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虎寧,鞏自祥,牛亞紅
(中國石油川慶鉆探長慶井下技術作業公司,西安 710018)
石油天然氣井下作業的特點決定了作業過程的復雜性、突發性和危險性,易發生人身傷害、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等事故。因此企業高度重視HSE管理和員工HSE意識培養,做為井下作業的專業化公司,始終要把HSE管理做為“天字號”工程,最大限度地防范井噴、硫化氫中毒、機械傷害和物體打擊等事故風險,確保員工人身安全和企業良性發展。
在井下作業全過程中,有效地控制健康、安全與環境的影響,減少井下作業HSE風險產生的幾率,降低安全事故產生的概率,尤其是嚴禁X類及以上人員傷亡安全問題的產生,是順利開展HSE管理的前提與基礎。
正式進行井下作業的時候,始終貫徹實施石油天然氣安全健康以及環境管理體系,強化工作人員對于環境污染以及安全問題的防范意識,通過自身的努力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產生。
眾所周知,石油天然氣井下施工投資比較高,倘若出現大型的事故,比如說出現井噴失控發生火災,就會威脅到工作人員生命。制定出合適且有效的防范舉措,把HSE管理體系整合到企業整體管理體系里面,就可以全面控制生產運行。
推行HSE管理體系,可以助推公司各類施工隊伍規范管理體系,加強HSE管理教育與培訓,從而提升HSE意識以及關注力度。
早在20世紀90年代未,各大石油公司就開始學習運行HSE管理體系,HSE管理體系遵循“PDCA”的管理模式運行,始終為HSE事先防范以及持續改善服務,談到HSE管理體系,都知道是職業健康安全及環境的管理體系,但我們現在運行的HSE管理體系質量不高,還存在部分短板。
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的HSE體系在實際運作中發揮了多少作用值得深思,管理和實際“兩張皮”的現象是事實存在,作業現場的HSE表現或者業績多數處于被動,HSE的核心理念還沒有深入人心,付諸行動,一切事故都可以控制和避免的理念還未實現,還未真正形成全員的HSE行動準則,為記錄而記錄,為體系存在而運行體系,工作安排中HSE管理未能落到實處,既有作業崗位的責任,又有領導者的個人意志,HSE體系管理亟待加強和推進。
直線管理部門及基層單位在第一時間接收到審核通知,即刻安排人員加班查詢遺漏的點,進而填補缺陷,做好記錄,健全資料,突擊迎審。這樣做無法實現不能實現HSE管理體系功能。
HSE體系管理沒有做到全員參與或參與程度不夠,認為是安全部門的事,其他部門的HSE責任落實仍然不到位。
HSE體系建設也需要實事求是,而不是只講主觀意愿實現,不講客觀實際。在具體工作中,個別管理者肆意踐踏HSE體系管理要求規定,個人行為取代管理原則,導致具體崗位無法實現HSE管理。這種現象需各級管理者深思!這樣做我們的HSE理念能深入人心?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如何實現?
安全環保事關公司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事關企業整體形象,事關員工生存之本。我們必須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堅持以HSE管理體系為主線,堅持尊重規律、標本兼治,堅持目標引領、問題導向,堅持依法合規、精準施策,推動企業安全環保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對先進經驗進行學習,健全方式方法工具,將工作程序優化,構建結構清楚、步驟流暢、實用性強的HSE制度標準體系;穩定開展重點指導與評審工作,促使HSE管理體系運行規范。中國石油在推進HSE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明確了“健全HSE制度標準、完善HSE培訓系統、改進HSE績效管理”三大工作任務和內容。HSE管理體系推進的關鍵是構建和完善全員HSE責任體系,落實全員HSE責任。有感領導、直線責任和屬地管理就是建立完善HSE責任體系,明晰并落實全員HSE責任的有效方式和具體體現。有感領導、直線責任和屬地管理既是一種管理理念,也是一種工作要求。在領導層推行有感領導,由重視變成重實,就是要落實有感領導“七個帶頭”的具體做法,即帶頭宣傳安全理念、帶頭遵守安全規章制度、帶頭制定實施個人安全行動計劃、帶頭開展行為安全審核、帶頭講授安全課、帶頭開展安全風險識別、帶頭開展安全經驗分享活動。管理層落實直線責任,由體系參與者變成體系管理者。操作層強化屬地管理,由操作者轉為屬地管理者,落實屬地管理就是要落實“確認、告知、跟蹤、提示”的“八字”管理守則,也就是嚴格確認來訪人員的真實身份;告知區域有哪些風險、跟蹤工作人員工作質量;提示工作人員注意安全。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強調安全生產要黨政同責、齊抓共管、一崗雙責、失職追責。構建完整的安全生產責任機制,做到生產安全每一個人都有責任,事事在人管、層層有專責,實現全員以及全過程的安全生產監督和管理,加強企業管理,做好投入與教育培訓工作、應急搶救工作。同時,建立健全企業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內生機制。目前,企業生產任務繁重,國家對安全環保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企業安全環保工作任務很重、壓力很大,必須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深刻把握質量安全環保工作嚴格監管階段的特征,持續健全完善QHSE體系,要以安全責任重新審視我們的部門分工、崗位設置,進一步逐級建立、健全覆蓋本單位全體員工和崗位,全部生產運營和管理過程的安全生產責任機制,確定好各個單位、部門以及崗位的安全任務,量化指標與要求,將考核細則設置得更加詳細和具體化,將無形的安全責任轉變成詳細的考核指標。
對風險實施分層管理、分級防控,根據風險大小,與管理層級結合、與行政責任掛鉤,確保每項生產經營活動落實風險管控責任層級,并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具體到人。制訂關鍵風險領域安全環保“四條紅線”作業目錄、評估風險等級及管控措施,加大監管力度,細化井控、高風險作業、關鍵領域、關鍵環節、重要敏感時期的監管細則,確保風險全面受控。
古人云:“思危則安”。對于井下作業專業,層次較深的安全風險,有相應主管部門識別和安排采取措施。要充分利用培訓中心的實訓資源、網絡、遠程視頻開展關鍵崗位培訓,基層要充分利用班前會、師帶徒開展井控細則、兩書一表和標準作業程序的日常培訓,要以“一日一練、一周一測、一月一考”推進員工技能提升,并充分利用關鍵崗位HSE履職能力評估提高培訓的針對性。
HSE風險管理的核心在基層,減少風險以及應急舉措的關鍵是落實。中國石油建立了以風險管理為主要內容的基層“兩書一表”(HSE作業指導書、HSE作業計劃書、HSE現場檢查表)和“四有一卡”(有指令、有規程、有確認、有監控、卡片化)等有效做法,立足于HSE風險管理理論和安全環境保護責任制,根據人、機及環境這幾個層面采用動態與靜態風險把控,做到HSE“一崗一責”,讓HSE管理從文件化落實到具體責任中,使得HSE管理工作與責任更加落實到位,與此同時也使得整個過程的風險把控舉措很到位,從而實現生產受控。要全面推進HSE標準化建設,HSE“三標一規范”工作要以風險管理為主線,以標準化現場、標準化操作、標準化管理、規范化控制為抓手,堅持“三標一規范”工作與基層“三基”建設工作有效結合,全面規范基層現場HSE管理,持續推動HSE管理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