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芃宇
摘要:網絡教育即是所謂的遠程教育,現代網絡教育教學主要是通過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來實現師生之間的教育教學活動,與傳統校內的面對面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差異。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網絡教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其具有的優勢進一步顯露出來,并得到了學校和教育機構的廣泛應用。因為我國的網絡教育尚在起步、成長階段,其發展管理的過程中無法避免地出現了許多漏洞與不足,所以需要建立起一套合理、高效的管理模式,由此來促進教學活動的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網絡教育 特色 缺陷 改進措施
一、網絡教育教學模式的特色和優勢
(一)靈活性
有別于教師親臨講臺與學生面對面授課的傳統教學,網絡教育是依賴于現代網絡技術、匯入豐富教育資源的一種新型教育形式,顛覆了人們傳統觀念中的教學模式,它最大特點就是靈活多變。網絡教育突破了時空限制——即有網絡的地方就可以學習,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不同的基礎和需求選擇學習的內容、方式和學習進度,適合在職人員兼顧工作學習兩不誤。在網絡資源的支持下,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學科整合和學術研究,滿足了個性化學習的要求。
(二)自主性
遠程教育的自主性是該教育模式的本質特征。在網絡學習中,學習者以在線自主學習為主,不會受到教師和各種規章制度的管理和限制,學習活動的進行完全取決于本人的自我制約、自我管理和自我督促,賦予了學員充分的自由,使其在持續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完善自身。如四川農業大學向全國招收網絡教育的學生,該學校對該類學生就采取自主確定招生地區、自主考試、自主錄取的政策,對應屆畢業生發放網絡上電子注冊的文憑,極大程度地體現出遠程網絡教育的自主性特征。
(三)交互性
在網絡教育中有許多交互功能和交互手段,為學生和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和合作學習提供了良好的交互環境和平臺,學生在學習中如有不懂之處,可以通過發郵件等途徑向老師請教、和同學探討。這種學習模式的好處是避免以教師和課堂為中心,更好地體現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師生之間在網絡上的交流互動,拉近雙方的距離;有些計算機還可以通過記錄和分析每個同學所提問題之特點,使教師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從而使得學習變得更加高效。
二、我國網絡教育管理模式中的不足
雖然網絡遠程教育有諸多優點,但是由于網絡自身存在著無可避免的局限性,網絡教育也必然會存在各種缺陷。目前教育部批準可以開展網絡教育的試點學校只有一些如北京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68所重點高校,這些試點學校雖然積極落實推進遠程教育,力圖得到杰出的效果,但并不盡如人意,出現不少弊端。
(一)教學時空分離,無法保證教學質量
上文提到,遠程教育是種突破時空限制的教學模式:教師使用多媒體錄制課程,修改剪輯之后上傳到教育資源庫里,學生便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意點播;學生有疑難問題之時也可以向老師請教。但是,由于在這種模式下,教師無法對學生進行監督和管理,所有的學習活動都依賴于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這就要求學生具有強大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此一來教學質量就得不到保障。
在傳統的面對面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通過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特點,因材施教,解決現實問題;或利用自身的職權對一些有塑造能力的學生進行督導。而自主學習的動力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學習者自身的興趣、愛好和求知欲,學生本身不向教師反映問題,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況便無從知曉,更不用說很多學生根本無法按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了。
(二)資源建設問題突出,與自主化學習的要求不相適應
目前網絡課程是最主要的網絡教育資源,是網上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因此做好資源建設尤為關鍵。而網絡課程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就是固定化——一經錄制上傳便無從更改,比如有教師在錄制課程的過程中無法將自己腦中的知識盡數表達出來,或者有些知識點講授有誤,再或者隨著社會發展所帶來的知識點陳舊等問題,不和面對面教學一樣可以及時糾正修改,就會出現不少麻煩。且很多網絡課程都存在多次建設、資源繁雜、素材多余等問題,很多時候不足以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
此外,很多網絡教育平臺都做得不夠成熟,版面布局混亂、導航系統不實用、內容呈現不清晰等缺點常有,導致學員進入界面之后無法迅速找到想要的資源,難以適應自主化學習的現實要求。
(三)管理模式內部組織不甚規范,系統效率低
網絡教育中教師和學生都是通過網絡來進行交流和互動的,要想做到系統、規范、高效,必須得有一個合理的管理模式。目前的遠程教育組織內部的各部門、各崗位之間的協作分工并未做到有機聯系,組織運作稍顯死板;且內部員工對于遠程教學服務的控制和監督力度不大,對師生之間的學習互動數據信息沒有及時到位的采集、分析和了解。
再者,網絡教育教學中的教學主體、教學對象、服務主體以及分工主體皆分布在不同的時空,導致整個運行系統內部會出現大量的不確定性因素,使得整個管理模式比較分散,效率低、水平低,無法完成遠程教育培養高質量、高水平人才的初衷。
三、對我國網絡教育管理模式提出的構建措施
網絡教育是當前國家相當看重的教育形式,關乎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進程和素質人才的培養。上文提到,教與學的時空分離特征決定了在網絡遠程教育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主要體現在教學服務質量難以得到保障、難以滿足每個學員的個性化需求等方面。為完善網絡教育管理模式,提高網絡教育的服務水平,本人有如下改善建議:
(一)建立起一套網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網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應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始:
1.以標準化管理為前提
管理模式標準化是現代管理實踐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各網絡遠程教育機構應順應該教育模式的規律,做出對應的專業分工,并設立相應職能部門,進一步明確和細化每個崗位的職責,如組建質量團隊,專門負責審核上傳的教育資源內容,過關后方可通過等。
2.以標準化制度為保障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推出一個規范的網絡教育質量管理制度才能保障標準化管理的順利進行。第一,建立用戶跟蹤反饋制度。工作人員通過分析每位學員平日的學習情況、師生之間的互動情況等,總結該生學習特點,及時推送符合其學習習慣的相關信息;或通過調查學生對資源的使用感受、滿意程度等,詢問使用者的完善建議,擇優采納。第二,建立更新迭代制度。工作人員須對系統資源的內容進行實時檢測、過濾,刪除已不被社會認可的陳舊知識,順應知識進步的腳步。
(二)構建符合自主化學習的開發管理模式
1.加快網絡課程的開發
為迎合遠程教育自主化的根本特性,保證教學的高質高效,首先必須正視網絡課程的重要意義。針對目前網絡課程建設中重復建設、素材冗余等問題,應進一步探索和創建符合網絡教育發展需要的資源建設模式,做好以課堂學習總目標為中心、以相對應的知識點為具體內容的資源數據庫建設,為自主化學習提供保障。
2.做好頁面管理和信息化管理
其次,必須做好相關網站的頁面管理,解決現有版面布局、導航系統等的問題,綜合考慮色彩搭配、內容組織和布局等細節,力求做到簡明清晰、系統高效。再次,兼顧資源的信息化管理,做好文檔管理、人員管理、資源整合,提高網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
(三)建立規范、高效的內部組織管理體系
除了重視網絡教育外部的各項分工管理之外,我們也應統籌內部的組織管理體系。內部管理體制合理與否,決定著外部工作的質量高低。對此,首先應建立完備的預警機制。該機制主要是為了控制網絡教育資源的質量系統,針對遠程教育運行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做出對應的計劃,實時監測動態數據信息,并在數據有出現異樣的可能性時發出預警,使得監測和預測并行,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應協調員工配置和資源配置,為具有不同能力的員工分配合適的職務類型,并梳理他們之間的內部聯系,協調資源整合配置,保障系統的效率和質量。
四、結語
結合我國教學活動的發展前景來看,網絡教育經過不斷的進步和完善,在將來一定會得到更多學校以及教育機構的青睞。而目前由于國內遠程教育技術不太成熟,常常導致期待的效果無法順利實現。因此,構建起一個系統高效的管理模式對于網絡教育作用的有效發揮具有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在發展管理模式的同時,我們還應注重把網絡教育和人力教育結合起來,使教育資源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參考文獻:
[1]楊勝勇,楊貴明.高校年級網絡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河北農業科學,2012,(07).
[2]鄧康橋,宋晶.以教育質量為導向的高校網絡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3,(07).
[3]于彪.網絡教育資源管理的知識管理模式[J].中國電子教育,2011,(01).
(作者單位:重慶市魯能巴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