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遠
(黑龍江大學,哈爾濱150080)
最早的移動支付是以短消息服務的形式,消費者直接在手機賬單上付費。這些支付系統要求提供商在移動設備上競爭空間比較小,從移動提供商處獲得短信碼,并向服務提供商支付大量的傭金費用。雖然這些移動支付系統相當有效,但它們最適合于小額支付交易。影響移動支付服務的創新和興起是智能手機的普及,智能手機成本越來越低廉功能越來越強大可以讓大多數的人群接受。RFID(射頻識別)和NFC(近場通信)等移動技術和網絡基礎設施的不斷進步帶來了更可靠,安全和良好用戶體驗,這些技術是移動創新型支付服務的根本動力。技術上的創新加上社會、快節奏環境對于流動性的需求增多,消費者們需要的服務變得更加人性化、流動性、多元化、便捷化等等。
移動支付,我們的定義是使用移動設備和無線通信技術來購買商品或服務。除了支持在線和鄰近交易的能力之外,移動支付技術對于消費者和商家都有許多直接的好處。利用移動支付服務的消費者享有快速,安全,便捷的采購機制。對于商戶來說,移動支付可以提高交易量,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客戶忠誠度。許多的用戶表明他們選擇移動端來完成一系列活動源于移動手機有GPS定位系統,可以把周邊的信息更加詳細,系統展現給使用者,用起來很方便、快捷。
在這樣的背景下,移動商務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越來越深遠的影響,并開始提供有趣而有利的新服務。特別是移動支付系統已經出現,使用戶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使用他們的移動設備支付商品和服務,預計移動支付將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支付的體系慢慢從以傳統的支付交易方式為絕對的主導地位逐漸轉變,移動支付的比例逐漸增加。移動設備也正日益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數據表明55%的人在他們的移動設備上購物,60%通過移動端上網,74%的人使用手機獲取路線信息,66%的人使用移動手機完成娛樂支付活動。
在過去的十年里,商業活動從單一渠道的重點和單一商業機會的視角演變為多渠道的方法,移動電話在最近的商業機會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移動支付系統仍在發展之中,并且在全球范圍內穩步推出,許多專家已經指出,作為可選的支付系統,移動支付的應用應該考慮到其在社會中的高滲透率和易用性。與全球移動技術的迅速普及和增長相比,移動支付服務的采用速度低于預期。中國市場對用戶和從業者來說,有一個有趣的特點是,雖然移動支付是由支付體系和電信行業(傳統上由中國的國有企業主導)融合發展而來的,但它是由個體企業擁有著控制優勢,第三方開發移動支付平臺的支付公司獲得了國有企業的競爭優勢。雖然標準化,監管和政策在刺激中國移動支付市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大量的商人和最終用戶,但單靠這些因素還不足以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雙邊市場。盡管商家在移動支付生態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對商家行為以及與移動支付生態系統中其他角色的互動缺乏洞察力。
盡管移動支付服務提供了便利性和附加安全性,但世界范圍采用速度緩慢。盡管亞洲的一些地區已經看到這些系統開始占據主導地位,但歐洲,特別是美國的采用率卻低得多。2015年全球移動支付市場總收入450億美元、2016年全球移動支付市場總收入為620億美元、2017年全球移動支付市場總收入為780億美元、2018年全球移動支付市場總收入預計收入930億美元、2019年全球移動支付市場總收入預計收入1080億美元。(數據來源:statista)移動支付行業預計將從2015年的450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1080億美元,其中2019的數據為預測數據。很多學者表明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是未來移動支付服務普及的一個指標。然而,鑒于絕大多數智能手機用戶不具備使用設備的能力,智能手機的采用可能不是采用移動支付服務的決定因素。成年人中智能手機用戶中的用戶會定期下載應用程序不足25%,很少有智能手機用戶真正使用所有可用的智能手機服務,移動支付服務的爆炸性增長預測尚未實現。
Apple-Pay和Android-Pay的引人注目以及移動支付基礎設施的劇增可能會對移動支付的采用產生長期的積極影響。眾多的數據表明移動支付服務使用量有所增加,僅僅從支付采用的數量為指標,這一積極趨勢還會繼續下去,但是并不代表消費者對移動支付態度的根本轉變。通過提供方便,安全,快捷的方式進行金融交易,移動支付服務可以使消費者和企業都受益。不過,消費者必須愿意接受這種付款方式才能取得成功,移動支付應用的發展要克服眾多的障礙。雖然信息技術和金融市場的創新增加了電子支付系統的優勢,但是卻無法使現金完全消失。實際上,盡管各國的支付形式不同,現金使用仍然很重。
移動支付服務需要復雜的基礎設施,涉及移動支付服務交付的利益相關者有很多。金融機構,政府監管機構,商戶,移動網絡運營商,設備制造商,移動內容提供商和消費者都在移動支付服務的實施中發揮作用。雖然這些障礙似乎在減少,但依然有必要利用基礎設施在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協調,利益相關者之間出現較大的分配差時會導致支付使用的混亂。而且大部分貧困地區智能手機普及程度不高,甚至很多偏遠山區連基本的電力持續供給都有困難,信號也不能覆蓋更不要提使用移動支付,在這種發展背景下全面實現移動支付是不可能的。移動支付發展的路線應當以經濟發展快速城市為中心輻射周邊地區,利用城市中心效應帶動移動支付業的發展,所以基礎設施建設問題是移動支付使用的一大障礙。
移動支付的另一個障礙是當前可用的各種替代支付機制。移動支付服務的替代方案對于消費者來說是熟悉的,并且具有完善的基礎設施的優勢。特別是在信用卡,借記卡,支票,甚至現金支付系統等近距離支付服務方面,這些服務已經很成熟和穩固。此外,引入非接觸式信用卡可能會進一步降低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的吸引力,不同的用戶群體可能會不同地感知移動支付的優勢,并相應地采用新的支付技術。雖然有必要了解用戶組級別的行為,但很少有嘗試填補用戶組級別的研究空白。用戶對于長期使用的一種支付方式忠誠度,只有在移動支付擁有足夠的吸引力才能放棄原本的支付方式,即如何改變其他支付的忠誠度是一個大的障礙。
安全和隱私問題也是影響移動支付采用的主要因素之一。盡管服務提供商大肆宣傳移動支付服務可以作為傳統支付服務的安全性,但近年來的安全漏洞可能使消費者擔心使用新的支付技術。索尼在線娛樂:2014年索尼的私人網絡違反導致1.02億用戶帳戶被入侵。摩根大通:2014年,黑客獲得了與7600萬個人賬戶和700萬個小企業賬戶相關的個人信息。家得寶:2014年夏季,超過5600萬的客戶信用卡和借記卡號碼受損。在移動電子商務中,整個移動交易包含了商品推送、商品瀏覽、下單、移動支付、收貨以及交易評價等環節。其中,移動支付是用戶使用其移動終端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的一種服務方式,為用戶提供貨幣支付、繳費等金融業務。其安全性涉及到用戶的個人隱私安全和資金安全,是整個交易環節能否順利完成的關鍵。用戶在選擇移動支付對安全性、隱私性是一個重大思考因素,這是對于移動支付發展的一個重大障礙。即便移動支付擁有更加快速、便捷,還是更大優勢,一個沒有安全保證的系統下,用戶也不會貿然改變自身熟悉的支付方式。
雖然復雜的基礎設施和廣泛的替代支付機制的可用性實質上是采用移動支付技術的結構性障礙,但安全和隱私問題對于用戶主體有著主觀感知的障礙。移動支付的便捷性、無實體性對于交易用戶來講增加對于風險判斷的主觀性,大部分的用戶不了解移動支付風險模型結構,對于風險判斷不是通過理性分析、實證研究,而是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和主流的媒體宣傳,往往很多的媒體為了賺取流量夸大宣傳、博人眼球,造成了內容不真實,用戶主觀認為移動支付的風險相對于傳統支付大的多。移動支付知識使早期采用者有信心在多種使用情境中嘗試復雜的移動支付功能,雖然早期使用者考慮移動性和可達性,以便易于使用移動支付,所以在移動支付系統中明顯特征是用戶對移動支付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被認為是使用移動支付意向的重要前提,個體差異,便利性和可達性是對移動支付使用易感性的關鍵決定因素,兼容性對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沒有顯著影響。在移動支付體系中同個人創新相比,移動支付認知對感知易用性的影響更大,所以用戶主觀感知風險的障礙是阻礙移動支付應用的一大因素。
伴隨著科學技術進步,人們的支付方式也發生著變化,雖然移動支付的發展近年來飛速發展,但我們依然需要思考發展過程中的阻礙因素,設備基礎、替代支付、安全性、隱私性、感知性風險等等。從學術角度來看,這些所謂的阻礙是將外部變量分類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個體差異和技術相關的系統特征??朔苿又Ц栋l展過程中的障礙,需要我們科學技術不斷創新和對于移動支付更深層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