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上海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0093)
馬克思自由時間思想是在其諸多著作中逐漸體現并且成熟闡發出的重要思想。自由時間思想主要是在其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異化本質之后針對資本主義勞動異化現象而投出的。它是推動人類擺脫必然性的束縛自由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它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因。
馬克思自由時間思想是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開始萌芽的,我們在文本中并沒有明確找到他對自由時間思想的直接表述。但是通過仔細分析手稿文本,我們可以從中發現馬克思對于“勞動時間”和“自由時間”思想因子的體現。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勞動發生了異化。工人在勞動時間中所付出的勞動并不屬于勞動者本身,產品也不歸工人所有。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下,勞動者總是在被資本家所支配,在流水線上做著單一機械、枯燥乏味的工作,這種工作只是體力的單純付出,沒有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勞動者的智力,利用好他們的聰明才智,勞動者的個人素質得不到更全面的發揮與發展,所以說,在這種方式下工人所做的工作就不算是自由勞動。
最后,就如馬克思所說,“這種勞動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別人的;勞動不屬于他;他在勞動中也不屬于自己,而是屬于別人?!痹谫Y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工人是沒有資格占有自己的勞動以及勞動產品的,相應的,工人所付出的勞動都被資本家無情的剝削與占有,這就為馬克思的自由時間思想確立了理論支撐。
馬克思在隨后的很多著作中,都對自由時間思想有了更明顯的體現和更清晰系統的表達。
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就認為,自由時間的多少與人的全面發展關系密切,自由時間的多少以及利用是衡量人自由全面發展的標準與指標,也是人自由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在共產主義階段,社會發展變得日益完善,生產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物質資料極其豐富。在此階段,人們的基本生活資料得到了滿足,用來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時間就會相應減少,所以用于進行社會生產的勞動時間就會縮短。但是,基于人體的基本生理以及生存需求,人們吃飯、睡覺的時間是完全不可能抹去的,所以勞動時間也就不可能完全消失。因為,此時社會已經發展到對于人們的物質需求極大滿足的程度,人們需要勞作的時間變少相應就會廣泛地擁有自由時間。所以,這個時期人們就可以利用勞動以外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在這個時期,人們是在拋棄必然性要求下的,進行的活動也完全為了自我的實現以及素質的提升,有利于人們更加全面的發展。
在《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對其自由時間思想進行了進一步深化。他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私有制條件下,自由時間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生了沖突,資本家擁有著絕大部分用于生產的資料,工人的勞動以及生產出的產品會被資本家變為自身所有,從而他們也就占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并且可以自由進行支配。馬克思指出,“剩余產品把時間游離出來,給不勞動階級提供了發展其他能力的自由支配的時間?!睆乃麑Y本家占有財富和自由時間方式的痛斥,我們可以看出他對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是持強烈批判態度的。勞動者通過辛勤工作生產本該屬于自己的剩余價值,但是資本家往往給予很少或者象征性的酬勞就占有了勞動者的勞動產品與剩余勞動。盡管資本主義空前的社會生產力創造了大量的自由時間,但是這與大部分人是沒有關系的,他們并不能享受或占有。另外,由于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矛盾的存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將會走向滅亡。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滅亡,人類會逐步邁入生產力水平高度發達的共產主義社會。機器的普遍應用會使我們從復雜煩瑣的生產勞動中解放出來,我們從事社會生產勞動的時間就會縮短,相應人們就會獲得更多用于自身發展的時間,人們普遍占有自由時間也會逐步實現。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對資本家進行了強烈的批評:他們無情地將本該屬于勞動者的自由時間以極低的價格據為己有。工人除了解決吃穿住喝等生存問題外,剩下大都被資本家占有,資本家將有大量的空閑、自由的時間去從事其想做的事。這樣,工人階級的自由全面發展將難以實現,正如馬克思所說,他們還不如一頭載重的牲畜。
自由時間,就是在勞動時間外供勞動者自由支配、充分發展的時間。具體說就是“個人受教育的時間,發展智力的時間,履行社會職能的時間,進行社交活動的時間,自由運用體力和充分發展的智力的時間,以至于星期日的休息時間……”在自由時間里,人們的活動擺脫了必然性的約束,不需要為了物質需要進行奔波操勞,人的勞動都變成了享受。
勞動時間是指人們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時間,人們為了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花費一定時間來生產物質資料滿足自己吃穿住喝及供養家人的需求,所以這并不是人們主動而是在外在的必然性的要求下做出的,因此,勞動時間是一種不可以由自己支配必須花費的時間。
但并不是除去勞動時間以外的所有時間都是自由時間,自由時間等于非勞動時間與必要生理時間的差。必要生理時間是無論如何都擠不掉的時間,比如吃飯休息等必要時間,這部分時間不能由我們自由支配,對于這部分時間,我們就不能稱作自由時間。
勞動時間和必要生理時間都體現了人的必然性,都是在外在約束下別無選擇的事情,所以它們是一種必然時間,對于這段時間我們就不能夠靈活運用。與此相反,在排除必要生理時間后的非勞動時間,體現了我們選擇的自由性。我們的選擇失去了外在目的性、必然性的約束,可以完全不受束縛地進行自由分配,這段時間就是自由時間。
這二者之間有一定區別同時也有聯系性。隨著高新技術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機器的使用會逐漸代替人工進行生產,所以財富的創造越來越多地依賴于科技發明,相應的就更少取決于工人的直接勞動。因此,自由時間與閑暇時間就會逐漸拉長,那么這二者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1.二者之間的聯系:(1)它們二者的獲取都是生產大幅度提升和必要勞動時間縮短為前提條件的。只有人們在物質生活和物質財富達到一定程度的滿足下,必須從事勞動的時間減少,進而自由活動的時間增加,就可以用自己的勞動去獲得休閑的時間。在這個階段,自由時間就會變成人們的普遍擁有而不是少數人的特權。(2)自由時間和閑暇時間都是指不受外部必然性約束下,由個人自主分配和使用的時間,這部分時間進行自由自覺的活動就體現了人的積極能動性。(3)自由時間的實現與空暇階段中的那部分積極向上的時間呈正相關。
2.二者的區別:(1)從自由時間和閑暇時間的內容來看,閑暇時間就是我們在休息日消遣、娛樂、放松的空閑,是我們看電視、收聽廣播、閱讀報刊書籍甚至于逛街消費等消遣的時間。閑暇時間的積極作用就是能夠使人身心愉悅,在工作時間后得到休息放松。但是,除此之外它也有消極一面,閑暇時間會帶來人們的懶惰,去做賭博、犯罪等一些有害的、阻滯社會發展的事情。自由時間則是人積極向上的實現自我的時間,是不能隨意消耗的,它完全不會帶來消極影響,對社會的發展也大有裨益,是社會良性健康發展的保證。(2)從自由時間、閑暇時間兩者與勞動時間的關系來看,閑暇時間和勞動并沒有什么特別必然的聯系,二者一般屬于分離、不相關的狀態。但是就自由時間與勞動時間的關系來看,在共產主義社會,人們素質大幅度提升,勞動就會變成自覺的、吸引人的活動,變成一種享受,在未來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自由時間和勞動時間就會合二為一、融為一體。
人的自由發展源自于生產力的持續發展,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就要依賴于對生產力解放的實現??梢酝ㄟ^機器、智能化機械運作代替人力勞動力來提高生產力。此外,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少數人占有生產資料,使得他們占有剝削勞動者的自由時間成為可能。所以,我們必須消滅私有制,進而消滅少數人對于生產資料的占有,為自由時間的產生創造條件,促進人類以及社會的全面發展。
自由時間是通過勞動獲取的,我們的勞動必須是適宜適度而不是一味為追求自由時間的過量的勞動。人們要正確清晰地認識到自由時間的價值,在勞動與獲取自由時間之間找到平衡,從而利用好自己的自由時間,激發自己的潛能。
自由時間的存在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人們就能夠更大程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在科技、技術、文藝創作等領域探索,人們也能夠通過自由時間換取更多的財富,帶動全社會不同領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