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戰爭與災害是導致人道主義危機的主要原因,暴政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誘因。中國歷來主張不干涉他國內政,然新形勢下,中國主張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人是最高的目標,針對人道主義危機是否應及時加以干涉引發了新一輪的思考。
關鍵詞:再議;人道主義干涉;正當性
自冷戰結束以來,具有“人道主義干涉”性質的行動包括:索馬里人道救援行動、伊拉克“禁飛區”計劃、塞拉利昂維和行動、干涉波黑戰爭、科索沃戰爭和東帝汶維和行動、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
一、人權與國家主權的對立與統一
聯合國將人權保障問題法律化,這標志著人權問題開始進入立法體系。然而基本人權仍然是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還沒有進入到國際法領域。基本人權由一個國家的憲法規定,每個國家的國情或者文化不同,憲法對基本人權的解釋也就不同,但是不管怎么樣一般都包括生命權,平等,自由等幾種常見的權利。其他國家若以這些權利為理由挑戰他國憲法權威,就構成一種干涉。
人道主義災難固然不利于世界穩定和人類文明,但是不顧國家主權原則一定會導致更加可怕的無政府主義。必須堅守人權的已有理論小心地保障人權,必須防止人權被個別大國解釋,防止人權理論被大國利用成為踐踏國家主權的工具?!翱梢哉f,正確認識并處理好人權與主權之間的關系,是揭露人道主義干預真面目有力的突破點”。
二、人道主義干涉在理論中的困境
雖然人道主義干涉行為正在變得越來越頻繁,但是從國際法的角度去研究它,你會發現,它在合法性上是非常站不住腳的,而這其中最為致命的理論依據就在于它在根本上無法超越國家主權原則的法理制約。從法理的角度去理解的話,干涉主義絕對不會是對國家主權理論的補充,人道主義干涉理論的內在邏輯在根本上與國家主權原則是相互矛盾的。要知道這一點,聯合國在處理國際事務時必須首先承認國家主權原則,同時又不能包庇干涉主權的行為,“國際法不能一方面既承認國家主權原則一方面又支持侵犯主權原則的行為。”換句話說就是,以人道主義為基礎的干涉行為與以主權為基礎的不干涉原則在本質上是相互矛盾沖突的。如果人道干涉主義在國際法中得到了支持,那么國家主權原則就會失去法理基礎,國際中就不會有國家主體。也就是說,只要國際社會還承認國家主權原則是國際關系和國際法的基本準則,那么人道主義干涉行為在本質上就不是合法性的,干涉和主權在國際法中不能共存。
三、人道主義干涉的正當性
干涉倡導者認為,主權的公平及獨立是有一定范疇的。英國國際法學家和聯合國國際法院前法官拉普特說:“當一個主權國家的法律被制定或適用于違反可合理地被認為是動搖人類良知的最低人權時,人道主義就高于主權國家的法律?!标P于“聯合國憲章”體系,在涉及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問題上,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均以集體干涉為基本基準,絕對質疑一些國家濫用干涉的問題。
首先,“聯合國憲章”并沒有完全否認干涉的重要性。憲章第一章第一條說:為了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采取有效的集體方法來預防和消除對和平的威脅,并制止侵略行為或其他和平的破壞。我們應以和平的方式并根據正義和國際法原則,調整或解決對和平具有破壞性的國際爭端或局勢。”第四十二條規定:“安理會必須采取必要的海陸空行動來維持或恢復國際和平與安全?!睆倪@個規定可以發現,全球化下的干涉與維護主權是有利益的一致性的。2001年12月,國際干涉和國家主權委員會提交了題為“保護責任”的報告。該報告明確指出,“保護責任”是干擾人道主義保護的新方式。主張拋棄原有的“干涉的權利”,而只涉及“保護的責任”。因此,為此目的的集體干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合理的。國際主權并非絕對的,隨著國際社會相互依賴程度的加深,對主權的影響也在增加,人權問題日益由國內事務轉變為國際事務。當國內力量無法解決問題時,主權必然受到其他超越國家的力量的制約。
1948年出臺的《世界人權宣言》在本話題的討論中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它作為首個真正意義上的討論人權文件,在我們判斷一次干涉是否合情理時,有非常大的參考性。貫穿該宣言的一大內容便是公民的權利,其中有19條是關于這一話題的,這種權利應該以法律的形式而非口頭約束或者道德約束的方式。第八條說:當法律賦予一個人的基本權利被危害時,合格的國家有權利對對這種行為實施有效的補救,這一條肯定了當人道危機發生時,其他國家出于維護被侵害者權利的目的,實施一些手段。盡管該宣言還是一種號召性的文件,但它對于以往乃至日后的人道主義干涉實踐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和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宋陽旨.英國學派的人道主義干涉理論——多元主義與統一主義之爭[J].國外理論動態,2016(02):56-64.
[2] 遲德強.從國際法看人道主義干涉[J].武漢大學學報, 2006:59.
[3] 陳小鼎,王亞琪.從“干涉的權利”到“保護的責任”——話語權視角下的西方人道主義干涉[J].當代亞太, 2014(03):97-119+159.
基金項目:文章為2017年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中國參與國際救災合作機制建構的現實困境及其對策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7Y035。
作者簡介:陳秀,女,漢族,副教授,漢口學院文法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