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婷
摘 要:在當前全國實施本科高校應用型轉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向應用型轉型是新形勢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與必由之路。文章主要就在本科高校應用型轉型背景下如何有效構建實踐教學模式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本科高校;應用型轉型;實踐教學模式
在科高校應用型轉型背景下,本科高校原有的實踐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轉型之后高校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培養需求。所以,本科高校應打破以往的實踐教學模式,加大對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以及創新,構建更加科學化、高效化的實踐教學模式,以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為本科高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動力。下面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如何構建本科高校應用型轉型背景下實踐教學模式。
一、實踐教學目標體系的構建
實踐教學目標體系指的是根據高校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專業特點及專業崗位的實際需求,并綜合考慮學生的素質、基礎與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最終制定的人才培養總體目標。實踐教學的目標應包括基礎能力、專業能力、專業崗位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其中基礎能力指的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掌握的最基礎理論知識與動手操作能力,可通過一些課程設計、課程實訓或實驗等方式,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來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專業能力是指通過課程實踐需掌握的本專業的專業技術能力,如市場營銷專業就可通過課外市場調查、見習等幫助學生內化相關理論知識,學會對實際營銷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專業崗位能力則是高校以培養崗位需求的人才作為出發點,根據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而提出的相應能力目標。而創新能力是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高校應注重創新思維、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培養。因此,應用型本科高校應以基礎能力、專業能力、專業崗位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實踐教學人才培養目標,并結合具體培養方案來構建實踐教學的目標體系。
二、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
內容體系的構建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高校應根據不同的專業的不同教學內容,從學生能力目標的培養的角度出發進行設計。主要包括實訓教學、實踐教學與創新教學三個方面。
實訓教學包括實驗教學、實訓教學。實驗教學是根據專業學生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任務,合理運用軟件、儀器等對專業知識及其本質規律進行探究的一種實踐教學活動。高校可將在理論教學中穿插進行實驗教學。實訓教學主要是針對學生單項或綜合技能的鍛煉,可在校內也可在校外進行。按照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及教學內容讓學生在仿真環境中進行訓練,可有效提升他們的職業感受度。比如在講授《廣告學》內容時,教師可在校內設置廣告文案寫作活動或者設置企業廣告策劃活動。
實踐教學包括普通社會實踐、實習與社會調研等。普通社會實踐內容可以和專業有關,也可無關,一般指在校或寒暑假期間從事的校內外實習。比如支教、社會調查、勤工儉學等,通過社會實踐可培養學生實事求是、敢于拼搏與吃苦耐勞的精神素質,讓其初步真正了解真實的社會現狀,磨練其社會生存能力等。實習能更好將理論知識和實際聯系起來,通過進入企事業單位崗位進行實踐實習,以積累相關經驗,鍛煉工作能力。社會調研則指的是按照既定的調研主題,由教師組織并引導學生對和專業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探究、分析,以了解社會現實,增強社會責任感。
創新教學包括學科競賽、自主創新創業實踐等。學科競賽主要是鍛煉學生智力能力的一種方式,石油行業協會、教育部門與高校等組織的一種特殊考試方式。不僅能推動教學改革,還能有效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興趣,為創新思維及能力的培養打下良好基礎。自主創新創業實踐教學能有效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動手能力以及就業能力等。比如播音主持專業開展的“主播之星”大賽。高校可聯合政府部門為創新創業學生提供創業項目及扶持資金等,讓其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
三、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
評價體系的構建對在本科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借助評價體系,可以及時獲得實踐教學效果的客觀反饋,以便及時改進教學方案與方法,促進實踐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可以從校內評價、校外評價、實踐教學效果反饋這三個方面來構建評價體系。校內評價:對實踐教學各環節展開動態且全面的監控,并明確考核評價指標,不僅要注重結果性評價,更要注重過程性評價,比如加入對學生參與積極性、學習態度、實驗操作環節中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校外評價:由企事業用人單位對學生在工作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實踐教學效果反饋:主要是以實踐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過程與結果反饋為主,根據實踐教學反饋情況,調整實踐教學內容或方法,完善實踐教學過程中的不足。
四、結語
綜上所述,實踐教學模式是有若干個部分構成的,每一個部分之間是互相影響、互相配和的關系。在本科高校應用型轉型背景下,高校需改革原有的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系統化、科學化、動態的實踐教學模式,進一步促進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茹莉.轉型發展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系統性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宜春學院學報,2016,38(07):120-125.
基金項目:本項目由寧夏大學新華學院轉型教改經費支持,項目編號:2016zxjg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