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敬
摘 要:隨著高等學校對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不斷重視,學生運動安全事故也在不斷上升,而學生運動傷害也屬于安全事故。文章通過安全管理上的事故致因理論對學生安全事故進行分析,獲得運動傷害事故原因,用于預防學生運動傷害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運動安全事故;學生運動傷害;運動綜合論
隨著高等學校對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不斷重視以及全民健身意識的不斷加強,高校大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也日益高漲。根據筆者對2011-2012年在校大學生意外傷害現況的調查來看,以車禍、跌傷、運動傷害、環境因素傷害等進行調查,發現運動傷害人數達到231人,總調查人數為1000人,占比25.2%,位于所有傷害類型的首位;同樣,筆者對全國13所高校進行調查發現,運動傷害事故在13所高校中均存在,而在運動過程中“磕磕碰碰”更是發生極為頻繁,運動中的重大事故較少,但是也偶有發生。
學生運動傷害事故從根源上來看是安全事故,因此可以用安全管理上的事故致因理論分析學生運動傷害事故原因。
一、運動傷害事故類型
大學體育的教育功能是通過有計劃的體育教學活動,使參與者得到實踐人體機能操作的成功與樂趣,發揮人類生命價值,擴展人類生活品質與生存空間。學校體育傷害事故是指學生在學校體育活動中,學生發生意外,在身體上、思想上、精神上受到上述意外所帶來的損失或者災害,從而導致學生身體上受到傷害,嚴重的,身體上致殘或者死亡,在精神上受到沖擊。
二、綜合論分析方法
事故的發生是由于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僅僅是人員的失誤或者物的不安全狀態是不能夠獨立導致事故。事故致因理論中的綜合論認為事故的發生是社會因素(基礎原因),管理因素(間接原因),生產中的危險因素(直接原因)共同造成的。這種模式的結構如圖1所示。
三、基于綜合論的運動傷害事故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分析
綜合論事故模型分析見表1。
原因及結果:通過對本次事故的綜合論分析,直接原因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人的不安全行為,此處主要是學生的不安全行為,二是物的不安全狀態,本次事故主要是橫箱以及保護裝置的缺失。具體來說,學生在運動前已經感受到了體力不支,無法繼續進行下一項運動,但仍然繼續且未告知老師自己不適,在物的不安全狀態來看,學生在跳遠橫箱時,由于右腳撞擊到了橫箱,失去平衡,撞擊到硬物上,導致骨折。本案例的后果較為嚴重,學生因該次事故導致骨折,十級傷殘,影響力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對于該學生馬上要經歷中考來看,對他人生影響較大。
從表1可以看出,該案例中間接原因主要是由于第三方人員或機構引起的,教師在學生進行運動前未對學生的身體狀況有較好的評估,將兩個高強度運動安排在一起且在兩項運動間隙未安排休息,沒有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這些管理上的問題間接導致本次事故。
(二)案例二分析
綜合論事故模型分析見表2。
事故原因季后果:該事故的直接原因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人的不安全行為,觀看羽毛球的學生離場地較近,二是物的不安全狀態,羽毛球拍質量不合格,在擊打過程中拍柄和拍頭脫落,導致在擊打羽毛球過程中,球拍砸傷在場地外的學生,上述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導致了本次事故。
本案例的后果較為嚴重,學生因該次事故眼球破裂,需要更換為義眼,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并且對以后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該事故的間接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上存在漏洞,從物的方面來看,未對體育器材進行定期檢查,未在羽毛球場設置觀看區,8人一個場地條件下較為密集,從人的因素來看,沒有對打球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告知其危險可能性,致使學生沒有預見危險。
四、結語
通過對高校學生運動傷害事故進行闡述,并對事故致因理論以及綜合論進行分析,運動綜合論對三個案例進行分析,最終獲得三個事故案例發生的直接原因、間接原因。通過對案例原因討論發現,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分為學生本人的事故,學校管理上的漏洞,教師的疏忽大意,場地的不規范,運動器材或者運動場所存在危險等方面,而事故后果嚴重程度大小不一,有較輕的骨折,較為嚴重的眼球破裂。
參考文獻
[1] 楊弋星,張態,李友.2011年至2012年在校大學生意外傷害現況調查與分析[J].大理學院學報,2015(02):64-67.
[2] 王勇.大學生體育運動傷害事故規避[D].四川大學, 2005.
[3] 宋在國.高校運動傷害事故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 2011.
[4] 申德峰.中學學校體育傷害事故責任認定及賠償問題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