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煥 許傳久
摘 要:網絡教育已經步入了產業化階段,在市場不斷擴張的過程中,網絡教育的參與者也在不斷思考,不斷更新,不斷發展出新的網絡教育營銷模式。文章旨在探討新的網絡教育模式的內涵,并且分析了部分存在的問題,給予了一些建議和策略思考。
關鍵詞:網絡教育;網絡營銷;新模式
教育是立國之本,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支柱之一便是龐大的教育產業。由于教育產業的特性,教育產品基本是由信息組成的,教師成為傳導信息的渠道,學校則是渠道匯集的平臺。當網絡科技逐步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各種新科技的出現,也促使網絡教育產業出現了一些新的模式,文章將對目前市場上出現的新的網絡教育營銷模式進行分析。
一、新的網絡教育模式
(一)直播教學——教育自媒體。隨著直播軟件、直播平臺的持續走熱,各種各樣的資源紛紛開始與其相互融合,產生新的商業模式。教育產業也不例外,其中,利用自媒體平臺,進行直播教學,已是時下非常流行的學習方式之一。這種教學模式對于社會人員的好處自然更多,離開學校,進入工作崗位之后,想要提升自己的能力,確實是很麻煩的事情,有時間的時候找不到培訓班,有培訓班的時候時間又抽不出來。而這種利用了工作業余時間的直播式在線教育,讓不少想學習的上班族找到了門路。同時有一技之長的教師也有了更廣闊的發揮空間,這對于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師收入都是由積極意義的。
(二)慕課——在線課程開發。慕課是將大學內的高等教育資源素材化的典型方式,將各種課程做成視頻課程或其他方便提取和瀏覽的教育素材,組成一個大的數據庫,隨時可以進行課程調取。這種新的在線教育模式,對于傳統的遠程教育是一個新的發展,這使得不少過去沒有取得較高學習水平證書的人,有了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同時對于大學靈活運用自己的優勢資源,合理充分發揮教育產業優勢地位,有極大的幫助。
(三)隨身課堂——碎片化學習。電子商務在我國已經開始了移動化,和碎片化兩個特殊的發展模式。利用移動終端,特別是手機,進行新的網絡營銷模式的商品和服務層出不窮,消費者也更便于接受。于是利用手機APP等軟件作為載體,將教育資源碎片化,方便消費者隨時隨地進行自我微教育的隨身課堂,營運而生。與復雜和持久的傳統教育模式以及其他在線教育模式,隨身課堂更加適合現代人的生活和工作特點,碎片話的時間用碎片化管理來進行碎片化學習,已經成為不少人提升自己軟實力的好幫手。
二、新的模式出現的問題
(一)線上教師的資格審核界定無標準。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我國對于教師的資質認證是很嚴格的,沒有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是不可以從事教師工作的。但是網絡教育的營銷模式與傳統教育不同,目前也沒有什么相關的管理規定來進行指導,這使得參與網絡教育的教師隊伍中有不少濫竽充數之徒,有些是相關專業的學生,有些則是社會人員,這對于穩定教學質量并無幫助。
(二)線上教育資源的重復性太高、知識產權問題嚴重。目前的在線教育平臺為數不少,其中有不少同質化嚴重,比如大量的中小學教育平臺、相關行業資格證教育培訓平臺等等,平臺上的教育資源重復性非常高,甚至有一些平臺上的資源是從其他網絡機構里抄襲而來,甚至連視頻都有水分。其中嚴重的,還有知識產權的問題,不僅是對于國內的,也包括大量的國外優秀教育資源,一些平臺直接搬來就用。
(三)線上教育平臺營銷模式尚未突破。目前主流的線上教育平臺的營銷模式無非這幾種:會員制,繳納會員費,可以在一定時間或一定范圍內獲取在線教育資源;下載量制,用多少流量的資源就交多少錢,多買可以優惠;考核認證制,繳納一定的培訓費,參與在線培訓,之后參加線上或線下考試,通過后給予相關證書,未通過的可以繼續學習或部分退款。這幾種模式看透了,就是線下的產品銷售模式,這些營銷模式都不具有突破性,起不到助推整個產業的作用。
三、針對以上問題一些建議和策略思考
(一)在線教師資質認證須有專業審核機構。對于線下有相同的教育體系的網絡教育模式,其在線教師的資格認證應向線下的要求靠攏,應該由相關的管理部門組織在線教師參與國家的相關教師資格培訓并獲取教師資格證書。對于線下沒有相同的或近似的教育體系的網絡教育模式,其在線教師的資格認證應要求為期提供渠道服務的平臺商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不可放任其自流。
(二)線上教育產品的供應方應加強品牌建設,突出特點特色。線上教育產品雖然碎片化特點明顯,但是教育品牌仍然可以以教育質量的方式進行積累。加強品牌建設,一方面可以在混亂的市場內脫穎而出,另一方面可以網絡教育產業發展提供可循依據。這種教育品牌的建設,應該突出教育特點和特色,這個應該從解放目前在校教師的生產力出發,給予足夠的靈活空間,于學校,于教師,于市場,于消費者都是有好處的。
(三)在線教育平臺應該更深入思考收益模式,脫離簡單收費模式。如何收費,對于任何一種營銷模式,都是最重要的。對于在線教育來說,擺脫傳統的收益模式,找到收益突破點,非常重要。就像自行車找到了共享模式,便利店找到了無人零售模式,教育產業的電商化,也應該找到自己的收益突破模式。
(四)對個人、民辦教育機構及公辦學校制定不同的價格引導機制。對個人進行網絡教育產業的,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務的價格,可以由個人定,當然其銷售量由市場決定。對民辦教育機構提供的商品或服務的價格,可以適當放開一些,保證企業受益的同時,不允許亂收費高收費,保證教育的普惠特性。而對于公辦學校或機構提供的教育商品或服務,建議逐步取消一般性收費,只在增值業務中獲取收益即可。
參考文獻
[1] 王竹立.網絡教育:困局與出路[J].數字教育,2018(01).
[2] 李強.大數據在高校網絡教育中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03).
基金項目:文章我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基于職業技能競賽的高職財經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C-c/201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