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雪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州510507)
經濟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在于對系統開發的成本和效益進行比較。對于開放的系統,效益包括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成本分析,項目管理仿真訓練系統的成本在于人員成本和軟硬件成本;本項目組采用的是校內教師+學生的組合方式,即邀請有興趣和有一定開發能力的學生配合經驗豐富的教師組合開發,實現開發人員成本最低化。軟硬件成本的在現有電腦上就可以運行或采購成本相對固定。總體而言,該系統的成本可以控制得很低。
效益分析,綜合考慮的效益主要有以下幾點:
1.貼近實戰、訓練目的性強
基本可以模擬項目管理全過程的真實情況,訓練更有實戰性、針對性。
2.縮短訓練周期
在網上訓練,項目管理的各種情況處理,問題解決,很快積累經驗,提高能力。
3.全面系統提高項目管理能力
項目管理的全程仿真,問題給出也是按項目管理9大模塊給出,所以訓練是全面的、系統的。
4.積累經驗、傳播經驗
系統具有經驗積累功能,系統可以收集各種成功案例,分解數字化,存到系統數據庫中,系統就會把這些經驗加載到訓練案例中,供受訓人訓練提高能力,積累經驗。因此,項目管理仿真訓練系統的經濟是可行的。
技術可行性是對技術相關方面進行論證,以驗證系統技術方面是否存在障礙。項目管理仿真訓練系統的技術可行性可以分為軟件開發相關技術和人員兩個方面。
軟件開發技術,該系統所需要的軟件開發語言(C#)、數據庫技術(SQL)、系統構架技術等都是非常成熟,并不存在技術難點。但是在開發過程中也可能會遇到開發難題,這些難題都是可以克服的,在控制范圍內,不存在不可逾越的技術障礙。
對于人員而言,系統的開發人員都是由一定的開發經驗的學生和具有豐富教學經驗教師組成,其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完成。從時間、經驗、到技術都是可行的。
結合項目管理課程教學的實際需求,在對系統建設環境、組織結構功能及業務流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了項目管理仿真訓練系統的性能需求與設計原則,同時進行了合理的系統功能模塊設計。本系統由范圍管理訓練模塊、時間管理訓練模塊、成本管理訓練模塊、質量管理訓練模塊、采購管理訓練模塊、風險管理訓練模塊、溝通管理訓練模塊、人力資源管理訓練模塊、后臺管理模塊等組成。
1.組建項目組訓練
組建項目組主要是訓練受訓人員的選人能力和團隊建設能力。
組建項目訓練:系統會模擬建立人才庫,訓練時,按項目大小,隨機給出各種人員供受訓人員選擇(按照項目管理組建項目組原則進行評定人員選擇的情況),受訓人員要選擇使用集中選人方法進行選擇、確定項目組人員。團隊建設訓練:確立團隊文化,各部門、各項目組之間的協調并組織項目培訓等工作。系統模擬建立團隊建設的原則、方法庫,按項目需要隨機提供給受訓人員選擇,系統根據選擇使用方法的情況評價訓練過程。
2.調研規劃方案訓練
此階段工作流程如下。前期調研——收集整理資料——可行性報告——立項報告——項目目標——項目計劃、項目進度表——執行計劃(時間規劃,項目分工,檢查記錄制度、獎罰制度)——項目許可(項目要經過投資方或上級批準才能實施)。
3.項目實施進程控制訓練
項目管理的基本要素是由人員、物質、事件組成的。人員的因素是由人員結構組成、人員技能、人員素質、人員是情緒等構成。物質有工具、材料、適合度、質量、價格等因素構成。事件是項目在確定時間、空間內發現或發生的各種事情變化等。包括制定規劃、目標,建立規則等。項目進程控制變化的因素有社會因素、環境因素、人員因素、物質因素等。項目管理仿真訓練系統就是要模擬上述因素,生成項目訓練需要的典型案例,供受訓人員模擬操作,達到訓練提高的目的。總之項目管理訓練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過程。在流程的不同階段產生影響項目進展的問題,要受訓人根據項目管理(9大模塊)的原則、原理、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直至保質、保量、按期完成這個項目,訓練就結束了。
項目范圍管理模塊,主要負責訓練在實現項目的目標的前提下,對項目實施任務進行控制管理的能力。根據項目界定的范圍,項目規劃的范圍,項目范圍調整的控制措施等項目管理的工作方法、技巧、經驗,分解訓練問題,設計訓練項目。
項目時間管理模塊,主要訓練項目能否按時、保質保量完成的時間管理的能力。根據項目實施界定的范圍,實施的排序,工期時間段的長度,進度安排及時間控制等管理的工作方法、技巧、經驗,分解訓練問題,設計訓練項目。
項目成本管理模塊,主要訓練管理項目效益最大化,控制成本、費用、不超過預算成本、費用的管理的能力。根據現有資源的分配情況,控制成本、費用的預算、控制各種費用管理的工作方法、技巧、經驗,分解訓練問題,設計訓練項目。
項目采購管理模塊,主要是訓練項目人員,獲得所需資源或服務的能力。根據制定的項目采購計劃,項目采購方式,選擇資源的途徑等管理的工作方法、技巧、經驗,分解訓練問題,設計訓練項目。
項目質量管理模塊,主要是訓練項保質保量按期實現項目的目標的能力。根據項目質量規劃的目標,質量控制的措施和質量保證手段等管理的工作方法、技巧、經驗,分解訓練問題,設計訓練項目。
人力資源管理模塊,主要是訓練對項目所涉及人的管理能力。訓練有效地發揮和利用所人的作用的管理能力。根據組織架構、層次的規劃內容、團隊的建設方式、人員選聘方式項目組成員的建設等管理的工作方法、技巧、經驗,分解訓練問題,設計訓練項目。
項目溝通管理模塊,主要是訓練人員與人員、組織與組織、部門與部門相互溝通的能力。根據項目團隊溝通規劃,上下級溝通原則,信息傳輸渠道,進度報告通報實行等管理的工作方法、技巧、經驗,分解訓練問題,設計訓練項目。
項目風險管理模塊,主要是訓練項目組成員控制風險的能力。訓練控制各種不確定因素(天災人禍)的管理能力。根據風險識別方式,風險控制預案,風險量化標準,控制風險的對策等管理的工作方法、技巧、經驗,分解訓練問題,設計訓練項目。
項目集成(整體)管理模塊,主要是訓練項目各項工作能夠有機地協調和配合所展開的綜合性和全局性的項目管理的能力。根據項目集成計劃的制定,項目集成計劃的實施,項目變動的總體控制等管理的工作方法、技巧、經驗,分解訓練問題,設計訓練項目。
后臺管理模塊,主要是訓練人員管理、數據安全管理和后臺數據的增刪改等。
非功能性需求是客戶對系統在實際環境中運行情況的一些期望,也成為“質量屬性”。系統的非功能需求一般包括易用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靠性、可用性等。對于本系統而言,易用性包括易學易用兩個方面。對于易學而言,新用戶能夠通過簡單的培訓和操作自學就能立即掌握,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功能設計簡明,導向明確,同時提供相應的幫助文件。對于易用而言,用戶在掌握系統各項功能后,能夠很快進行各項操作,快速實現所期望的功能操作。對于項目管理仿真訓練系統而言,該系統具有商用性質,所以系統的安全性很重要。系統安全設計中,需要考慮加強系統數據存儲和傳輸的安全性、系統抗攻擊能力、系統合理的權限設計等。對于項目管理仿真訓練系統而言,當用戶的逐漸多樣化,對系統的功能需求漸漸增多,這就需要系統具有較強的升級和可擴展需求。通過預留接口、功能模塊化功能設計方式來提升系統的可擴展性。系統的可靠性與軟件和硬件都有關系。對于硬件而言,系統設計需要考慮平均失效時間、實效率等。對于軟件而言,需要提升系統容錯能力。項目管理仿真訓練系統與項目管理教學的實際需求相結合,針對資項目管理能力的實際需求進行開發,這是保證系統可用性的關鍵。
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推進,作為項目管理過程中,對社會信息利用、對項目管理思路的調整、對項目管理經驗的積累等,都需要有個平臺來模擬項目管理活動,訓練項目管理思路,提高管理能力。不論項目管理的教育培訓部門還是項目管理部門都需要使用方便而有效的方式來管理、訓練自己的管理人員。在計算機日益普及的今天,模擬項目管理活動,模擬社會活動,模擬信息存儲方式等都可以實現的,為此通過現代信息管理技術實現項目管理仿真訓練是必然的,只是時間問題。
[1] 常紹杰.高速公路特大橋工程項目管理實踐與總結[D].西安:長安大學,2010.
[2] 周衛華.交叉營銷的項目化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