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聞朵,馬 浩
(貴州財經大學 經濟學院,貴陽 550025)
關鍵字:英國脫歐;經濟關系;政策選擇
英國對全球市場的參與越來越多地基于相對充足且有技能的勞動力、商業友好的法律規章制度及地理環境,這些特點決定了其在貨物、服務貿易中的比較優勢格局。重要的是,它們也決定了外商直接投資的流向及性質。英國是服務(金融、IT和媒體)和先進商品(藥品和汽車)的凈出口國,但這些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進口資金和技術投入的,這些方面的投資占英國2015年國際投資頭寸的51%。英國目前的收益來自于其在貨物、服務、投資和人力等方面的參與,英國的貿易和投資流量是建立在歐盟與中國現有的經濟關系之上的。
經濟績效中心(CEP)對英國脫歐進行了一系列分析,并介紹了英國脫歐如何影響英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外商直接投資和移民狀況,并且量化了這些變化可能產生的福利效應。
作為歐盟的成員國意味著英國和歐盟之間不僅可以通過取消關稅壁壘,而且還可以減少非關稅壁壘來創造較低貿易成本,作為歐盟單一市場的一部分,減少貿易壁壘增加了英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英國1973年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EEC)之前,其貿易約1/3來自于歐洲經濟共同體。2014年,歐盟27個成員國出口額占英國出口額的45%、進口額的53%,歐盟出口占英國國民收入的13%。英國消費者通過降低價格和獲得更好的商品而獲益。與此同時,貿易還提高了其產出、收入和生活水平。
根據CEP的分析可知,由于與歐盟國家的一體化程度減少、貿易量下降使英國的經濟成本遠遠高于對歐盟預算較低貢獻的國家,估計英國脫歐使得收入在1.3%至2.6%之間永久性的下降(每家每年850英鎊至1700英鎊)(Dhingra等,2016)。繼英國脫歐以后,較低估計1.3%相當于英國仍然是單一市場一部分的樂觀情況。對于英國和歐盟的悲觀情況,2.6%的較大估計是不同意新的貿易協議,并在WTO條款下恢復交易。一旦英國脫歐,就會對英國生產力和投資產生長期影響,收入下降6.3%—9.5%(每戶每平方米約4 200—6 400英鎊/年),收入的不斷下降使得英國總體福利水平不斷降低。
英國脫歐的經濟痛苦可能會被廣泛關注。Breinlich等人(2016)研究英國脫歐的分配效應在不同家庭及不同行業中產生的影響,經過相應數據分析得知,其中產階級比最富有和最貧窮的國家受到的沖擊要輕一些。對于最貧窮的1/10的家庭(最低1/10)實際收入損失將是1.7%,短期為3.6%,長期為5.7%—12.5%。對于最富有的家庭來說,短期虧損為1.8%至3.9%,長期虧損為6%至13.4%。如果英國離開歐盟,根據他們的具體開支模式,家庭平均收入會面臨至少4%的實際損失(每年1 637英鎊),從而導致價格全面上漲,特別是運輸、酒、食物和衣物,即運輸價格上漲4%至7.5%,含酒精飲料的價格漲幅最大(4%至7%),食品(3%至5%)和服裝(2%至4%),這些產品嚴重依賴進口投入。相比之下,服務價格漲幅最小。
英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接受國之一,外商直接投資也是英國經濟表現的重要決定因素。
2008年金融危機前幾年,外商直接投資流入量達到了歷史新高。盡管在危機之后流入量的價值下降,但英國仍然是歐洲最大的FDI流入量的目的地。截至2014年,英國FDI庫存量占世界的6%,其FDI庫存量占比僅次于美國和中國。根據CEPII的規定,英國在2015年宣布的綠地投資項目中占全球的7.4%。相比之下,德國僅占1.6%。
外資子公司在就業方面占私營部門的14%,外商直接投資總額占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58%,2014年外商直接投資占總投資的10%。這筆投資的大部分來自歐盟國家和美國。歐盟和美國公司所擁有的附屬公司就業分別占英國總數的7%和4%,這與引力模型下的FDI流量是一致的(安德森,2011)。
FDI流入集中在英國具有明顯比較優勢的行業:金融部門、采礦和運輸設備以及當地高端部門需求(食品和飲料)。英國脫歐對FDI流入的影響取決于多國背后的活動動機,對于歐洲公司來說,英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成本會增加,從歐盟其他國家進口更有吸引力。公用事業和食品、飲料和煙草等行業可能會經歷對內直接投資的增加,但是在同一時間增加了在歐盟單一市場內進口投入品和出口產品的成本可能會降低英國在國際價值鏈中的參與度,這種負面影響很可能占主導地位。
為了更細致地了解關鍵行業可能受脫歐的影響,我們分析一下最近英國汽車制造業,更詳細地說:英國現在是歐盟第四大汽車生產商,畢馬威認為大部分汽車制造商的投資是以新車為主售到歐盟市場。2014年,汽車行業雇傭了近30萬名員工,約占英國出口總額的5.1%,其40%的汽車出口到歐盟。汽車制造商和貿易商協會發現70%的成員預計英國脫歐會對其商業產生中期和長期的負面影響。Head和Mayer(2016)估算了英國脫歐工廠位置和水平對汽車生產和價格的影響,在他們的研究中,脫歐有兩個主要的缺點:首先,由于非關稅和可能的關稅壁壘使得貿易成本上升,在英國生產不太有吸引力,因為它運往歐洲其他國家的運輸費變得更加昂貴;其次,總部與總部之間的協調成本增加,公司內部關鍵人員的調整可能會更困難。
英國脫歐影響了汽車行業的兩種情況:首先,英國汽車總產量預計將下降12%,即每年近18萬輛,這主要是因為寶馬等歐洲汽車制造商一些方面遠離英國的生產,因為進口汽車及其零部件的成本增加使得英國消費者所面對的價格也上漲了2.55%。其次,沒有貿易壁壘的情況下,英國汽車和汽車上的組件與歐盟其他國家對比,雖然在價格穩定情況下,英國的汽車產量仍下降近3.6萬輛(2.4%),但是,唯一的成本增加的仍是由于總部協調成本增加。簡而言之,Head and Mayer(2016)的文章中對宏觀經濟調查證據顯示,如果英國放棄進入單一的商品市場,那么英國的汽車生產成本可能會很高。
英國脫歐的負面影響如何得到緩解?在這一部分中我們討論面對這一情形英國的政策選擇。
為了降低英國脫歐的成本,英國需要把重點放在維持與英國脫歐后關稅貿易上,更重要的是防止非關稅壁壘的增加,尤其是對于服務。海關手續要簡單快捷,相關邊境延誤的財務費用對于小型出口商來說尤為重要,對此他們生產所需的固定成本占出口收入的比重較大,中小型企業如果出口就應該把重點放在歐盟市場。英國脫歐對貿易管理成本的影響因行業而異,例如,音樂、媒體和IT服務主要受國家監管當局影響而不是歐盟,一些金融服務(外匯交易,部分衍生品結算)受全球標準支配。英國脫歐預計不會對這些行業的貿易成本和投資決策產生重大影響,但是如果歐盟進一步深化這些領域的融合,就沒有了英國的參與,這個結論可能會扭轉。
根據歐洲經濟區的成員資格,英國將保持單一部分市場,意味著它將繼續接受歐盟的經濟監管。退出歐盟并轉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國將恢復對英國經濟監管的主權,允許對英國對來自歐盟的移民實施限制。但是英國將不具有與目前歐盟相同的市場準入水平。貿易貨物將受到歐盟最惠國關稅(MFN)的影響,但會有新的非關稅壁壘和服務貿易的限制。像瑞士模式的政策選擇列支敦士登模式將提供更多的中間層次的市場準入主權。
英國脫歐后,英國計劃離開歐盟的海關聯盟,這將使英國有自己的貿易政策,并與歐盟以外的國家談判新的貿易協定。憑借獨立的貿易政策,英國可以尋求針對英國的貿易協議而不需要和歐盟其他27個成員國妥協談判。不過,單單英國的議價能力就比歐盟低,這可能意味著英國最終獲得的貿易交易更差。目前英國參加歐盟-南韓自由貿易協定等歐盟成員國的貿易協定將會發生什么事情也是不確定的。英國可能需要更換或重新談判這些過去的貿易協定,需要昂貴和長期的外交努力以及相當大的臨時不確定性。在談判能力有限的情況下,英國必須優先考慮與像歐盟和美國這樣的貿易伙伴更大更緊密的關系。
貿易談判是具有相互矛盾目標的國家之間的討價還價。每個國家都希望盡可能在放棄談判的同時實現自己的目標。以下四種原則就是對英國與歐盟進行未來貿易談判的預測。首先,為了達到目標,英國必須做出讓步。其次,英國需要確保其倒退選項有助于實現英國脫歐后的目標。再次,當英國離開歐盟并簽署長期協議的時候,英國應該提高談判地位,過渡時期剩余單一市場的一部分為保持經濟穩定提供了最大的機會。最后,英國需要大量投資于四個專業領域:律師行業、外交關系、專業化領域、政策領域。即使在樂觀的假設下,也有可能使英國在脫歐情況下比其他情況下更差,但差多少將取決于英國選擇在未來十年重新協商與歐盟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