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曉麗
摘 要:聲樂演唱是將音樂形象建立在語言基礎上更直白的展現出來,是對音樂的表演、詮釋及展現。如何在聲樂演唱中準確、全面表達音樂形象顯得至關重要,而音樂形象的表達離不開演唱者對音樂作品的二度創作,演唱者的二度創作能力直接影響著音樂作品的形象,也是演唱者本身音樂素養的直接體現。文章就聲樂演唱中的二度創作作為選題展開研究和分析,旨在為演唱者提供可行性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聲樂演唱;二度創作;音樂表達
聲樂演唱以具備較高音樂素養的音樂人才為表達主體,以經典音樂作品作為表達對象闡述音樂,一首完整的聲樂作品包含了詞曲作者的一度創作和聲樂表演的二度創作兩個過程。作品的一度創作是聲樂演唱者二度創作的前提,因此大部分聆聽者或者演唱者已開始關注音樂作品的一度創作,開始了解作品的本體,諸如創作背景、創作手法、音樂分析等。作品的一度創作完成了作品的形象,而作品形象的表達則需要演唱者的二度創作,因此,相對于一度創作,二度創作需要更多地理解音樂和掌握一定的聲樂演唱技巧;那么,如何在一度創作的基礎上,結合聲樂演唱技巧完成二度創作是演唱者音樂表達能力以及音樂素養水平的綜合體現,而演唱者所表達出的音樂形象也會直接影響聽眾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間接地將作曲家和詞作家的一度創作進行闡述。所以,更多的聽眾是從二度創作中才感知到了一度創作的魅力,因此,聲樂演唱者的二度創作是一度創作的信息傳遞。
掌握二度創作的方法、原則,認識二度創造的重要性是作品表達的關鍵,聲樂演唱者在一度創作的基礎上結合聲樂演唱技巧更好的完成二度創作,應該是一個不斷學習理解和總結的過程,不應是停滯的,廣大音樂學習者在提高專業能力的基礎上表達音樂的能力也應該是辯證發展的。
一、聲樂演唱的概念
聲樂是指用人聲演唱的音樂形式,是由一個或多個歌手表演的音樂類型,聲樂作品演唱是集歌唱與表演為一體的音樂表達方式。聲樂以人的聲帶為發生體,配合腔體共鳴和氣息流動,發出的悅耳的、連續性、有節奏的聲音。按照唱法的分類,聲樂大概可分為美聲唱法、民族唱法、原生態唱法、通俗唱法,演唱者可根據的主體差異和音域的高低不同音域來區分男女聲高音、中音、低音的,聲樂演唱可以分為獨唱、重唱、合唱等等。
二度創作中表演泛指演奏樂曲、上演劇本、朗誦詩詞等直接或者借助技術設備以聲音、表情、動作公開再現作品,表演的形式有多種多樣的,聲樂演唱是表演與歌唱的合稱。歌唱與唱歌略有不同,凡是具備聲帶說話的人的個體都可以唱歌,培養興趣和業余愛好,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但提升到專業歌唱卻是指由個人或者團隊,經過專業訓練后,需要借助歌唱專業的技巧,諸如咬字、氣息、腔體共鳴等技術,通過掌握的技術技巧借發出的優美動聽的聲音,以此用于抒情和表達聲樂藝術作品的真切含義,相對完美地呈現在舞臺上,最終帶給人們高層次的視聽藝術。
因此,聲樂演唱是一門綜合的音樂學科,旨在通過學習專業藝術的前提下,不斷提高音樂藝術素養,從而才能完整的表達出音樂作品所賦予的藝術情感內涵,準確地闡述音樂作品形象。
二、二度創作的概念
二度創作是音樂表達者在一度創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音樂素養和音樂理解對音樂作品的二度表達和完整詮釋,演唱者二度創作的水平與演唱者的演唱技能和音樂素養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演唱者的心境不同、理解不同、認知不同、感悟不同、體會不同,二度創作的水平和表達也會不同,帶給聽眾的體驗也不相同。二度創作必須是在尊重原作品的基礎上進行,演唱者首先對音樂形成自己的理解、處理和自己的演唱風格和特色,盡可能地分析出詞曲作者創作的音樂素材和意境,同時通過所掌握的藝術知識和積累的豐富經驗,繼而準確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內涵與風格,把詞曲作者的創作意圖和表現時代的情感通過二度創作后,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從而塑造鮮明的音樂形象。
三、聲樂演唱中的二度創作
(一)聲樂演唱中二度創作的意義
通過聲樂藝術二度創作后進行的表演,能帶給人們愉悅的心情和藝術作品中所表現自然生活的真善美傳入聽眾的心靈,進而影響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與生活情趣。二度創作的過程也是提高聲樂演唱者自身的音樂素養,以及完善聲樂演唱技能,完成音樂形象的創造者。二度創作必須以一度創作為依據和原則。
二度創作為促進音樂發展、傳播聲樂作品、再現聲樂作品的繁榮和發展。通過演唱者演繹不同國家、不同風格、不同地區、不同語言的表現,使得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聲樂作品在生活中得以體現,從而促進了音樂的傳播與交流。
二度創作擔負著創造性再現聲樂作品,聲樂演唱中的二度創作影響著聽眾對聲樂作品和音樂家的認知。聲樂演唱者的二度創造使得聽眾聆聽到了不同類型的聲樂作品以及不同作曲家的音樂作品,聽眾會在這一過程中感知作品的風格以及作曲家的創作特點。
(二)聲樂演唱中二度創作的方法
1.二度創作中的虛實轉化
在進行二度創作時,作為一名專業演唱者要做兩方面的工作。
第一,化實為虛。曲譜中的音符以及各種標記已經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了下來,變成了可觀的實物,聲樂演唱者需要將固定的音符化為情思,則稱之為化實為虛。這一步要求聲樂演唱者具備較高的音樂素養,等同于完成音樂分析,音樂分析的數據給予演唱者提供信息依據,演唱者根據信息在自身的知識結構下進行藝術形象思維,將所看到的文字音樂轉化成聽覺音樂。
化實為虛是二度創作的重要環節,演唱者的知識結構、生活經驗、文化等各個方面都起著作用,每一位演唱者所看到的曲譜都是相同的,但樂思則是不同的,這一環節制約了化實為虛的過程。
第二,化虛為實。每一位音樂家對作品的理解和對現實生活的體驗,都需要通過具體的音符表現出來,即是化虛為實,即將看不見的心境之物、思想感情、藝術構思轉化為音響的形式表現出來。在這一過程中演唱者的聲樂演唱技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聲樂演唱是建立在咬字、氣息、腔體共鳴等聲樂技巧上的,靈活運用聲樂技巧是化虛為實的關鍵。字領腔行、腔隨字走、字正腔圓、聲情并茂是聲樂演唱的不二法門,正確的咬字與行腔可以將文字與音符完美的銜接起來,整體化的展現作曲家的每一個音樂動機。咬字是聲樂演唱的第一步,如果文字表達出現了誤差,詞作家和曲作家的音樂思維都會受到破壞。
氣息是生命的體現,同時也是歌唱的力量源泉,合理的運用氣力歌唱而不是運用力氣歌唱,這一觀點清楚地闡述了氣息在歌唱中的作用,每一次歌唱、每一次行腔都得搭載氣息,在歌唱中,氣息同時扮演了動力汽油和潤滑機油的雙重角色,脫離氣息的聲音是虛化的,虛化的聲音缺乏連貫性、動力性以及動聽性,間斷的氣息導致間斷的聲音,自然會產生間斷的感情,這樣的聲音會讓作品脫離作曲家想收獲的藝術效果。
腔體共鳴的位置以及大小決定了聲音的音響和色彩,合理的找到腔體共鳴、運用腔體共鳴是美化聲音的必要途徑,同時聲音的力度與速度也影響了聲音的色彩。咬字、氣息、腔體共鳴都是影響聲樂演唱中二度創作化虛為實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影響著一度創作的完美傳播,所以,加強聲樂自身技能水平的提高是二度創作的重要途徑,聲樂演唱者須同時從理論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學習提高,使得二度創作中的化實為虛和化虛為實完美轉換。
2.釋讀音樂作品
一部經典的聲樂作品必定是在創作和表達的各個方面都已經具有一定高度,因此,釋讀音樂作品是二度創作的前提和重點。深入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曲作家、詞作家的創作風格和對原作內涵的把我。每一首聲樂作品的創作都不是隨意的,作品的創作是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完成的,了解大的創作背景可以引導演唱者在二度創作過程中把握作品的主題思想和情感基調,每一位曲作家和詞作家的創作風格以及作品本身的創作目的決定了作品的風格,掌握和了解不同作曲家的特點對于二度創作中聲樂演唱技巧的運用有決定性作用。一首聲樂作品的分析,應從作品本身的結構、樂譜和歌詞分析入手。聲樂作品最大的特殊性在于歌詞能直接反映作品的創作信息和演唱信息,而歌詞又是歌曲的本意體現,闡述一首歌的感情和靈魂主旨都是通過歌詞來表達;但在創作結構上和節奏上歌詞又是受音樂的制約,在音樂線條和韻律上還要考慮演唱者的方便。所以,詞作者在遣詞煉字上都必須要斟酌和考慮聆聽者的藝術特點,最終達到入樂而歌。這一特點最大程度上幫助了演唱者的二度創作,但是音樂本體的分析依然非常重要。從音樂本體出發,分析作品、了解作品特點,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創作意境,通過過硬的技術和技巧,才能進行二度創作。演唱者是聲樂作品傳播的途徑之一,分析著名演唱者的演唱特點可以幫助演唱者在二度創作過程中更準確、更合理的運用聲樂演唱技能,使得二度創作與一度創作完美銜接。
每一首作品都有各自的結構,如我們非常熟悉的歌曲《我愛你中國》這首作品為例:
引子間奏 A B A 間奏尾聲
a b c d a e
曲式結構為前奏、引子、間奏、主體呈示、間奏、結尾。整體曲式結構為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前八小節為引子部分,十九小節至二十六小節為A呈示部,包含a、b,二十七小節至三十四小節為B中段,包含c,d,三十五小節到四十二小節為再現,再接A-B-A的整體反復至尾聲,旋律的發展上運用到了旋律重復和節奏重復。諸如,我愛你中國所對應的旋律部分,前奏簡單華麗,寫意手法展示出一種清新空靈的感覺。在歌詞創作上采用排比句,層次分明地描繪祖國的大好景色。在歌詞創作上有三部分構成:引子部分“百靈鳥從藍天飛過,我愛你,中國”引入了整首歌曲,奠定了該曲的感情基調,然后采用連續的重復手法,“我愛你中國,我愛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愛你秋日金黃的碩果,我愛你青松氣質,我愛你紅梅品格,我愛你家鄉的甜蔗,蕩著清波從我的夢中流過......”,通過歌詞,我們可以直白的看出祖國的壯美河山,以及“碧波南海,秋日碩果,森林群山巍峨”等描繪都很有畫面感,表達了海外赤子對祖國的滿腔熾熱和真摯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對祖國由衷深沉的愛。這首作品從音樂自身橫向的發展決定音樂展開的線條,擴大了歌詞的含量。而音樂縱向和聲的分析以及作品伴奏的分析,加深了對音樂主題的印象,準確表達出音樂所提示的“深情、真摯地”情感的要求。此作品準確詮釋了“我愛你,中國”的大愛情懷,演唱者在吸取作品原作的基礎上,分析了解原作的創作內涵,充分運用掌握的演唱技術技巧,對音樂形成自己理解、處理和自己的風格特色,從而準確地投入藝術情感來進行二度創作。所以說,歌唱者作為二度創作的主體,要想準確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內涵與風格,首先應具備熟練自如的技術技巧,運用自身的藝術素質,恰當地處理和表現詞曲作者的情感意圖,并通過演唱展示出一幅獨特的藝術畫面,最終達到完美的藝術境界,成功完成歌唱藝術的二度創作。
綜上所述,音樂是一門廣泛的藝術學科,受眾于任何個人和群體,一部聲樂作品由詞曲作者完成之后,要想讓其成為聲、字、情、形的“活”的聲樂藝術作品,需要演唱者對聲樂作品進行一系列藝術的加工、二度創作的修飾,自信地演唱,歌曲的二度創作正是將所有聲樂表演能力綜合的展現。趙梅伯先生曾說“聲樂表演不可機械,而是需要靈魂與精神的”;聲樂藝術二度創作所追求的目標就是表演風格的多種多樣。因此,每一位聲樂演唱者在傳播聲樂作品時必須做到情感性、準確性、專業性。必須樹立音樂學習永遠在路上的思維目標,扎實學習理論知識和演唱技能,廣泛深入的了解音樂文化,提高藝術素養,為音樂的傳播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田丹.試論聲樂演唱中二度創作的重要性[J].中國民族博覽,2016(08):153-154.
[2] 趙鵬程.聲樂演唱中二度創作的重要性分析[J].北方音樂,2015(04):179.
[3] 楊易禾.音樂表演藝術原理與應用[M].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