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珍所著的《高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與實踐研究》(2018年1月由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一書,主要從高校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的教學與實踐出發,結合高校師生思想工作實際,主動回應社會熱點難點問題,探討了當前高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具體語境、對策分析和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真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對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高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與實踐研究》一書在結構上分為理論與實踐兩部分,理論部分包括歷史經驗與現實啟示、理論探索與規律總結、載體構建與機制創新。從該書的第二節“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可以看出:“我黨想要發展進步,離不開對青年的培養,而青年想要成長發展,同樣離不開黨的大環境。”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是一個重大課題。各高校要大力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理論研究創新工程”,引導廣大青年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當前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將理論研究與人才培養相結合,將學術創新與實踐創新相結合,將課題立項管理與優秀學位論文培育相結合,實現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與用馬克思主義教育武裝青年的有機統一。教育他們成為當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世界、分析世界。讓青年深刻感悟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為青年成長為當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打下科學思想基礎。
《高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與實踐研究》一書的主旨:培養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眾所周知,高校是知識與文化集中的地方,也是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對于這塊重要陣地,正確的、積極的思想不去占領,錯誤的、消極的觀念就會乘虛而入。沒有理想信念,就沒有一個健康的意志品質,就會迷失方向。“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崩硐胄拍顒訐u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事實證明,馬克思學說是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真理,后人的馬克思主義只有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才是真理,否則便是謬誤。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革命,使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重新被激發出來。特別是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進一步深刻改變了中華民族現狀,使馬克思主義更深刻地進入和影響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成為中國人民的根本思想方法和行動指南。我們要始終把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的堅定信念,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設計課程體系、培養方案等,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教學的全過程,突出對青年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教育,通過馬克思主義的全面系統教育,把誦讀馬克思主義經典當作一種生活習慣和精神追求,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
《高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與實踐研究》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有:培養馬克思主義者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戰略。重視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思想觀念,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夠不斷地利用馬克思主義,來豐富青年的頭腦,將他們團結在黨的懷抱,以此來堅定他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想法和信念。打造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是共產黨賦予高等學校的使命,打造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是高等學校的政治任務。青年人才是我國發展和強大的重要基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基地,就在高等院校。使青年人樹立起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信念,讓他們全身心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洗禮,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堅定自身的社會主義信念,是造就一批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的途徑之一。
《高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與實踐研究》一書強調:理想信念的教育是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重要內容。通過暑期社會實踐和寒暑假回鄉調研等形式,組織研究生深入農村、社區、企業等基層一線,開展社會調查、參觀考察,撰寫調研報告,引導青年用馬克思主義的視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增加他們對國情和社會的了解,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隨著當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作的推進,一大批政治意識強、生活作風清廉、理論功底扎實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得到錘煉,一大批新時代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信仰者,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努力前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
(邵丁/碩士,中國計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