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英
(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安徽安埠233000)
隨著全球經濟復蘇舉步維艱,在經濟繁榮發展背景下被抑制的地區間政治博弈不斷、國家間經濟發展失衡、居民間貧富差距擴大等現象開始逐步顯現化,現有的經濟全球化體系開始受到沖擊,大國間的政治博弈、地區間的民族沖突、區域間的貿易壁壘開始頻頻出現,一時間逆全球化聲音開始四處傳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16年英國的脫歐公投與美國特朗普當選總統。毫無疑義,由于現有經濟全球化體系中的不合理利益分配安排的存在,國家間發展失衡、企業間發展錯位以及個人貧富差距擴大現象愈演愈烈,現有的經濟全球化體制是以發達國家為核心來設計的,并未能使得廣大發展中國家與社會中低收入者享受到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發展紅利,從而引發各方的不滿,再加之許多政黨與政客為了達到自身的政治目的,開始宣傳經濟民粹主義,從而使得逆全球化思潮進一步被傳播宣揚。
但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在世界分工協作高度發達的今天,閉關鎖國的發展模式不能適應與滿足全球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需要,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憑借自己的一己之力來實現經濟、政治、文化及科技的可持續發展,并且隨著全球互聯網、國際金融的快速融合與發展,世界人民的生產生活早已連接成為一個整體,這也是“地球村”概念出現的原因之所在。因此,國際貿易合作仍將是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的必然路徑與唯一選擇,逆全球化是現有經濟全球化體系中不合理內容的再調整,以新興經濟體為核心、利益分配公平合理、讓參與各方都充分享受開放經濟發展紅利的新型經濟全球化體系正在加速形成。
自2015年以來,雖逆全球化浪潮有愈演愈烈之勢,但是安徽省的對外貿易還是可圈可點,在2017年上半年的出口數據評比中,安徽位于第三,僅處于河南與江西之后,2017年前三季度,安徽省進出口總額388.9億美元,由2016年同期下降6.6%轉為增長28.1%,其中:出口224.2億美元,由2016年同期下降8.2%轉為增長16.5%;進口164.7億美元,由2016年同期下降3.5%轉為增長48.2%,可以說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安徽省的對外貿易通過調結構、提增量、扶弱項,取得了較好的對外貿易成績單,但是在整體對外貿易發展相對較好的背景下,安徽省中下旬對外貿易企業的發展卻并不令人樂觀。
安徽省中小型外貿企業的發展存在隱憂,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中小型外貿企業雖然對外貿易規模有所擴大,但是多為一般貿易,并未有多大的含金量;第二,中小型外貿企業的生存挑戰越來越大,在原料上漲、工人工資增加的多重背景下,由于產品在國際上競爭沒有優勢,因而沒有定價權,所以難以實現成本的轉嫁,最終難以實現自我生存保障;第三,繼2016-2017年美國持續加息后,韓國也加息、歐洲也逐步回收流動性,并且2018年美聯儲縮表還將加速,在我國利率市場化的環境中,安徽省中小型外貿企業的融資渠道、難度及成本都變的更加艱難,因而研究中小型外貿企業的發展刻不容緩。
長期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一直存在貿易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安徽省也不例外,尤其是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優勢不足、技術實力偏弱、人才隊伍較弱,其參與對外貿易的各方面條件偏弱,外貿業務結構欠合理。安徽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主要以一般貿易為主,加工貿易數量非常少,且發生實績企業的比重不高,據安徽省商務廳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10月安徽省進出口備案登記企業數為2103個,其中發生實績企業僅1495個,且該數據仍有下滑的趨勢;另一方面,安徽省中小型外貿企業的加工貿易比重不僅低,而且從貿易結構上,安徽省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主要出口附加值較低的資源密集型的原材料、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的加工制造品,而高附加值的產品出口比例較低。
如前所述,安徽省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的外貿業務附加值不高,中小型外貿企業在國際貿易產業鏈中一直處于價值鏈的底端,屬于承擔外貿風險最大、獲利能力最低、環境污染最高的企業,這表明安徽省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的研發技術實力弱、缺乏有影響力的品牌、難以打開國內外兩個市場,且在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出口業務方面也發展較慢。根據2016年商務部的統計安徽省2016年上半年對外提供研發、設計等服務貿易出口的九戶企業,其中沒有一家是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與此同時,早在2014年國家就出臺了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出口貨物退(免)稅政策,但直到2017年安徽省出口企業幾乎未發生外貿綜合服務業務,也未申報過此類業務出口退稅,毫無疑問這不利于促進安徽省中小生產企業出口。
外貿發展環境好壞是衡量地區外貿核心競爭力的軟性指標,雖然我國在中小企業減稅方面頗有建樹,但是我國主要以間接稅為主的稅制結構,中間稅費過高的問題長期存在使得中小型外貿企業綜合稅費普遍較高。當然,我們也應該理性的看待稅負是否過高的爭論,既不能將中間稅費“妖魔化”,但也不能漠視企業對于成本的擔憂,尤其是對于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來說,盈利能力不強的經營特征使其難以忍受殘酷的競爭環境,這也就導致了發生實績的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逐步減少。當前,美國特朗普開始推行誰改,要求公司稅從35%降低到15%,最后的結果雖然只實現降低到21%,但是這件事拉開了全球范圍內的稅改大幕,這相當于增強了對外貿易對手企業的競爭力,也就是說,國外稅改將直接影響我國對外貿易企業的競爭力,尤其是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
毫無疑義,在知識經濟時代,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是企業興盛的重要前提與基礎,當前我國復合型外貿人才比較稀缺,安徽省背靠長三角經濟區,江浙滬發達地區對復合型高端外貿人才有著極強的虹吸效應,這使得本就稀缺的復合型外貿人才更加供不應求。與此同時,當前我國教育體系人才培養偏向于理論型與研究型,缺乏足夠的實踐能力,且跨學科的高端人才更是異常不足。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國際貿易壁壘增多,缺乏復合型的外貿人才,使得中小型外貿企業缺乏過硬的對外貿易業務談判能力,故而在遇到國際貿易糾紛中,中小型外貿企業往往就無法拿出有效的對策進行應對,只有放棄經營。
加快拓展中小型外貿企業融資渠道,促進中小型外貿企業經營模式轉變是逆全球化視域下安徽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轉型發展的基礎與前提。拓展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是為了提高其資本實力,使其能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由一般貿易業務向加工貿易業務方向發展,幫助其構筑業務發展“護城河”,提高其盈利能力與綜合競爭力。更為重要的是,一旦資本實力開始雄厚,安徽省中小型企業的加工貿易層次也會提升,如更新設備、進行品牌廣告宣傳等,從而實現其在逆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綜合實力的快速提升,從而從根本上改變其經營模式,提高且經營發展的可持續性。當前,要真正拓展中小型外貿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依靠間接融資方式,因為直接融資的可行性不強,如降低中小企業的貼現難、貼現成本高的問題,同時要進一步強化《安徽省制造業中小企業設備融資租賃業務補貼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與《安徽省產業集群專業鎮中小企業專項貸款風險準備金暫行實施細則》的執行力度。
繼續加大對企業創業創新扶持力度,提高中小型外貿企業的產品附加值是逆全球化視域下安徽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轉型發展的重點。必須指出的是,安徽必須扶持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的發展并不是說要對一些中小型外貿僵尸企業進行救濟,而是對具備一定創新能力與競爭實力的中小型企業進行升級改造,從而將其孵化成行業的龍頭企業,進而改變我國對外貿易的微觀結構,最終實現整個對外貿易的轉型。但是也必須要看到,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的實力不強,難以拿出資金去嘗試創業創新,因而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的所有人往往會對創新比較有顧慮,基于此安徽省應該對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的創業創新行為進行專項獎勵,既要制定專項的一次性獎勵,也要搭建平臺實現對且創新研發的持續性支持,以期在逆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升其產品的技術含量、產品附加值、品牌影響力。
堅持合理的給中小型外貿企業減負,提升中小型外貿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是逆全球化視域下安徽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轉型發展的關鍵。前面我們分析了我國企業的主要稅負在間接稅層面,逆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大規模減稅已經開始拉開序幕,我國對于外貿企業也應該進行稅費減負,尤其是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本身經營壓力就比較大,一旦稅費壓力不減,在逆全球化的環境中,極其容易倒閉。第一,一定要落實好現有的減費降稅的政策,如2016年的《關于降成本減輕實體經濟企業負擔的實施意見》與2017年的《關于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通知》等政策必須要執行到位,絕不允許管理部門不按照政策實施,或者增加其他行政性費用來替代直接稅負;第二,安徽省對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的降費必須要特別重視行政性事業收費與各類政府性基金,要加大力氣清理各種政府性基金收費和行政性收費,要徹底改變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的稅費預期。
持續優化安徽外貿人才的培育體系,打造內陸新型開放人才集聚新高地是逆全球化視域下安徽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保障。要優化安徽省的人才培育體系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由于安徽省只是一個省,因此在教育體系上,安徽省只能從局部層面設計,如鼓勵省屬高校進行復合型對外貿易教學,將語言、法律及貿易等學科知識進行統籌規劃安排教學,同時要加強對現有從業人員的語言與法律培訓;第二,要加強引導高校貿易人才到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進行實習,具備條件的還可以簽訂對口就業協議或者實行聯合培養;第三,安徽省還應該制定相應的高端復合型外貿人才引進補貼,如模仿深圳、長沙及武漢等地區的人才引進補貼等。
總而言之,逆全球化是現有經濟全球化體系中不合理內容的再調整,以新興經濟體為核心力量的新型經濟全球化體系正在加速形成,因而國際貿易合作仍將是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的必然路徑與唯一選擇,安徽省作為中部對外貿易重鎮,必須充分重視中小型外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以期實現自我對外貿易規模與質量的雙提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高經濟基礎與動力保障。在逆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安徽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發展存在外貿業務結構欠合理、外貿業務附加值不高、外貿發展環境欠良好、復合型外貿人才稀缺等問題,由此導致了逆全球化背景下安徽中小型外貿企業加工貿易少且低端、處于國際貿易價值鏈的底端、綜合稅負普遍較重、對外貿易業務談判能力不強?;诖?,安徽省應該加快拓展中小型外貿企業融資渠道、繼續加大對企業創業創新扶持力度、堅持合理的給中小型外貿企業減負、持續優化安徽外貿人才的培育體系,從而促進中小型外貿企業業務模式轉變、提高中小型外貿企業的產品附加值、提升中小型外貿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打造內陸新型開放人才集聚新高地,最終實現安徽省中小型外貿企業的騰飛與安徽對外貿易經濟的崛起的雙贏局面,提高安徽人民的生活水平。
[1] 原松華.英國“脫歐”:逆全球化還是全球化發展的新動力[J].中國發展觀察,2016(14).
[2]習近平.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J].中國應急管理,2017(1).
[3]佟家棟,謝丹陽.“逆全球化”與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筆談[J].中國工業經濟,2017(6).
[4]高柏,草蒼.為什么全球化會發生逆轉——逆全球化現象的因果機制分析[J].文化縱橫,2016(6).
[5] Miaojie Yu,Econ J.Processing Trade,Tariff Reductions and Firm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Chinese Firms[J].2015(585).
[6] 季 思.中國應積極倡導“新型全球化”[J].當代世界,2016(8).
[7] 張 昕.新興經濟趕超、國家資本主義與世界秩序[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