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財稅政策、金融體制的不斷深化,基層國庫以國庫收支存、國地稅分行業稅收報表等基礎數據為基礎,結合當地宏觀經濟相關指標,以促進協調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良好銜接與配合為主要立足點,積極開展當地經濟發展與財政、貨幣政策執行方面的專題研究,撰寫了大量的資金分析報告。一方面,此項工作對國庫資金運行的規律、本質予以揭示,發現并反映實質性問題,為領導以及政府部門加強管理和改善宏觀調控提供了可靠的決策依據。另一方面,將國庫收支存分析與轄內金融形勢良好結合,實現成果轉化,有效提升國庫管理水平。但是,基層國庫在統計分析質量和成效方面依舊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
當前,人民銀行國庫工作側重點依舊放在核算與資金安全方面,從統計分析日常工作來看,該崗位日常性工作主要以完成業務統計報表的數據核對及系統確認,月度簡析以及年度分析報告報送為主要任務,導致統計分析工作基本上是對于簡單收支數據的羅列計算,內容單一且未深入挖掘,分析內容基本以國庫數據整合后的結構性、效率性指標為主,與宏觀經濟形式聯系度低,對微觀主體的經濟運行、產業發展及地方風險等情況的分析、預測有限。而且對國家最新出臺的財稅、經濟金融及產業行業方面的政策把握不夠深入,對其執行情況、效果及存在的問題缺乏較為深層次且有反饋價值的分析,無法起到參謀助手的作用。
從統計分析人員配備情況來看,以常德市為例,當前常德市縣國庫兩級共有統計分析人員8人,除中心支庫以外,縣支庫人員由于存在人員不足情況,基本為兼職,可見縣支庫將國庫統計分析放在從屬地位,重視程度較低。從統計分析人員素質來看,當前基層國庫統計分析人員大多基本功不扎實、統計分析層次較淺,而統計分析是一項綜合素質較交叉、工作彈性大,涉及面廣且專業性強的任務。統計分析人員缺乏全面的經濟金融、財政稅務等基礎理論知識,思路不開闊、視野較為狹隘,不僅不能夠立足央行獨特的金融視角來從日常的數據異動中發現問題,而且大多缺乏敏銳的洞察力和把握力,無法適應好新形勢、大數據時代下國庫統計分析工作需要,可利用價值有限。且統計分析人員受到自身知識結構的影響,大多選擇較為簡單的統計分析方法,即采用同比、環比等數據對比,而沒有運用定性和定量結合、構建計量經濟模型等更為專業的方式。容易導致提高國庫統計分析調研質量、創新業務發展方式等認識不到位,問題反映較為片面。
一是國庫、財稅部門統計口徑存在不一致情況。由于當前國庫部門與財政部門的會計計量、報表編制方式不同,財政預算以及相關調整與人行國庫部門數據資料同步情況較差,財政部門在季末、年末時為了完成任務而虛增公共預算收入、調庫或者調整相關預算科目收入的現象難以完全杜絕,國庫統計數據在運用上真實性難以保障,權威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戰,導致國庫統計分析工作的信息反映、監督指導作用弱化。二是相關統計資源來源渠道相對狹窄,統計分析工作存在滯后性問題。現今統計分析需要借助宏觀經濟指標、產業稅收數據、金融發展及風險指標等有力數據的支撐。但是由于基層國庫在日常性的工作中缺少與相關部門的直接聯系,未能搭建具備系統性、完整性、綜合性的國庫數據資料檔案和信息分享系統,導致只能夠從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的官方網站上獲取簡要情況,且官網發布數據及報告的時期往往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再加上在進行相關專題分析的時候僅僅只能借助于財稅部門提供的調研資料,導致基層國庫統計分析內涵不足、實用性不強。
當前,國庫部門所撰寫的統計分析報告主要報送至上級國庫業務部門、本級行領導以及地方財政稅務部門。由此可以看出,基層國庫統計分析報告的立足點主要是站在國庫垂直條線角度考慮問題,向上級反映國庫稅收變動、支出撥付重點以及庫存異動原因,而很少站在地方黨政、經濟部門的需求來思考、挖掘相關數據與問題,不能從深層次剖析國庫收支存變動趨勢及傾向性、潛在性的問題,無法滿足地方政府決策部門對人行國庫統計信息的真實要求。所以,基層支庫大多無法實現統計分析價值成果最大化的轉化,無法適應新時期國庫管理與服務相結合的新理念,制約統計分析工作良性、可持續性發展。
一是針對基層國庫統計分析人員工作需求,經常性開展有關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數據系統開發、財稅政策改革、大數據信息化運用等方面黨的培訓,可以邀請具有較強理論水平、寫作能力的國庫或財稅部門專家授課,拓寬思路和視野、強化隊伍建設。二是基層國庫應該不斷將人才適當向統計分析等綜合性強的崗位上輸送,并選擇相關符合要求的人員建設一支有專業素養、調研能力和政策敏銳度的統計分析隊伍,最大化發揮團隊能動性。三是可以根據當地特色,建設縱貫市縣級次的立體調研模式,有針對地建立信息發現和反饋制度,發揮整體性優勢,不斷提升地方國庫統計分析調研工作的水平。
一是加強內外部門聯動,與人行貨幣信貸、調查統計、外匯管理等部門以及國地財、政府經濟部門群策群力,日常對國庫統計分析工作所需要的宏觀經濟指標、金融風險指標、重點稅源產業企業監測指標等數據進行收集整理與加工。二是利用經濟學、統計學相關原理進一步構建符合需求的國庫結構性、質量性指標體系,并明確具體構成、計算方式與統計口徑。三是依托現行TCBS、TIPS、TMIS等系統,加強國庫與外部單位信息系統的接口聯系,使其能初步實現數據查詢,逐步強化預測分析、風險提示預警等功能。
一是充分利用國庫數據、信息資源的優勢,圍繞國庫資金運行與宏觀經濟發展、財政稅務改革、金融政策紅利釋放的交織點,進行實實在在的研究,使其能夠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有助于為地方政策的制定和提供有益的建議提供價值度高的參考。二是借助于當地政府部門,定期召開國庫、政府經濟部門、稅務、銀行以及重點稅源企業的聯席會議,交流地方經濟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并積極搭建國庫統計分析成果的展示平臺,最大限度地實現成果的價值,使國庫統計分析工作能夠更為緊密聯系經濟發展和金融形勢、反映地方預算收支執行的真實情況,充分體現國庫部門鮮明突出、高度專業的獨特視角,發揮信息參謀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