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玲,任嘉嵩
(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哈爾濱150080)
1.資金缺乏引起的投資建設風險
作為中國的能源基地和農副產品輸出大省,黑龍江省在發展開放型經濟的時候主要依靠的就是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而其能帶來的資金和利潤是微乎其微的。且其面向的國家主要是俄羅斯和蒙古國,兩國均屬于欠發達國家。2016年世界人均GDP排名數據顯示,俄羅斯人均GDP為8929美元,位列第71位,蒙古國人均GDP為3660美元,位列第118位。由此看出,與進一步發展開放型經濟、建設“龍江絲路帶”所需的龐大經費相比,黑龍江省內部資金供給與外部資金輸入水平遠遠不能滿足其需求,投資建設更容易因為某一資金鏈的斷裂而停滯。
2.基礎設施不完善導致的供需不平衡風險
基于國家“一帶一路”經濟建設的需要,“龍江絲路帶”的建設在黑龍江省發展開放型經濟中占據著主要的地位。而三國毗鄰的邊境地帶基礎設施建設進程相對緩慢,遠遠不能滿足其經濟走廊建設的需求。黑龍江省位于國內發展相對緩慢的東北地區,不容易形成企業集聚,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相較于本省經濟的發展需求仍有很大差距。且其毗鄰的俄羅斯和蒙古國邊境口岸的公路、鐵路建設也相對緩慢。根據相關調查,俄羅斯國內63%的公路質量達不到合格公路的標準,且30%的公路不平整;蒙古國在2016年的5月份才進行國內第一條高速公路的建設,兩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過于落后,嚴重影響黑龍江省與兩國邊境口岸運輸的工作效率和貨物的通關效率,物流成本也隨之增加。
3.金融機制建設滯后帶來的管理風險
“龍江絲路帶”這一跨國經濟貿易走廊建設涉及到幾個國家,各國的法律法規、金融監管體制等各不相同,使得黑龍江省想要協調本省對外貿易所產生的問題的難度更大。中俄蒙邊境的金融服務體系相對不健全,各國之間的貨幣還未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不能有效地滿足其結算需求,貿易的流通速度也因此相對較慢;且民間資本若也抓住了這個有利的契機,利用各種方式進行交易,非法跨境交易的“黑市”將隨之產生,違法犯罪現象也會出現,更加大了金融監管的難度。其次,黑龍江省在發展開放型經濟時,一批對外投資企業也爭相涌現出來,大多數企業內部運營管理水平處于雛形狀態,風險防控能力較差,沒有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體系,整個企業的發展面臨著不確定性。
4.貿易結構單一制約產業轉型升級風險
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黑龍江省,出口產品主要由三類構成,一為機器電子產品;二為服裝紡織品、鞋類產品;三為農作產品。這與擁有龐大工業基礎和具備完備制造業體系的黑龍江省是不相匹配的,也與黑龍江省發展開放型經濟的要求是不相協調的。黑龍江省的出口產品集中于勞動密集型、中低端加工裝配環節產品以及初級農副產品,高附加值的機電產品以及高新技術產品所占比重較低,出口貿易結構較單一。針對于進口而言,黑龍江省近幾年對俄進口產品多為原材料(石油、礦產品等)和農產品(玉米、面粉等),進口商品也呈現出單一特點。
1.地緣政治風險
黑龍江省毗鄰俄羅斯與蒙古國,與這兩國的貿易在黑龍江省發展開放型經濟中占據著主要的地位,因此與這兩國之間產生的地緣政治風險更應引起我們的關注。一方面,政府的政策導向更易加重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例如,俄羅斯在入世后總體的關稅稅率雖然降低,但其入市后進口農產品的質量標準逐漸與國際相接軌,黑龍江省作為與俄羅斯農產品貿易大省,近幾年的農產品出口標準逐漸提高,面臨著更高的綠色標準。而蒙古國在與中國進行外交貿易時,很大程度上受其對外安全戰略的影響。近年來通過的法律、與鄰國簽署的條約及對外政策深受其影響。另一方面,國家政權的不穩定也使得雙邊貿易面臨著不確定性。蒙古國國內政權更替較為頻繁,時常會發生政治事件和政治騷亂,且新政府的政策傾向具有多變性,對外的貿易原則帶有不確定性。
2.民族主義及宗教信仰風險
首先,這里所說的民族主義帶有沿線國家人民的反華排華情緒。蒙古國在主權獨立后,民族意識開始并迅速覺醒,隨之而來的極端民族主義也在蒙古興起,最為典型的則為“達亞爾蒙古”這一極端民族主義組織。其次,更要注意不同國家國人的宗教信仰問題。俄羅斯人多信仰東正教,且其宗教信仰與其民族還有關系,如斯拉夫人以信仰東正教為主,突厥人主要信仰伊斯蘭教。而蒙古國主要的宗教為藏傳佛教,且其各宗教、各派間存在著較多矛盾,而宗教間的沖突又往往伴隨著民族沖突;民族極端主義思想近年來也滲透到了宗教信仰上。
首先,地方政府各種隱形費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發展。根據一些調查,民營企業表面上少了許多辦執照等的費用,但地方政府還會征收各種評估費、各類注冊登記費用等,實際上并沒有真正降低企業的負擔。而對于中小微企業來說,國家雖然早已出臺了針對中小微企業的諸多優惠政策,但由于稅收宣傳和實施的不到位,許多小微企業依舊表示稅負很重。其次,地方行業協會的收費亂象同樣不利于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國家近些年來雖然加大了對于地方行業協會亂收費的監管力度,但一些隱形的如行業協會的表彰評比、培訓認證等行為卻成了行業協會的“斂財源”。再者,地方政府對于國有企業的重視,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興行業的發展。上個世紀80年代,東北的一些國企興建了一批集體企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新興產業的出現,這些企業的低效率、員工冗雜、毫無活力等問題日漸凸顯,給整個地區帶來了不穩定的因素。而非國有的中小企業由于政策性優惠的高門檻、經營范圍的限制,導致其只能向銀行貸款、不能多元化經營,最終不僅“走出去”的成本很高,就連利潤也微乎其微,與國有企業的扶持發展形成鮮明對比。
首先,一些對外投資企業沒有清楚地認識到對外投資對于企業自身素質的高要求。一些投資項目資金需求量大、回收周期長,民營企業想要依靠著自有資金儲備來進行項目的投資,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其次,跨國貿易對企業的法律工作者、語言交流者及跨境項目專業人才的要求極高,而大多數投資企業并沒有這方面的相關人才配置。再者,一些企業試圖“走捷徑”也使得其在對外貿易中逐漸處于不利地位。根據相關報道,我國對俄的投資者有一大部分并沒有在工商局進行注冊登記,表面上看是節約了部分手續費,實際上他們也因此喪失了各種政府的優惠政策扶持;并且在與外商發生貿易糾紛時,使得他們的風險進一步上升,很容易陷入困境。同時,對外投資的企業很多并沒有跟緊國家大方向發展策略。很多企業投資建設的方向與國家鼓勵的方向并不一致,因此許多優惠政策他們就難以享受,更有甚者涉及的領域是國家所不支持的,很容易受到諸多方面的阻礙。
政府應該積極審批將要投資建設的企業,對已有的投資型企業進行指導,完善投資布局,維持黑龍江省長期開放型經濟發展的資金供應。首先,要對國有企業進行根本性的改革。將廢舊的機器設備淘汰,引進一批效率較高的設備;對國有企業附屬員工要進行裁減,減少員工隊伍冗雜的現象。其次,要提高內資的利用效率。加強對內資的規劃與設計,聘請專業的投資專家對即將投資的項目進行層層篩選和審核,提高內資的利用效率。再者,鼓勵省外企業到黑龍江省進行投資辦廠。制定相關鼓勵政策,提供相應的政策優惠。同時,有傾向性地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及國家大力發展產業。
首先,在與國外企業進行貿易投資時,黑龍江省應該重點加強鐵路、公路、境外港口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以保證及時的貿易運輸和高效的通關速度。其次,積極加強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以便提供更便捷舒適的居住環境,真正起到減少人口流失、留住外商和創新型人才的作用。再者,針對蒙古國這樣資金周轉較困難的國家,黑龍江省可提供信貸支持。有利于更好地推進雙方的基礎設施建設,避免出現一方資金困難而造成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全、機器設備供應困難等問題。同時,政府可通過與旅游部門積極協同合作,建設完善的旅游服務區,加快省內與省外各大客運專線的建設,為黑龍江省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形象建設和充足的資金支持。
首先,加強法律方面的溝通。更好地引領投資企業進軍國外市場,為企業爭取更好的優惠政策和合法權益。其次,提高對沿線國家金融政策的解讀以及完善國家間的金融合作機制。一方面要了解沿線國家對于國外金融投資的限制和禁止領域,避免涉及他們所不允許投資的領域;另一方面要完善對外金融合作機制,加強與沿線國家的跨境金融合作。再者,提升金融監管效率。針對諸多避開法律監管的“黑市”交易,政府可以積極開展對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政策宣傳。讓正規的兌換機構可以通過競爭的手段,逐漸取締黑市,使貨幣兌換更加合法。同時,進行全面的文化交流。黑龍江省應與沿線各國開展多方面的文化交流活動,通過聯合舉辦文化節等活動加強雙方的了解與信任。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推進,黑龍江省的開放型經濟也在迅速的發展著,借助于“龍江思路帶”這一有利的背景,對其發展開放型經濟起著助推器的作用。雖然黑龍江省在發展開放型經濟時不免會面臨著各種風險,但有效的防范措施還是能進一步推動黑龍江省開放型經濟的發展,積極應對各種風險對黑龍江省未來的產業發展一定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1] 張二震,戴 翔.關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探討[J].南京社會科學,2014(7):6-12.
[2] 張 莉.“一帶一路”戰略應關注的問題及實施路徑[J].中國經貿導刊,2014(27):13-15.
[3] 張 洪,王麗娜.中國民營企業海外資源投資風險及規避策略[J].亞太經濟,2014(4):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