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劉芳
長春市九臺區位于吉林省中部,屬于季風區中溫帶半濕潤地區。主要氣象災害有干旱、洪澇、低溫冷害、大風、冰雹、寒潮等。九臺區汛期(5月1日~9月30日)降水分布不均勻,且降水量級與分布時段沒有規律,較易引起干旱和洪澇災害,所以九臺區的糧食安全生產的保障工作尤為重要。
1工作現狀
九臺區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始于2008年,目前在全區18個鄉鎮、街道辦事處設立了15個防雹站,配置15門高炮,15部火箭組建了人工防雹網。但是由于九臺區地理位置臨近機場,上空分布多條航線,是飛機降落的必經之地,這也是九臺區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難點。
1.1人員
九臺區共有15個防雹站,每個炮點有4名炮手,共16名作業人員,均為男性。年齡分布不均,老齡化較為嚴重,其中50歲以上的有29人,文化程度多為高中。
1.2系統
目前九臺區人工影響天氣有兩個指揮系統和一個東北人工影響天氣管理系統。2016年10月中旬九臺區氣象局對防雹網指揮系統進行了全面升級,每個防雹站均配備了無線通信指揮對講機。省市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在我局建立了彈藥物聯網管理項目,為科學安全的彈藥管理起到引領作用。
1.3制度
為更有效更科學進行人工影響天氣工作,九臺區氣象局每年都會與政府簽訂《九臺區人工影響天氣安全責任書》,長春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制定《人工影響天氣安全責任書》上報政府,經政府主要領導同意后,按照計劃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工作。另外,每年汛期前會組織各防雹站站長會議,制定每年的工作計劃與管理辦法。
1.4培訓
每年吉林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會組織全省作業人員進行培訓,確保每個作業人員能及時發現并解決故障,確保高炮能正常作業。每次培訓結業后都進行考試,并且將最終成績納入年底考核,與炮手補貼掛鉤。
1.5安全措施
2017年年底,九臺區轄區內所有防雹站安裝了炮彈存儲柜,進一步提高了炮彈的存儲安全。另外,每個防雹站都配有監控器,可直接查看高炮、炮彈以及作業人員情況。每次作業都由九臺區氣象局指揮,精確到方位、仰角和作業時間。作業結束后需要第一時間將作業用彈量上報到九臺區氣象局。
3建議
3.1平臺建設
由于目前平臺較多,將所有平臺集約到一個平臺上,減少指揮人員操作,節約時間。另外,在請令上浪費的時間較多,建議加強請令設施建設,確保能滿足多個作業點在最佳時機同時作業。
3.2人員培訓
加強人員培訓,培訓不要局限在高炮維護以及作業方式方法上,應增加雷達回波的學習。同時應該加強應急能力和人影指揮知識的培訓,使作業人員能夠抓住作業的最佳時機。
3.3資金投入
不論是提高作業人員的技術能力還是炮點的安全性都需要資金的投入,建議政府加大資金的投入,保證每年的作業用彈量。目前,九臺區轄區內由于臨近飛機場,仍有個別作業盲區,應增設新的作業點,以便消除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