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 紅
(寧波市委黨校,浙江 寧波 315000)
如何發展海洋經濟,變海洋優勢為浙江經濟發展優勢,是浙江參與全球競爭、服務國家戰略的關鍵所在。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則是通過優化整合寧波、舟山兩地的海岸線資源, 發揮港口資源優勢, 進一步提升浙江港口競爭力, 實現浙江海洋大省的目標。2017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突破10億噸,已連續9年位居全球港口首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7.2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597萬標箱,集裝箱吞吐量位列全球港口第四位。寧波—舟山港從一個靠泊能力只有3000噸級的內河港發展到目前世界第一大港,不僅得益于我國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更離不開21世紀初以來寧波—舟山港的一體化實踐推進。
2002年12月,當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第一次到寧波視察調研,提出浙江港口可以發展成全國之最,甚至世界之最。省長呂祖善也明確表示,寧波、舟山海域的深水岸線資源得天獨厚,是浙江省下一輪經濟發展中最大的比較優勢。隨后,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省長呂祖善、副省長王永明曾多次在寧波和舟山就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進行調研,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在明確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方向后,2003年初《寧波—舟山港口資源整合規劃》拉開了一體化進程的序幕。2003年8月6日,浙江省港口規劃建設委員會成立,并在與寧波、舟山兩市進行多次協商的基礎上,提出寧波舟山港口資源整合方案。 2005年6月23日的浙江省長常務會議和6月27日的浙江省委常委會確定了推進一體化的“四個統一”,即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品牌和統一管理。 2005年12月 16日浙江省政府正式批準“寧波—舟山港”名稱,報交通部備案并對外公告。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出席寧波—舟山港管理委員會授牌儀式時說:“今后的大手筆建設,一個濃墨重彩之處,將是在港口建設方面。港口建設的重點,將是在寧波、舟山‘一體化’之舉?!?2006年1月1日,“寧波—舟山港”名稱正式啟用,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形成。
201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舟山,對加快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建設作出了新指示。2015年8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根據中央精神和浙江省的實際,成立省海洋港口發展領導小組,并由省委書記任組長,省長和常務副省長任副組長,統籌推進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同時,在原浙江省海投集團的基礎上,成立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海港集團)。2015年9月,原寧波港集團和舟山港集團均通過股權等值劃轉方式,組建了寧波舟山港集團。2016年6月,又組建了浙江省海洋港口發展委員會進行綜合協調。2016年11月,浙江省海港集團與寧波舟山港集團進一步深化整合,實現“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運作方式。
短短十幾年時間,寧波—舟山港營造了全新的比較優勢,核心競爭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1. 港口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通過寧波—舟山港的一體化發展,浙江省開放的港口發展環境初步形成。具體表現在:一是市場競爭有序。原來寧波港和舟山港分屬于寧波市和舟山市,行政區劃的界限使寧波港和舟山港存在著各自為政、重復建設和同質競爭等問題。一體化發展促使兩港分工合理,大宗散貨泊位布局在北部區域,而集裝箱泊位則主要布局在南部區域,錯位發展不但避免了同質化惡性競爭,而且協同發展的效應不斷增強。二是浙江“一體兩翼多聯”的港口發展格局形成。通過寧波—舟山港的一體化發展,浙江全省的港口分工定位優化。寧波—舟山港為主體,浙東南和浙北環杭州灣港口為兩翼,聯動發展義烏國際無水港和7個內河港口,形成“一體兩翼多聯”港口發展格局。
2. 建立了有效的協作機制和港口經營機制
為避免出現港口一體化僅僅是停留在港口之間吞吐量和建設規模的簡單疊加,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一開始就把重點放在建立有效的協作機制和完善的港口經營機制上。首先,為了提供一體化發展的機制保障,組建了浙江省海洋港口發展委員會(以下稱浙江省海港委)和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作為省級主管機構和省級市場平臺,承擔了浙江海洋港口一體化和協同化發展的重任,對寧波—舟山港進行統一的監管。同時,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打破了原來的壟斷性經營、單一性的公有體制,根據《寧波—舟山港總體規劃》,采用了“政府推動+市場決定”的管理體制。一方面,由浙江省海港委對港口企業資產進行重組,對港口的自然資源和經營資源進行整合,打破了港口間主業和服務業各自獨立運作的局面;另一方面,通過市場機制來整合寧波和舟山港現有經營性資產資源,建立了以市場化為導向的經濟利益調整機制和運營管理體制,吸引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參股,并對具體的港口項目開發堅持市場化運作,有力地保障和促進了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的進程。
3.港口競爭力不斷增強
寧波港和舟山港在一體化發展以前,各有各的優劣勢。寧波港的優勢較為明顯:經濟實力強,技術信息和經營管理水平較強,但劣勢也存在,如港口和岸線規劃布局不合理,深水港的發展空間有限,尤其是深水岸線已經難以滿足長遠發展的需要。寧波港的優勢恰恰是舟山港的劣勢,舟山港的劣勢主要是直接經濟腹地較小,集疏運條件不完善,而且舟山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弱于寧波,所以港口發展的資金和技術力量不足。但舟山港又具有寧波港發展所不具備的優勢,如域內海底平坦、水深適中、水域開闊,且200公里的深水岸線目前只用了大約 30公里。寧波—舟山港實質性一體化,通過優勢互補,寧波港口豐富的管理經驗、較充裕的資金和貨源等優勢同時覆蓋舟山,而舟山的深水岸線、水水中轉等港口資源得以進一步優化配置和布局,雙方的優勢也在更大范圍內得以充分體現,在提升管理服務水平、降低運行成本的基礎上,實現“1+1>2”的效果,從而提升了浙江港口的國際競爭力。
4.港口運營效率有效提升
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后,港口的運營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首先,國際航運業呈現出了船舶大型化、聯盟化的趨勢,在大船時代迫切需要大港的高效作業進行支撐。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后,海港與內河港口實現了聯動發展,同時也加強了港口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發展,所以寧波—舟山港的作業效率和服務效率與以往相比大幅提升,目前最快平均15秒就可以吊起一個箱子。另外,鐵水聯運、江海聯運、水水中轉等也快速發展,如寧波—舟山港已開通了11條集裝箱鐵水聯運班列,尤其是江海聯運,在我國進入沿海經濟與內陸經濟共同發展的新時代下,2016年舟山江海聯運中心成立,為寧波—舟山港服務于長江經濟帶、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打開了新通道。
5.重大項目建設步伐加快
金塘大浦口集裝箱碼頭是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的首個重大合作項目,其中一期工程由寧波港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寧興(集團)有限公司以及舟山市金塘港口開發有限公司三家共同出資投建。經過4年奮戰,金塘大浦口集裝箱碼頭于2009年11月投入試生產,2013年5月寧波—舟山港金塘集裝箱碼頭二階段主體工程開工,2014年6月8日寧波—舟山港金塘集裝箱碼頭正式開工投入使用,截至2017年12月9日年吞吐量首次突破了100萬標箱,成為浙江省第三個集裝箱年吞吐量超過百萬標箱的港域。此外,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后推進的重大項目還有六橫中遠修造船基地二期工程、衢山鼠浪湖島礦石中轉碼頭和浙能電廠及煤炭中轉碼頭等。在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方面,舟山連島工程、蝦峙門航道、條帚門航道整治等工程建設不斷加快。這些重大項目的建設緩解了寧波—舟山港集裝箱泊位通過能力不足的矛盾,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以適應集裝箱吞吐量不斷增長的要求,也推動了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建設的進程,促進了寧波—舟山港由大港向強港的轉變 。
1.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是關鍵
寧波港和舟山港雖然只是一海之隔,但兩港分別屬于寧波和舟山兩行政區域所管轄,要推進港口一體化發展,在行政區劃不變的情況下,實現港口統一建設和管理,不僅要顧及各方的利益,還需要充分考慮一體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所以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是由省級層面來進行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從2003年的“浙江省港口規劃建設委員會”,2005年的“寧波—舟山港管理委員會”、“浙江省海洋港口發展領導小組”、“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到2016年的“浙江省海洋港口發展委員會”,都體現了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的順利發展是從浙江全省戰略層面做好頂層設計。從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的經驗來看,解決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矛盾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針對重大問題要有新的謀劃、新的舉措,而頂層設計需要構建強有力的改革領導機構。
2.高起點規劃是前提
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的主要目的是把浙江的自然稟賦優勢和良好的發展基礎轉化為新一輪的發展優勢,從而提升浙江港口的全球競爭力,加快海洋強省建設。一體化規劃起點高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體化的水平。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啟動以后,制定一個高起點的規劃尤其重要。從2003年初的《寧波—舟山港口資源整合規劃》、2005年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運作方案》到2016 年《寧波舟山港總體規劃》,規劃統籌了港口海岸資源,通過整合促使港口間的稀缺資源得以充分利用;規劃明確了寧波舟山港的定位,確定了寧波舟山港“一港、四核、十九區”的空間布局,通過錯位發展減少重復建設,避免惡性競爭,實現合作共贏,從而促使寧波—舟山港由東方大港向東方強港的轉變。長遠的具有前瞻性的發展規劃對寧波—舟山港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導性作用,把寧波—舟山港發展成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綠色的現代化綜合性港口,進而向一流的世界大港邁進。
3.高標準定位是重點
在經濟新常態下,浙江如何在競爭與合作中贏得發展空間?如何解決浙江港口大而不優、大而不強的問題?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過程中一個制勝絕招就是一個“高”字,高標準定位。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首先提出要努力實現“四個一流”目標:全球一流的現代化樞紐港、全球一流的航運服務基地、全球一流的大宗商品儲運交易加工基地和全球一流的港口運營集團?!八膫€一流”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其中建設一流的現代化樞紐港是基礎,一流的航運服務基地是支撐,一流的大宗商品儲運交易加工基地則是特色,而一流的港口運營集團是核心主體。顯然,寧波—舟山港“四個一流”的目標是一體化發展的高標準定位,通過“四個一流”建設,寧波—舟山港在浙江港口發展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把寧波—舟山港建設成為國際強港,帶領浙江省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世界級港口群。
4.創新是保障
創新是寧波—舟山港一體化順利發展的保障。首先,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是港口之間的橫向一體化,2002年浙江省政府提出一體化舉措,本身就是一個創新之舉。有了當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總書記的點題,才有今天的寧波—舟山港,一個服務于“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全球首個“10億噸”大港。其次,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的亮點是體制機制創新,既突出了政府的主導作用,又運用市場經營機制來有效整合寧波港和舟山港的港口資源。在一體化以前,寧波港和舟山港長期實行的是壟斷性經營,其單一性的公有體制導致投融資形式和渠道比較單一。要推進一體化發展必須改變舊體制,但如果單純以市場經營機制為主導,障礙較大,難以推動,所以需要省政府“自上而下”進行整合、引導和統籌安排,而對一些具體的港口項目開發、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平臺的建立,均堅持了市場化運作,以市場化為導向建立經濟利益調整機制和運營管理體制,實現港口經營與管理的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