國際化與國外院校的合作中,對于職業院校師資的要求是具備較強的語言能力和高超的技術技能。根據調研結果看,天津市職業院校的師資來源一般為:高等院校學生畢業進入職業院校的教師;具備多年企業工作經驗以“雙師型”身份引進的教師;高職院校學生留校成為職業院校的教師。天津市職業院校的師資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科研能力及技術技能的專利水平上亟待提高。因此,師資來源、師資科研水平和專業能力影響專業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而且決定了與國外院校專業對接進行人才培養的教師的能力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
3.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問題
職業院校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對接的國外院校均以本科院校為主,國外本科院校與國內職業院校的接續在人才培養階段的課程標準、教學標準、學分互認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1)國外課程標準、教學標準以本科體系為準,在前三年的國內實施中出于雙方的溝通機制、學生的基本水平及師資的掌握水平等因素,課程標準、教學標準落地難或者實施難。
(2)學分互認是職業院校與國外大學的合作中的關鍵問題,根據中國課程標準和教學標準的要求培養學生,較符合學生的基礎能力和水平,但不容易被海外合作大學認可;但根據國外大學的課程標準和教學標準進行培養確實存在“水土不服”的情況,因此,學分互認成為國際化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一個突出問題。
4.招生就業環節問題
(1)招生環節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在招生環節存在招生難或招生人數少的問題。國內高職學生家長對于國際化的認知為出國留學,留學的高昂費用和專業較高的學費成為影響學生選擇國際化專業重要的經濟因素。另外,職業院校國際化專業與合作院校的合作處于探索階段,信息不公開、信息不對稱是招生環節面臨的重要問題。
(2)就業環節
近年來,國內企業對于海歸留學生的聘用越來越以實際的語言能力和技術技能為主要依據和標準,沒有獲取專業和技術優勢的海外留學經歷在就業中產生的影響和優勢作用越來越小。
在企業對于海外學歷認可度方面,以國外院校的知名度和專業的國際影響力為主要參考。中外合作項目的海外院校的專業實力決定了學生就業的競爭力,是未來職業教育專業國際化學生就業的重要保障,合作院校的層次和合作專業業內知名度成為中外合作專業學生職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但高知名度的院校在招生環節的高標準與中國職業院校生源的入口形成一定的反差,目前職業院校合作的海外院校以二流或海外社區大學為主。因此,職業院校國際化專業學生就業及職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日益突出。
(二)來華留學生培養的問題
1.語言問題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溝通語言多樣,我國長期以來普及的外語科目是英語,因此,語言作為溝通交流的載體,對我國職業教育在“一帶一路”沿線推進國際化形成了語言壁壘,具體表現在來華留學生的招生宣傳、學習過程等方面。
從對天津市職業院校官方網站的調研看,使用外語進行專業宣傳的都是英語;從天津各職業院校的國際交流處的人員組成看,工作人員基本都是以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語言;從來華留學生的語言掌握看,學生英語溝通交流能力較弱,學生之間仍以本土語言交流為主;從師資的語言表達能力看,教師的語言能力與留學生教育的預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語言問題成為來華留學生“請進來”的限制、“學得好”的障礙。
2.專業問題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生產需求、人口整體素質決定了我國職業教育國際化的實施策略和專業方向。目前天津職業院校中開展的來華留學生培訓以泰國為主,主要是以文科管理專業的學習為主,未形成留學生專業教育優勢。職業院校對于來華留學生培訓與高校的留學生教育同質化嚴重,但職業院校的學歷與高校學歷的不可比擬性,使得職業院校的來華留學生教育吸引力不強。從國家近幾年發布的數據看,來華留學生進入職業院校接受教育的比例僅占所有來華留學生的一小部分。
天津職業教育來華留學生的數量每年呈上升趨勢,但是還未形成優勢明星專業吸引更多的留學生。因此,天津職業教育應在科學分析沿線國家經濟生產需求的前提下,結合天津職業教育的優勢專業,開展靶向性來華留學生的專業建設,使留學生在專業上獲取技術技能優勢。
(三)國際交流與合作問題
第一,國際交流較廣,但深度不夠。國際交流以蜻蜓點水的走訪式較多,學訪或者其他深層次交流在高職院校普遍較少。第二,國際交流與專業國際化交叉,責權不清晰。國際交流在專業國際化的過程中,國際化人才培養進程中有很多交叉,在交叉中國際交流與專業的責權不明晰,經常產生真空地帶,許多問題停滯,得不到有效及時的解決。第三,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定位不清晰。國際交流與合作成為專業國際化的有益補充,國際交流與合作可以開展如帶薪實習、短期培訓和海外項目,為專業國際化提供更廣闊的國際平臺。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天津職業教育國際化的有效路徑的構建
(一)打通天津職業教育中高本應用型人才國際化通道
天津職業教育國際化路徑應首要打造立體的職業教育人才的國際化通道,增強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國際化維度因素。立體的國際化通道是指從招生、培養到出國留學的中、高、本應用型人才國際化通道。從招生看,天津應探索中考、高考招生改革,為職業教育國際化增加生源基數,提升生源水平。從培養看,職業院校應注重加大國際化校園環境,明確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優化國際化人才培養方案,提高專業國際化水平,拓展國際市場就業機會,提升職業院校學生的國際化競爭力;從實現出國留學看,主管部門應出臺相應的制度,對于專業國際化水平突出的學生實行高額獎學金,鼓勵一批學生實現出國留學,形成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的良好格局。
(二)建設天津職業教育國際交流中心
天津職業教育國際化囿于獲取資源之限,在留學生招生、國際交流的實效性等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可通過建設天津職業教育國際交流中心這一路徑實現。國際交流中心定位為天津職業教育的服務機構與宣傳機構,在世界范圍內推廣天津職業教育。國際交流中心成為天津市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的高效管理部門,集合全市的外語語言優勢,建立面向全球的天津職業教育國際化宣傳網絡平臺,強化出國留學學生和職教師資的外語語言能力,加強政府、校際各種層次的國際交流活動,承辦高水平國際會議,輸出天津職業教育資源。同時積極發揮協調作用,調研天津市各職業院校的優勢專業、天津優勢產業,主動尋找適合的國際合作項目,引進國外優秀資源,招收外國留學生,為做大做強天津職業教育提供支持。
(三)建立以傳統優勢行業為背景的職業教育國際化職業教育集團或天津國際化聯盟
在天津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集團建設的同時,建立職業教育國際化聯盟或天津國際化職業教育集團是推動天津職業教育國際化品牌效應的重要路徑。天津可以有效地利用現代職業教育集團的基礎,選擇與天津優勢產業相關、行業影響力大、校企合作緊密的職業教育集團,支持產業特色突出、國際化建設領先的職業院校與國內外著名企業有機聯系,在實習實訓上突出特色,形成職教集團品牌,培養具備國際競爭力、被世界企業要的職業教育人才。
天津職業教育國際化聯盟的構建可以參照多種路徑,從區域的角度可建立海河園區職教聯盟,簽署相關協議,完成職業教育國際化資源的共享和共創;從專業角度,可建立專業化職教聯盟,如先進技術、服務業等專業性職教聯盟,共同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聯盟的構建會使天津職業院校實現國際化合作質量和水平的整體性提高。
參考文獻:
[1]馮寶晶.“一帶一路”視角下我國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的理念與路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3):67-71.
[2]徐華,黃華.“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高職教育國際化路徑研究[J].江蘇高教,2016(04):143-145.
[3]楊劍靜,邵建東.“一流高職”戰略下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路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01):108-111.
[4]石偉平.職業教育國際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提升:戰略重點及具體方略[J].現代教育管理,2018(01):72-76.
[5]劉曉亮.地方高校教育國際化問題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5.
基金項目:本文系天津市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2017年度課題《“一帶一路”背景下天津職業教育國際化有效路徑研究》(XVII104)階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