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隆國強 編輯/孫艷芳
中美雙邊貨物貿易失衡問題是一個突出問題,但不能反映雙邊經貿關系的全局,更不應因此影響雙邊經貿合作的大局。構建中美雙邊自由貿易安排,是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平衡穩定發展的制度保障。
中美經貿關系不僅對兩國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全球影響。近日,美國公布對華301條款調查報告,中美“貿易戰”黑云壓城。對此,必須全面理解中美經貿關系,理性處理貿易爭端,充分發揮經貿關系在中美雙邊關系中的穩定器作用。
第一,中美經貿關系是中美雙邊關系的穩定器。中國和美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雙邊關系十分復雜。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美經貿關系快速發展,在兩國關系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在雙邊關系中的穩定器作用不斷顯現。近兩年,一個值得高度關注的變化是,美國一些企業不再象以往那樣為穩定雙邊關系發揮正能量,而是在背后推動其政府對華施壓,以獲取利益。這需要我們準確把握原因,作好針對性工作。展望未來,隨著美國正式將中國定義為戰略競爭對手,中美關系將進入大國博弈的新階段:美對華關系進入戰略焦慮期,中美關系不再可能風平浪靜。在新時期,經貿關系穩定器的作用將更加突出,需要我們從和平發展的大局出發,妥善處理好經貿關系,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全面理解中美貿易關系的復雜性與互利性。當前,美方聚焦于中美雙邊貿易失衡和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據美方統計,2017年,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達到3752億美元,占美國全部貨物貿易逆差的46%。如何理解中美貿易失衡?首先,美國貿易逆差根植于美國宏觀經濟基本面。美國儲蓄率過低、政府財政赤字過高,是導致貿易逆差的宏觀經濟原因;美國作為國際貨幣的發鈔國,面臨特里芬難題,是美國出現貿易逆差的制度性原因。其次,美方統計夸大了雙邊貿易的失衡程度,扣除香港轉口、雙邊貿易統計計價的差異,以及全球價值鏈導致的國際轉移價值等因素的影響,中美雙邊貨物貿易本地增加值的美方逆差,2016年為1896億美元,比美方海關統計數值低約45%。再次,要考慮服務貿易。服務貿易在雙邊經貿關系中的地位不斷上升,而在服務貿易中,中方長期處于逆差地位。2016年美對華服務貿易BOP統計為順差556.9億美元,附屬機構服務銷售FATS統計的美方“順差額”約在550億美元左右。最后,還要考慮直接投資企業本地銷售對貿易的替代作用。不少美資企業在華投資并在本地銷售,實際上替代了一部分美國對華出口。每年美資企業在華銷售的“順差”高達二三千億美元。當然,投資與出口對兩國的意義并不相同,不能把外資企業本地銷售與貿易劃等號。總之,中美經貿關系是復雜全面的,也是互利的,雙邊貨物貿易失衡問題確實是一個突出問題,但并不能反映雙邊經貿關系的全局,更不應因此影響雙邊經貿合作的大局。
第三,中美經貿關系仍然以互補性為主。隨著中國本土企業創新能力的增強,人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中美兩國企業競爭的案例。盡管雙邊經貿關系中競爭性在上升,但并沒有改變兩國互補性為主的基本格局。中美兩國的資源稟賦、產業結構、發展階段不同,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貿易的互補性明顯高于競爭性。迄今為止,中國出口產品結構仍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盡管近年來中國出口結構不斷升級,海關統計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比約占三分之一,但大多數這類產品在中國的增值主要是勞動密集環節。深入分析中美兩國貿易產品結構就不難發現,兩國貿易結構的互補性依然很高。2017年,按22類部門分類計算的加權貿易互補性指數為0.61(貿易互補性指數=〔雙邊貿易進口額-雙邊貿易出口額〕/〔雙邊貿易進口額+雙邊貿易出口額〕的絕對值,取值范圍為0—1,數值越大,互補性越強)。如果按更細的產品分類計算,互補性指數會更高。因此,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上主要不是與中國企業競爭,而是在與第三國企業競爭。
第一,中美出現貿易爭端很正常。中美互為重要的經貿伙伴,雙邊貿易投資金額巨大,經貿關系內容十分豐富,因此,出現貿易摩擦、糾紛、爭端是十分正常的,沒有爭端反而是不正常的。因此,要以平常心看待雙邊貿易爭端。
第二,貿易戰不能解決問題。美國之所以要對華采取一系列貿易投資保護措施,一是希望削弱中國對美出口的競爭力,減少中國對美出口;二是希望借此迫使中國開放市場,擴大美國對華出口;三是希望加強對美國知識產權的保護,維護美國企業技術領先優勢。美方單邊主義的貿易投資保護措施,必然會引起中國的反制。盡管中國政府一再表示不愿意打貿易戰,但是正當利益遭到不公正待遇時,中方必須堅決反擊。一旦中美兩個最大的貿易體爆發貿易戰,不僅雙邊的企業、消費者利益都會受到損害,還會殃及全球經濟貿易。美國單邊主義的作法將是對多邊貿易體系的嚴重挑戰,會產生深遠的惡劣影響。貿易戰沒有贏家,也不能解決雙邊貿易失衡問題。
第三,中美貿易要平衡穩定發展,需要構建制度性合作機制。構建中美雙邊自由貿易安排是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平衡穩定發展的制度保障。首先,中美自由貿易安排將為雙方企業在對方市場提供更加優惠的待遇。構建中美雙邊自由貿易安排,可在兩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與技術合作等方面,大幅度消除制度性壁壘,為兩國企業在對方市場獲得穩定的優惠待遇,也是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制度安排。中美兩國經濟結構存在巨大的互補性,美國在中國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并不是中國本土企業,而是與美國發展階段類似的第三國企業。雙邊自貿安排可以為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提供優于其競爭對手的待遇,有利于美國企業更好地利用中國市場機遇,提高在中國進口市場的份額,也有利于逐步解決中美雙邊貿易的失衡問題。其次,中美自貿安排將為中國企業在美貿易投資活動提供穩定的制度環境。美國外資安全審查機制不透明,動輒依據國內法規發起單邊貿易保護措施,并且把中國企業當作主要對象,是影響我國企業對美投資和貿易活動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中美自貿安排不僅可為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上提供更加開放優惠的待遇,而且有利于降低影響中國企業對美貿易投資活動的政策風險。最后,中美自貿安排將有利于釋放中美互利合作的巨大潛力。中國已經進入由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消費升級、產業結構升級和綠色轉型發展,將為美國企業提供巨大的市場機遇,而美國提升基礎設施、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等也將為中國企業提供新的合作機遇。構建中美自貿安排,不僅有利化解當前中美經貿關系中的突出問題,也有利于釋放兩國互利合作的巨大潛力。
綜上,中美雙邊都應該從穩定中美關系的大局出發,盡快將自由貿易安排的談判工作提上日程,盡早啟動可行性研究與談判工作。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BIT)已經有了較好基礎,可以從恢復BIT談判入手,分階段構建中美雙邊自由貿易區。