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瑞
農業電子商務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技術,以農業生產、銷售為中心,通過電子化交易方便經營者獲取信息和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商務模式,例如農產品網絡營銷、農業信息咨詢、農業物流管理及農產品電子支付等。目前,我國農業網站基本覆蓋農業各領域,商務功能和信息服務日益增強,發揮引導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加快農村市場流通等積極作用。《第2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農村網民數量已達1.15億人,占全國網民數量27.4%。我國農業網站數量超過3萬個。
農戶在“互聯網+農業電子商務”的模式下,在網絡平臺登記注冊成為賣家并將自家產品或服務進行合法交易,可有效突破農業市場局限性,方便快捷的現代化營銷。目前,我國農產品的生產多是小農戶,規模化程度和自產自銷的效率低、成本高。農業電子商務可把小農戶集合一起,銷售上實現規模化,使小農戶同樣具有競爭力,提高農產品價格、產量、效益和農戶生產積極性。但目前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氛圍一般,多數農戶習慣“一手錢一手貨”的傳統交易方式。金融服務領域的發展相對滯后,農民未能享受電子商務帶來的資金交易的便利,電子支付在農村受阻,農民大多習慣在郵政儲蓄、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資金交易。
美國農業電子商務有以下顯著特點:第一,政府主導農業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第二,在農業電子商務系統中政府具有主體地位。第三,立法、執法、普法保障農業電子商務合法運行。第四,樹立農業電子商務平臺的品牌運作理念。2016年,英國已有98%農戶加入農業電子商務,96%以上的農產品企業在互聯網平臺完成產品交易。英國農業電子商務有以下顯著特點:第一,國家全面推行電子商務互聯網平臺。第二,構建不同類型和種類的農產品交易網站。第三,電信資費普遍較低。
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并結合我國農業電子商務實際,提出以下建議:第一,加強農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第二,分類建設農業電子商務平臺。第三,建設完善農產品標準體系。第四,完善人才支撐體系。第五,健全現代化農業物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