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
(西安工業大學 體育學院,西安 710021)
隨著國民社會經濟發展,體育經濟的價值與經濟功能也日漸備受世人矚目。體育產業發展逐漸壯大,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逐漸加重,對于國民經濟的影響程度越來越深,社會對體育經濟也更加重視。體育經濟不是單獨的經濟個體,而是與市場經濟相輔相成的。體育經濟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主導與政府參與是體育經濟的兩種主要發展模式。
發展體育產業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舉辦體育賽事。舉辦體育賽事會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促進該地區的金融、旅游、基礎建設、商業、信息科技、交通、電子通信等各方面的發展和進步。
體育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地區競爭力是地區綜合競爭力的核心體現,體育產業經濟在提升地區綜合競爭力方面可以發揮出其先天獨到的優勢和作用。體育經濟的參與型消費、觀賞性消費、實物型消費,其經濟發展優勢在于體育經濟產業產品可以發揮體育產業的全民高參與度、高親和力、高話題度,容易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為產業提供高額回報。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精神消費越來越重視,使得體育產業得以快速發展,體育產業的發展為國民經濟提供良好的動力,特別是大型賽事的承辦會為該地區帶來極高的經濟效益。承辦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規格有著很高的要求,除去必要的體育場館建設外,還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其他基礎設施配套才能行之有效。從城市發展角度來看,承辦大型賽事不僅是發展經濟文化的契機,同時也是城市全面改善本身體育設施和其他基礎設施條件的大好時機。城市的基礎設施環境的改善,不僅利于地方綜合競爭力的提升,還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才和商業投資,有利于推動國民經濟發展。
體育經濟是第三產業的重要支柱,體育經濟的繁榮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在經濟體制日益成熟完善的背景下,我國旅游、建筑、服務等行業的發展也呈現出蓬勃之勢。體育經濟產業的發展,最直接的受益行業就是交通、旅游、服務等第三產業。體育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與之相適應的基礎設施條件,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提高,就會為房地產、餐飲業、金融業、文化傳媒、旅游等行業帶來新的商機,從而帶動行業經濟繁榮。
體育經濟帶動了各行業蓬勃發展,也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緩解就業壓力,減少社會剩余勞動力。社會剩余勞動力過多不僅會給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影響社會和諧發展、長治久安的不穩定因素。從家庭角度來看,社會剩余勞動力過多不利于家庭和睦、長久幸福;從人類發展角度來看,社會過多剩余勞動力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體育經濟產業發展蓬勃,參與到體育產業鏈中的人越來越多,不僅可以起到一定轉移和利用社會閑置勞動力的作用,而且會推動社會平穩和諧發展,推動國民經濟穩步提升。
體育教育是人類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國教育將體育教育放在等同于其他重要學科的地位,再加上社會文明進步,人們對于體育生命健康教育的認同逐漸加深,全民體育健康教育成為大潮流。全民對體育健康教育的認同,不僅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現,同時也是社會成熟程度加深的象征。在人們綜合素質提升的進程中,體育產業不僅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良好的實現路徑,同時體育教育提倡的健康生活理念也是我國現代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現實要求。
雖然我國體育俱樂部數量呈現上升勢頭,但各俱樂部之間的資源交流和合作都僅限于市場化的相關活動,并沒有形成顯著規模化的體育技術市場和勞務市場。從目前體育產業發展的模式和產業鏈的銜接情況來看,體育產業經濟發展的層次不高、產業產品形式單一,仍然停留在體育用品銷售和競賽表演以及娛樂健身等發展層面,這與我國目前經濟發展水平有著很大的關系。就目前而言,體育經濟產業發展規模仍有很大的限制,由于體育經濟產業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所以針對體育產業經濟的市場規范必然不能夠立刻完善實施,造成體育產業自身的運作行為不能得到很好的規范,再加上體育產業對于自身的經濟產業結構定位存在很大的缺陷,也就制約了體育產業實現經濟繁榮的進程。
經濟發展與人才市場發展息息相關,體育經濟亦不例外。對于體育經濟產業來說,要想讓體育經濟行業實現全面發展,就必須具備相應的人才資源保障。對于每一個想從事體育經濟行業管理的人來說,同時具備一定的體育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市場經驗是十分必要的。體育經濟發展中最為顯著的問題就是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在專業技術方面的從業人員大部分都不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技術能力水平,以至體育人才市場對于這方面高技能的從業人員需求遠遠得不到滿足。在市場運作管理方面缺乏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大部分從事體育管理的人員前身都是運動員,他們雖然具備相關的體育專業技術知識,都是他們對經濟市場卻沒有足夠的經驗。因行業管理人才素質不足,造成體育產業管理混亂,無法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也就制約了體育經濟產業的長足發展。
針對體育經濟現存的主體定位不明確、高素質管理人才不足等問題,筆者結合體育經濟發展實際需要和國內外關于體育經濟產業發展的經驗,擬定以下幾點應對之策,以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我國體育經濟產業發展的問題。
體育產業經濟是以市場經濟為依托的新型經濟,因而體育經濟在產業化進程中,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同時與市場經濟相結合。市場經濟是以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為主體,以消費者實際需求為產業調整的主要方向是體育經濟產業化進程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目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于發展階段,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大眾對于體育產品需求呈現出個性化趨勢,體育產業要抓住時機,緊隨潮流,以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為導向,優化調整產業結構,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才能盡快實現經濟產業化。體育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產業化,不僅利于體育經濟自身的長遠發展,還節省了資源成本,有利于社會資源調整和優化,對于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顯著意義。
因體育產業的特殊性,要實現經濟繁榮則必須走產業職業化道路,同時,產業職業化也是體育產業在市場經濟下的必然道路。首先,大量的資金和企業推動體育俱樂部發展是體育產業職業化的前提。其次,人才資源必須得到相應保障才能將體育產業職業化事業穩步推進。體育人才的流通必須以市場經濟為基礎,高素質的人才對于產業經濟推動具有顯著意義。再次,體育產業職業化進程中的行為要受到相應法律法規的約束,這就要求體育產業中必須有一定數量的專業法律機構為之保駕護航,才能切實加快體育產業職業化進程。
人才建設是體育產業發展的核心,經濟產業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水平直接決定了產業的整體水平。目前,體育行業缺乏既懂體育專業知識又對市場經濟有著豐富經驗的高素質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只能對外引進部分高素質的優秀人才。但是單從人才市場引進是完全不能滿足體育行業發展現實需要的,因而在體育行業內部進行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建設就成為勢在必行的發展道路。在體育行業內部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是解決體育產業高素質人才短缺問題的根本途徑,也是當前經濟發展大背景下最為有效的途徑。以從事體育行業人員本身的長遠發展規劃來看,在體育行業內部培養兼修體育專業知識與市場經濟知識的高素質人才,不僅對體育行業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對于從業人員未來的發展和提升也有很大的進步意義。同時,內部培養也是在完善體育產業經濟的發展路徑,對于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明顯推動作用。
權利和義務相統一,體育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部分,應受到市場經濟法律約束和保障權益。也就是說,所有體育經濟市場活動都要遵循相關經濟法律,同時體育經濟的一切市場活動都應受到法律的保護。因此,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將體育行業市場活動進行科學規范完善,對體育產業經濟長遠發展意義重大。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立法、執法、法律監督、守法。首先,立法應以體育行業經濟實際發展情況為依據,結合我國基本國情,以滿足體育市場和法律的需求點進行立法。其次,執法從嚴是切實保證相關法律法規真正發揮實效的關鍵環節,嚴格執法才能在行業內肅清違法亂紀現象,為行業發展營造健康氛圍。再次,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離不開嚴格的法律監督。法律監督環節至關重要,必須落實到位。最后,守法是相關法律法規得以良好實施的重要環節。一切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還是要靠所有人的自覺遵守,同時,行業內部形成遵紀守法的良好行為習慣對于行業發展也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它有產業經濟的特殊性,在市場活動中,經常會涉及到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因而進行相應國家法律法規建設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每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創新。創新變革是行業發展的動力,也是挖掘行業潛力的關鍵。體育產業經濟的發展內部環境是由創新意識、創新技術手段、創新制度等等多方面共同創造的,體育產業經濟要想穩步快速發展,良好的內部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的體育經濟要緊隨時代潮流,創新發展理念、模式、管理方法、技術手段,用科學的管理手段來彌補經濟組織管理的不足,提高產業運營的靈活性和機動性,充分發揮優勢資源的作用,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和轉換效率,為體育產業經濟挖掘更深的潛力和繪制更加雄偉壯麗的宏圖。
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產品的核心價值,提高體育產品的科技含量是提升體育產業經濟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在市場經濟背景下,體育產業要抓住產業發展的時代契機,實現體育產品科技含量的提升,積極投入研發創新,將產品向高端產品逐漸靠攏,為國民帶來高技術含量產品的同時,也是在為產業走向國際化鋪平道路。擁有核心科技,才是產業得以長期良好運行的資本,也是體育產業做大做強的底氣。從發達國家體育行業發展的成功案例分析來看,產業核心科技技術一直是產業發展的關鍵,也是產業生命力的直接體現,它幾乎決定了產業的發展方向以及大體走勢甚至最終命運。加大科技研發的投資,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打造高質量品牌,提升我國體育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從而走向國際化,從而為我國體育產業贏得更多市場空間和發展空間。
體育經濟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我國體育產業經濟能夠有今天的成績,政府的支持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行業的發展不僅需要行業從業者付出千百倍的艱辛和辛勤勞動,同時,也需要政府的良性引導,行業才能健康地、持續地發展下去。政府職能部門對體育產業的引導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規范體育產業的管理權限、加強監督管理、合理管控、政策扶持等。首先,規范體育產業的管理權限,將其管理職責、責權范圍、管理部門及人員進行合理規范,從而規范產業的市場競爭機制,促進我國體育產業良性發展。其次,加強監督管控是實現規范體育市場活動行為的有效措施,也是切實保證體育行業內外環境優化的關鍵環節。再次,合理管控相當于政府對貨幣的宏觀調控,它可以有效保證體育行業市場處于一個良性秩序之下,使得體育行業可以長遠發展,符合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雖然體育健身理念已經走進大眾生活,但是由于體育產業的專業性較強,普通大眾要想分辨一些技術性和專業性的產品差異無疑是很困難的,因而就需要政府制定相關的嚴格技術規范標準和產品標準,嚴格管控產品的生產、質量和流通,切實保證體育產品大眾消費者的權益。這不僅是在保護消費者的身心健康,同時也是在保護體育產業經濟,只有嚴格要求,才能出高質量、高品質的高端產品,也才能促進行業提升競爭力,對行業未來的發展大有裨益。最后,政府可以出臺相關的政策對體育產業進行扶持,引導社會投資者對體育行業進行投資,也可以提供相應的技術、資源支持,為體育產業進行自我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總的來說,體育經濟對于國民經濟發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體育經濟是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部分。體育產業優化自身產業結構設計不僅有利于整合自身優勢資源,加快自身產業化進程,還能切實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體育產業進行職業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業環境,對于行業未來發展意義重大。體育經濟人才建設是體育行業發展的關鍵,要外部引進和內部培養雙管齊下,既懂得體育相關專業知識又飽有市場管理經驗的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對于體育產業發展具有顯著推動作用。法律保障建設是規范體育產業市場活動以及市場行為的有效措施,可為體育行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內外環境。創新是行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創新發展理念模式才能走的更穩、更快。提升體育產品科技含量是提高行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也是我國體育產業走向國際化的必經之路。體育產業的發展與政府的大力支持息息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充分發揮自身的服務監督作用,才能確保體育產業在良好的市場秩序之下穩步快速發展。
未來的體育經濟市場必將走向高技術含量、個性定制的優化資源道路,因而體育產業要創新高端定制,迎合大眾消費者的喜好、品位,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