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實質性的重大突破,無論是我國的市場還是我國的企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在過去的幾年里,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AI(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產業的出現,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形成了強大的推動力,使我國的經濟產業從資源型向技術型轉變,即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向新技術、新產業的模式轉變,新舊動能開始逐漸轉換。目前,在美中貿易戰中,美國試圖遏制我國高端制造業、新興技術產業的發展。從短期來看,對于出口美國比例較大的高端制造可和新興技術產業產生不利的影響,從長期來看,會對我國創新產生一定的推動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但是,在新舊動能轉換期產生的財政金融風險,會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處理好新舊動能轉換期的財政金融風險,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我國經濟健康平穩發展的重要舉措。
2017年,山東省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的指導思想,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經濟發展的主要線路,加快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工程,經濟社會發展形成穩中向好的態勢。從山東省的經濟總量來看,2017年經濟增速高于上年同期,但相對于江蘇省和廣東省,山東省的經濟總量遠遠低于江蘇省和廣東省。2017年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比上年增加6.9%,其中國有企業比上年增加8.5%,而其他經濟類型的企業比上年增加0.8%,可以看出山東省工業生產水平在穩步的提高。但山東省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傳統產業、中低端產業整體規模比較大,高新技術產業規模比較小,創新能力不強。
從財政資金運行的總體情況來看,山東省的財政收支結構是在不斷的優化。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高達6099億元,與上年同口徑相比,增加了6.6%。山東省上的重點信貸領域擁有很好的保障機制,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量有所增加,金融機構有力地實體經濟的發展。2017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為9101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2%;2017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為7087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6%。
從總體來看,山東省經濟發展趨勢整體穩定向好,新舊動能轉換在逐步推進,但新舊動能轉換期間存在的財政金融風險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不利的影響,因此應該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財政金融風險及其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由于新舊動能轉換的時間周期長和任務艱巨的特性,決定了政府財政增收會在一個很長的周期內出現增收困難,財政收入的增速持續走低,甚至會出現負增長的現象。企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需要時間去進行優化整合,雖然新動能、新經濟的發展趨勢正在不斷孕育和發展過程中,但從目前山東省的經濟發展來看,山東省部分地區和行業仍然很難出現實質性的突破,這些地區和行業還尚未形成很好的發展趨勢。加之新舊動能的產業轉換難度較大、企業的創新升級需要時間、企業的成本較高等問題日益凸顯,將會導致新舊動能轉換時期財政金融風險加大。
新舊動能轉換期間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與指引,然而相對于傳統行業的稅收減少的部分還是高于新興行業稅收增加部分,因此稅收的收入會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同時,政府還要對舊傳統產業的退出提供一定的財政支持,來保障社會的穩定。此外,隨著政府收支的不平衡性加大,政府的債務規模增大等問題會逐漸顯露出來,會給政府帶來巨大的壓力,很容易給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引發系統性的風險。因此,短期內的財政收支不平衡問題會加劇政府的財政金融風險。
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風險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因此注意防范新舊動能轉換期間的風險變得尤為重要。新舊動能轉換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期間的各類風險交織共存,相互影響。風險結構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在本應該是功能和作用相互獨立的金融和財政部門,但在實際中并沒有完全分清財政與金融兩者之間的關系。當財政收支較大時,地方支付部門會通過各種方法措施,將財政支出轉換為金融部門的支出,用以來彌補財政支出。然而,這部分金融活動很難受到金融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管,就會出現資金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和使用效率使用低下的問題。因此,這種情況的存在就會導致金融不良資產的產生。當挪用的資金不能得到及時的填補,就會導致財政金融風險。
由于經濟形勢的錯綜復雜,特別是在新舊動能轉換時期,存在一些原有的體制機制中部分內容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首先,在我國的創新體制還未健全和缺乏相關制度保障的情況下,因此會降低有關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對新舊動能的轉換起到阻礙的作用。其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去產能,但是去產能的分擔機制不健全,就會出現政策目標和實際執行起來的偏差,出現道德風險,阻礙過剩產能市場競爭的淘汰。最后,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再繼續使用傳統產業政策來發展新型產業,將會出現傳統產業轉型和新興產業發展不協調的問題,高端產業出現低端化,造成新興產業創新能力不足。
在培育發展經濟新優勢的同時,注重調整經濟結構,加快經濟的健康發展,協調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縮小財政收支的赤字。發展經濟新優勢,提高國民收入和就業水平,化解財政增收的難題,從根本上解決財政金融風險存在的風險隱患。首先,要依靠改革和創新來增強經濟活力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把穩定增長與結構調整相結合,促進經濟的發展。其次,要緊跟時代的潮流,具有全球化的眼光和對外開放的思維,解決我國產業結構不合理和產能過剩的問題,加強國際合作,加快我國經濟的發展。
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政府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政府要為企業的創新提供一定寬松的創新環境,更加注重市場的激勵作用。首先,政府要發貨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創新產業的發展,政府要引導金融機構在企業創新領域提供資金貸款的力度,給新興行業一定的財政支持。其次,要采取措施降低企業交易成本,明確稅收優惠政策,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等手段提高政府行政的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支出成本。最后,提高政府預算公開的透明度,保障政策實行的公平性。
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有助于化解財政金融風險,提高政策的執行力度,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調整企業結構,促進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首先,盡快完善企業去產能的激勵機制,加大執法力度,提高質量、環保等方面的進入門檻,讓去產能的政策更加有效的實施。其次,應該注重加強各區域的統一規劃和經濟聯系,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逐漸縮小城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協調區域間整體的創新能力。最后,完善新舊動能轉換的財政金融政策體系,多方位整合財政金融資源,促進財政與社會資源的合作,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政府原有體制機制的改革的滯后性,是當前存在財政金融風險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進一步深化改革,降低風險產生的可能性,是新舊動能轉換時期化解財政金融風險的一個重要的舉措。首先,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根本動力之一就是改革開放,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釋放市場經濟的活力。促使我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提高我國經濟的創造力,保持經濟快速增長。其次,減少地方財政不必要的支出,加強事情處理權和支出權責任的劃分,同時應該加快完善財政立法,避免新舊動能轉換期的財政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