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和建設美麗鄉村是針對國家“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生態文明建設所提出的民生工程,同時,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和建設美麗鄉村還是黨和政府響應“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手段,二者的相互促進作用必將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功提供支持。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主要著眼于人民群眾關注的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建設項目,能夠真正的從群眾的實際需要出發,積極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是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手段。此外,建設美麗鄉村正是響應了國家“五位一體”總布局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美麗鄉村的建設一方面能夠促進和諧社會的形成,另一方面也能夠更好的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現。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提出以及美麗鄉村建設的倡議,具有鮮明的時代背景和實踐背景,其中時代背景則是十八大以來國家經濟的穩定性增長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黨和政府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將生態文明建設加入總體布局,形成“五位一體”的新布局。生態文明建設的提出為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推進以及美麗鄉村的建設提供了可能和支持,而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和美麗鄉村建設也反過來作用于生態文明建設,他們之間存在著作用和反作用的關系,不僅為人民群眾提供了一個更加有效的溝通渠道,也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現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推進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和建設美麗鄉村實踐背景則在于二者之間產生的協同效應,這種協同效應不僅體現在他們之間的相互促進,更能夠體現二者的共同建設要求,即改善人民群眾的生存環境,實現和諧社會的建設,并最終實現生態文明的建設。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建設美麗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三個層面,三個層面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總體來說,深化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和建設美麗鄉村是一項惠及民生的民生工程,對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建設項目,建設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創建溝通機制等發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的據焦點在于與人民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且人民群眾真正關心的建設項目,也就是說人民群眾可以就自己關心的建設項目進行討論,并提出自己的意見,而村委會可以根據討論的結果就這一事項進行籌資籌勞。這樣的工作機制改變了以前人民群眾缺少有效渠道參與建設項目的現狀,而是可以參與到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建設項目中去,比如村內道路的建設與修繕、村內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等。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眾工作的積極性,促使人民群眾積極參與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建設項目中,能夠從根本上實現惠及民生,從人民群眾出發的工作宗旨,從而有利于美麗鄉村建設的實現。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從根本上是解決了公共財政的分配問題,在這一政策沒有落實之前,政府往往難以確定財政資金的去向,無法確定哪些建設項目才是群眾真正關心的,公共財政分配到何處才能真正實現國家惠及民生的目標?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落實和推進則有效解決了財政資金去向不明的問題,轉變了問題的傳播路徑,變從上至下為從下至上。換言之,以前政府在決定財政分配去向之前,需要進行實際情況的調研,這種調研結果往往不能反映人民群眾的真實需求,最后只會影響鄉村工作的推進。現在通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人民群眾可以將自己的建設項目需要直接上報,審核通過之后,政府就會有針對性的將財政分配到有需要的地方,這種工作方式的轉變能夠使政府真正做到惠及民生。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本身具備較強的針對性,將人民群眾真正關心的建設項目作為財政資金的分配重點,比如,村內灌溉設施是否陳舊需要更換、灌溉設施是否出現故障需要維修、灌溉設施是否出現落后需要更新,村內道路是否需要開辟、村內道路是否需要硬化、硬化應該達到什么程度、村內道路是否需要維修,村內自來水是否充足、村內自來水是否受到污染、村內自來水是否需要凈化設備,村內照明設施、監控設施、環衛設施是否健全、是否需要維修、是否需要更新、更換等。因此,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有助于村級組織能夠基于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建設和完善基礎設施,能夠幫助鄉村文明的建設,提升鄉村生活環境的質量,為人民群眾謀福利,并最終實現鄉村村貌和村容的共同改善,更快更好地完成美麗鄉村的建設工程。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實現實際上是基層民主制度的實現,因為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由村組織組織,組織一些農民群眾坐下來對某一事項進行討論,討論過程中不是之前的由村主任決定的工作模式,而是集思廣益,鼓勵參與討論的人民群眾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最終達成一個統一的決策方案,將決策方案上報審核,審核通過之后,由政府分配財政資金。這個過程就是基層民主制度的體現,不僅能夠促進群眾與政府的雙向交流,使政府能夠充分感知群眾的真實需要,還能創建有效的溝通機制和溝通渠道,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支持。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和建設美麗鄉村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由之路,對建設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和建設美麗鄉村還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步驟,是黨和國家的科學實踐,因此,如何深化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建設美麗鄉村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夠使人民群眾始終關注并參與到對自己有利的建設項目中,而人民群眾基于自身的利益也會更加負責、更加積極的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在這個過程中,美麗鄉村建設也會逐步實現。在深化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是保證政策的有效落地,這就要求每一級組織、每一位人民群眾都要真正了解政策實施的背景、意義、重要性等,只要這樣,才不會使政策束之高閣,缺乏實踐。同時,在推進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遵守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在對建設項目組織討論以及上報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公開透明,在陽光下辦公。此外,應該發揮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長效機制,做到可持續發展與完善,同時,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其自身建設項目具備多樣性的特點,這就導致不同的財政資金很容易匯集到一起,容易引發資金濫用和資金監控不到位的問題,因此,村組織還應該做好資金整合工作,防止資金濫用、資金不到位等問題的發生。
由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和美麗鄉村的建設是基于生態文明建設發展而來,最終是為了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愿景。同時推進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和建設美麗鄉村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能夠對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這就要求在推進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和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真正做到科學籌劃。比如,哪些項目更加貼近人民群眾的利益、哪些項目更加需要快速解決、哪些項目應該得到優先解決、哪些項目應該舍棄等,這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將真正惠及民生,亟待解決的建設項目放在首位。此外,與公共財政分配的項目指標進行有效結合,公共財政的分配并不具備隨意性,而是具備一定的規范性,并且擁有一套指標體系。基于這一實際情況,在推進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和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應該科學選擇公共財政支出項目。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推進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功除了需要制度的制定和有效落地之外,還需要建立和完善監管機制和問責機制。一方面,黨和政府應該就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推進建立監管機制,這主要是因為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特殊性以及人民群眾需求的多樣性。公共財政資金在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推進下向人民群眾真正感興趣的建設項目靠攏,這就容易導致財政資金出現濫用以及錯用的奉獻,因此,黨和政府應該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對資金的來源和去向進行有效的監督,要求各部門在做好自身的工作之外,能夠做到互相監管。監管范圍包括某一建設項目的決策程序、某一建設項目的申報流程、某一建設項目的審核審批、某一建設項目資金的調撥、某一建設項目資金的使用等。另一方面,黨和政府應該建立和完善問責機制,明確各級組織及個人的管理職責,建立獎懲機制,對于出現問題的組織和個人,做到有錯必懲。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和建設美麗鄉村是基層民主制度的體現,對實現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和諧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對深化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和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的背景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政策推進的意義以及措施進行闡述,旨在為之后的鄉村振興提供可行性的發展道路,共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與完善,實現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